時尚圈向來熱愛“逆襲”的故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選上一樣原本被我們完全無視的日常用品,當作最高潮流指標讓追隨者們競相爭奪。比如說你還記得被運動拖鞋或者小販腰包刷屏的日子嗎?
去年,逆襲為“IT item”的幸運單品則輪轉到了以藤、草、竹為材質的大小包袋上。盡管這些包的形態(tài)各異,但我們更樂于把它們統(tǒng)稱為“菜籃子”(Basket Bag)。
到了今年夏天,“菜籃子”不再只停留在字面意義上,我們需要那些更加上得了鏡頭、下得了海灘的升級版籃子,來滿足日常搭配和裝物的需求。
自帶“法式時髦”的菜籃子
A Brief History Of Basket Bags
第一批用上菜籃子的人類已不可考,而讓“菜籃子”加持時裝偶像光環(huán)的則是最“法式時髦”的英國女人簡·鉑金(Jane Birkin)。
作為Hermès Birkin Bag的第一個主人,簡·鉑金永遠與那只“一生必備”的愿望清單款聯(lián)系在了一起,但在“鉑金包”誕生之前,發(fā)明了“不經(jīng)意時髦”的簡·鉑金隨身攜帶的“手袋”就是同一只平凡普通到極點的籃子——和我們小時候家中常備的那種沒有什么兩樣。
但簡·鉑金的初衷也許并非要制造一件“IT item”,她愛用菜籃子的原因只是因為——它實在是太好用了。桶狀結構容積可觀,可以放下包括小孩奶瓶在內的所有出行隨身物,開放式的頂部和結實的把手方便攜帶,扔在腳邊也沒有壓力。
簡·鉑金和她的菜籃子在1970年代的巴黎街頭留下了許多剪影,無論是穿著T恤和寬松牛仔褲還是性感的吊帶裙裝,她都沒有放下那只籃子。要不是上飛機前孩子他爹甘斯堡不小心壓壞了后備箱里的籃子,關于“鉑金包”的那段佳話或許也不會發(fā)生了。
▲ 簡·鉑金拎著她的菜籃子去參加戛納電影節(jié)
一只菜籃子的時尚進化論
Fashion Evolution of A Basket
很快,時髦女孩們就意識到了“菜籃子”的美妙。無論是“簡·鉑金同款”桶形籃子(Bucket Basket),或是復古又文藝的箱形野餐包(Picnic Bag),還是充滿海島氣息的軟草編織的托特(Beach Tote)以及結構硬朗的手拿包(Clutch Bag)……這件夏日氣質的單品不僅清涼還百搭,上班逛街都相宜。
更重要的是,菜籃子仿佛是為上鏡而生,它們原生的低調土黃色,與白襯衫的牛津布、牛仔褲的單寧藍、以及夏日碎花裙都特別相襯。
平凡低調的材質使得一只籃子可以實現(xiàn)“不經(jīng)意時髦”,即便頻繁露出也不會增加“炫富”風險——但這卻并不妨礙高級時裝屋對它的青睞有加。從Prada、Chanel、YSL到Hermès,都為自己的當家明星款手袋制作過草編版本。
這兩年和“平民單品”杠上了的Balenciaga在推出高級洗衣袋之后,去年春夏也發(fā)售了一款超大的拉菲草編海灘包。要不是“機車包”同款把手和標牌,看起來與海島集市上售賣的別無二致。
手工編織材質向來也是Loewe配飾的主題,今年早些時候,那只帶有Loewe logo的棕櫚草葉手編大托特一推出就引發(fā)了轟動效應。像Alexa Chung這樣的偶像選手,甚至沒等天氣變暖就拎上了街。
為了給哥倫比亞手工業(yè)者和世界兒童組織籌款,Marni每年都會以“Marni Market”快閃店的形式發(fā)售限量單品。今年早些時候推出的“慈善款”彩色編織菜籃子,一不小心成為了人人爭相擁有的刷屏款。
今年的“菜籃子”,美得有點不一樣
Editor’s Picks
菜籃子縱有一百種好,但路人款籃子顯然已經(jīng)無法滿足2018年夏天的時髦人了。
?
彩色籃子
換一種或者多種顏色的菜籃子,
就能讓你和別的Instagram用戶拉開距離。
還記得去年夏天被一只半月形竹編籃支配的恐懼嗎?這只名為“Akr”的籃子手拿包,是來自洛杉磯的小眾品牌Cult Gaia,靈感源自日本野餐包。
在經(jīng)過一個夏天的霸屏后“Akr”也成為了女孩們的夏日必備。相比最早推出的單色“Akr”,Cult Gaia在今年夏天到來之前推出了更多色彩的新籃子,其中就有一款亞克力材質的彩色“Akr”,另一款異形的“Sand Multi”也非常熱門。
度假先鋒Rosie Assoulin今年的系列里也可以看到薄荷綠、俑土紅、金屬色的草編造型單肩包,靈感來自古希臘的陶土罐,并有不同大小可選。
Loeffler Randall的彩色條紋款草編手拿包,兩邊還有pom pom彩球的點綴,可以輕松讓一身夏天的素凈造型變得亮眼活潑起來。
?
拼接籃子
菜籃子無疑是接地氣的,
但只要在細節(jié)中加入不同元素的拼接,
就會展現(xiàn)完全不一樣的風格。
比如以酒桶包打開天地的設計師品牌Staud,今年的主打款就是一只在外表包裹一層繩編網(wǎng)狀的“皮籃子”。不同材質的疊加,讓這只名叫“Moreau”的手袋成為這個季節(jié)的完美出行容器。
專注野餐籃子的巴黎小眾品牌Muu?,設計靈感來自于非洲常見的編制草包Nyariga。但和普通籃子不同,Muu?的簽名元素是頂部的條紋布蝴蝶結,立刻提升一只籃子的女性氣質,難怪深受巴黎女孩的追捧。
Miu Miu今年夏天推出的草編包上繡著幼圓體的“MIU” logo,配合彩色天文的羅緞織面把手,是為度假美少女們量身定制的高級海灘包。
?
圓形籃子
圓形的幾何形態(tài)讓人著迷,
這在“上鏡為王”的社交分享時代,
更是被利用到無以復加,
于是圓形籃子也在今年夏日的爆款里崛起了。
Cult Gaia今年另一個街拍明星款,就是名為“Luna”的圓月形竹籃包,拎手處則銜接了一串大小不一的竹珠,也許是讓佛系少女在夏日的悠閑午后盤珠來消磨時間。
時髦女孩雷達范圍內的Sophie Anderson,是另一個致力于草編工藝的小眾品牌,名為“Nilsa”的原型手拎包有著復雜精細的編制表面,皮革肩帶和帆布內襯保證了日常使用。
而誕生在里約的Wai Wai則是巴西時髦配飾的代表,他家的明星款是“氣球”造型的單肩籃子:圓形的草編包身下有不同顏色的真絲穗子,背在肩上行走就像一只飛來飛去的熱氣球。
??
盡管這些“菜籃子”早就脫離了原始的煙火氣,變得越發(fā)精致、時髦、甚至高級,但它們基因里那種云淡風輕的、“我不在乎”的氣質依然吸引著我們。仿佛只要拎上時髦“菜籃子”,每天都是度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