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被稱譽為“玉中之王”,兼具了東方的靜謐意韻,西方的華貴雍容,被視為東方文明的代表之一。
20世紀末期至今,“盛世藏玉”的觀念使翡翠的收藏?zé)嵋焕松踹^一浪,翡翠更是從裝點美化人們生活的珠寶飾品,漸變?yōu)槌休d傳播玉文化的使者。
雖然人們對翡翠的喜愛始終未變,但是,喜愛不代表了解,不少玉友在購買翡翠時常常會陷入一些誤區(qū),“只有綠色的翡翠才值得購買投資”“雕刻越復(fù)雜的越好”......你是否也陷入過這樣的誤區(qū),快來了解一下,是時候走出誤區(qū)了!
提到翡翠,大多數(shù)人腦海中浮現(xiàn)的就是綠色的玉石,所以有時候會有一種慣性的錯誤認識,翡翠=綠色的翡翠。確實在翡翠的佩戴和使用過程中一直是以綠色為上,以綠為貴!但并不代表只有綠色的翡翠才是好的。
雖然目前市場上確實是綠色最貴最受歡迎,但翡翠也有許多其他漂亮的顏色,很多顏色,經(jīng)過雕刻、鑲嵌,一樣可以綻放不同的美麗,并非要執(zhí)著于綠色。只有自己真正喜歡,翡翠的價值才是有意義的。
市場上往往會看到一些通體翠綠的翡翠,顏色鮮艷而且分布非常均勻,很多新手從直觀感受上會覺得這樣的翡翠很漂亮,誤以為其價值很高。實際上,這樣的翡翠大多都是假貨。翡翠的內(nèi)部是由顆粒狀的礦物集合而成,因此它的綠色是局部分布的,綠色和非綠色之間會有界限,購買滿綠翡翠時一定要謹慎。
年代久遠的玉石,有它特有的歷史參考意義,但許多歷史久遠的翡翠種、水并不算好,除非熱衷于收藏古董,否則就翡翠本身的價值來說并沒有太大意義。購買翡翠時最重要的還是要看種、水、色、工。
有些染色翡翠保持鮮艷的色彩可以長達10年至20年,而一些A貨翡紅色或者翡黃色的翡翠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就變色,這是因為翡翠內(nèi)部化學(xué)元素有所變化。所以不變色的不一定是A貨翡翠,變色的翡翠也不一定是假翡翠。
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翡翠的優(yōu)化技術(shù)可謂是日新月異,而書本上的知識也會存在滯后現(xiàn)象,如果按照書本上的方法去購買,很有可能就會買到B貨或者假貨。玉友們還是要多看多學(xué),從實踐中總結(jié)經(jīng)驗。
“大道至簡”,很多質(zhì)地上乘的翡翠往往被做成很簡單的手鐲或者戒面而不加雕刻;而一些有雜質(zhì)或者裂隙的翡翠往往被能工巧匠雕刻成人物或者場景以掩蓋天生之不足。
實際上,按照地質(zhì)學(xué)觀點看,老坑種和新坑種在地下形成的地質(zhì)時代是相同的,僅是開采翡翠的先后年份不同。不能根據(jù)“新坑種”、“老坑種”這些字眼簡單地判斷年代,有些新坑種形成的年代比老坑種還要早。對于老坑種和新坑種的劃分,其實就是同行前輩們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從本質(zhì)上來說二者并沒有優(yōu)劣之分。
天然礦物有時候會形成一些很特別的圖案,例如,有些礦物會排列成類似動物或者山水的形狀。一些收藏家往往把這種翡翠當作是稀世珍品加以炒作。實際上,除了稀有之外,翡翠一定要符合美學(xué)原則,同時還要具備質(zhì)地好的條件才真正“值錢”。
因?qū)︳浯洳涣私?,不少人熱衷于去地攤上或者小店里“撿漏”,而這樣做的后果就是買到假貨。要知道,并沒有那么多所謂的“原產(chǎn)地直銷”的低價翡翠等著你去撿,所以撿漏心態(tài)千萬不能有。
各位玉友在購買翡翠時,一定要注意,不要陷入這些九大誤區(qū),平時多積累經(jīng)驗多看多學(xué),才能挑到自己心儀的翡翠!看完記得分享出去,讓大家也學(xué)習(xí)一下吧~
大師云集 臻品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