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君眼里,武將文臣都是馬,不同之處,一為悍馬,一為輕騎,而君王是馭者,駕策隨心,統(tǒng)馭天下?!煸?/strong>
歷經(jīng)坎坷登上皇帝寶座的朱元璋,對于江山社稷無比看重,甚至后期帝位穩(wěn)定后不惜殺害曾陪他打天下的功臣,連劉伯溫這個他“三顧茅廬”請過來的軍師也沒能幸免于難。
艱苦的登基之路
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登基之路充滿了坎坷,因為他是真正從草根逆襲來的。朱元璋出身貧苦,從小連吃飯都成問題,他小時候靠在地主家放牛維持生活。
但是這還不是最慘的,1343年朱元璋的家鄉(xiāng)接連發(fā)生旱災,蝗災和瘟疫,幾次大劫令朱元璋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和哥哥,朱元璋不得不開始自己謀生。
朱元璋為了活命,當過乞丐和和尚,最后進了郭子興的軍隊,從此開始了自己的崢嶸歲月。朱元璋打仗拼命,很得郭子興的器重。郭子興去世以后,朱元璋順勢接過他的位子,帶領起義軍一統(tǒng)天下,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的成功離不開他身邊那些賢人志士的幫助。其中,劉伯溫作為明朝的開國元勛,是極為重要的一位。
學識淵博的神童
劉伯溫自幼天資聰穎,不斷得到師長的稱贊和表揚。他涉獵廣泛,能夠把書中的東西融會貫通,并且喜歡深入挖掘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幾乎是一個全才。
1360年,劉伯溫受到朱元璋邀請成為他的謀士,為朱元璋提出了很多錦囊妙計。劉伯溫剛下山的時候就幫朱元璋解決了一個問題。
當時陳友諒和張士誠圍擊朱元璋,朝中有人忌憚陳友諒的兵力,建議趕緊跑路或投降。面對危急情況,劉伯溫提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他利用陳、張二人性格特點分別施以不同的戰(zhàn)爭策略,果然把陳、張二人打敗。
劉伯溫還利用自己奇門遁甲的技術幫助朱元璋挑選了登基的黃道吉日。1367年11月大勢已定,眾人開始催促朱元璋上位稱帝。朱元璋也正有此意,不過眼下正值隆冬,雨雪飄飛,要想登基就要有一個大晴天,朱元璋把這件事交給了謀士劉伯溫。
劉伯溫夜觀天象謀算之后認為正月初四是好日子。朱元璋就開始令人準備登基事宜??墒茄劭慈兆拥搅伺D月底,雨雪還是沒有停止的傾向,眾人不禁為劉伯溫擔心起來。終于,到了正月初二,天氣果然突然轉晴,沒有耽誤朱元璋的登基大典,眾人紛紛對此嘖嘖稱奇。
測算江山
朱元璋登基以后對功臣非常不錯,都給他們安排了職位,更是把劉伯溫當做自己的親信,榮寵有加。不僅朱元璋看中劉伯溫,后人甚至把劉伯溫與諸葛亮相提并論,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tǒng)天下劉伯溫的說法。
劉伯溫能掐會算的本事非常出名,朱元璋因為對自己的皇位非常在意,所以有一次問道:大明江山能傳多少代?
劉伯溫聽了這個問題以后大驚失色,因為這顯然是個坑,自己怎么能判定皇帝傳多少代呢?一個不小心說不定還會招致殺身之禍。劉伯溫開始先是小心推脫說是皇帝的家事,自己不便過問,朱元璋看到劉伯溫緊張兮兮的神色就說自己的家事就是國事,讓他如實回答。
劉伯溫快速在腦中思考,不多時便回了四個字:萬子萬孫!朱元璋聽后果然大喜,還賞了劉伯溫很多東西。此時的朱元璋剛剛站穩(wěn)腳步,當然希望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社稷能夠留存得久一點,所以他以為劉伯溫回答的萬子千孫意味著永遠傳承下去,而這正是他所希望的,所以心中的喜樂和驕傲無以言表。
但是沾沾自喜的朱元璋實在是沒有深思劉伯溫話里的意思,作為一個謀臣他怎么能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也深知朝代更迭是無法避免的事情,所以他是為了自保才說漂亮話蒙騙朱元璋的嗎?
其實不是,他說的萬子萬孫和朱元璋理解的恰恰相反,只是朱元璋沒有理解他的話中的深意。歷史上,明朝只存在了兩百多年,大好江山斷送在萬歷皇帝孫子朱由檢手中。
劉伯溫的“萬子萬孫”并不是指朱元璋的后代能夠永遠繼承皇位,這個“萬”字指的其實是是萬歷皇帝,劉伯溫的預言意思是大明江山會在萬歷皇帝的子孫中斷掉!事實證明他的預言果然應驗。
作為最高政權的統(tǒng)治者想要永生永世統(tǒng)治王朝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但是因為對權勢的貪婪,他們只能盲目地做無用功,甚至四處求仙問藥,算卦占卜,到頭來不過都是一場空。
劉伯溫深諳權謀之道,為了自保再三權衡之下只好暫時表面順承皇帝的意思,不觸碰他的逆鱗,也緩解了自己的窘迫境遇。果然,沉浸在千秋萬代美夢之中的皇帝果然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再找劉伯溫的麻煩了。
其實,劉伯溫這種官場上的老狐貍說的場面話要“字字應驗”不是什么難事,因為他們深知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知道任何一個朝代都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壓,他們不過是變相說出了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
但是即使謹慎如劉伯溫還是沒能逃脫封建王權的謀害,盡管他后期已經(jīng)從朱元璋的動作中看出他要“清君側”的苗頭,也明確表示自己已經(jīng)無意參與朝廷爭端,只想隱居山林,保全性命,朱元璋還是沒能念及舊情與建國之初的功勞饒他一命。
朱元璋一路艱難摸爬滾打爬上來,當然容不得一點威脅,所以能力超群的劉伯溫漸漸成了他的眼中釘,他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什么都做的出來,這才是朱元璋的不明覺厲之處。
此外,當時與劉伯溫有矛盾的胡惟庸一直從中挑撥二人的關系,說劉伯溫要隱居的地方有龍氣,暗示劉伯溫有造反的可能。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當即就要召劉伯溫進京使計暗殺他,最終,一代忠臣良將被皇帝親手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