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馬閑
編輯| 伊力
2013年6月6日是魏延政的生日,也是結(jié)束化療的日子,這一天他既開心又悲傷,因為收到了來自華為的辭退信,從此展開了與“透明細胞肉瘤”這個絕癥的生死較量。
5年后,這位北大才子,華為的前高管在41歲時不幸離世,但他在臨終前還不忘給兒子留下四句忠告......
魏延政生于1975年,出生在新疆烏魯木齊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們深知讀書改變命運的道理。
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未來,父母省吃儉用,將有限的經(jīng)濟條件全部用于魏延政的教育。
然而,貧困的家庭條件讓魏延政的童年并不快樂,他們一家五口只能居住在簡陋逼仄的公租房內(nèi),與蟑螂、老鼠為伴。
盡管生活艱苦,魏延政還是刻苦用功,在學(xué)校里勤奮學(xué)習(xí),每次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讓父母由衷地感到欣慰和驕傲。
高中畢業(yè)時,魏延政本想報考當?shù)卮髮W(xué),但一個重大機會改變了他的命運。
在參加全國數(shù)學(xué)競賽時,魏延政以第三名的優(yōu)異成績脫穎而出,獲得北大的注意和青睞,北大決定破格錄取這樣一位天之驕子,這對魏延政的父母來說無疑是喜出望外。
為了兒子的前途,父母毫不猶豫地支持魏延政去北大求學(xué),盡管舍不得兒子離家太遠。
1998年,魏延政如愿以償進入北大學(xué)習(xí),在北大的三年時光,他潛心學(xué)習(xí)計算機和經(jīng)濟學(xué),最終獲得了雙學(xué)位。
1998年,新加坡國立大學(xué)校長受邀來北大參加百年校慶,魏延政被安排擔任校長的翻譯,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一年后,在對方的幫助下,魏延政如愿赴新加坡國立大學(xué)深造。
來到異鄉(xiāng),魏延政再次展現(xiàn)出驚人的恒心和毅力,他先后獲得碩士和博士學(xué)位,又在大學(xué)里擔任助教。
為了用英語授課,魏延政不辭辛勞地反復(fù)練習(xí),最終教學(xué)效果獲得長足進步,讓他在學(xué)校里也小有名氣。
2004年,魏延政加入英國電信工作,盡管有著優(yōu)渥的生活,他還是對現(xiàn)狀不甘心,他偶然間與一位華為員工的邂逅徹底改變了魏延政的命運,魏延政決定回國發(fā)展,加入華為。
進入華為后,魏延政迅速成長為無線銷售部的總裁助理,2009年,他在上海遇見了自己的另一半。
當一切看上去都是大好前景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他的生活,魏延政又要面對新的人生抉擇了。
2011年,魏延政意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腳上長了一處突起的腫塊,起初他并不在意,以為是蚊蟲叮咬的結(jié)果,然而腫塊不但沒有消退,反而變硬變大,并伴隨著疼痛。
這讓魏延政不得不去醫(yī)院檢查,檢查結(jié)果卻是晴天霹靂——他患上了晚期透明細胞肉瘤,一種極為罕見且死亡率極高的癌癥。
醫(yī)生的話無異于對魏延政生命的宣判,三年內(nèi)80%的患者會因癌細胞轉(zhuǎn)移而死亡。
這個消息對還不到40歲、事業(yè)家庭雙豐收的魏延政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他的妻子才剛剛懷孕4個月。
面對醫(yī)生“基本無法治愈”的判詞,魏延政和妻子孫藝瑋走訪了多家醫(yī)院,希望能找到治療的希望。
但各家醫(yī)院的建議都驚人的一致——截肢,盡管截肢也無法阻止癌細胞轉(zhuǎn)移,為了活下去,魏延政還是選擇了截肢手術(shù)。
魏延政接受截肢手術(shù)后,發(fā)現(xiàn)癌細胞已經(jīng)轉(zhuǎn)移到了小腿,不得不再次接受截肢手術(shù),兩次截肢使魏延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之中,他只能依靠輪椅移動,再也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
妻子孫藝瑋見他在病痛中掙扎,心如刀割,為了不影響丈夫治療,她只能抱著剛出生的孩子躲進另一個房間哭泣,每當深夜哭聲傳來,魏延政都倍感自責(zé),覺得自己成了妻子的累贅。
手術(shù)過后,魏延政開始了痛苦的化療過程,劇烈的嘔吐反應(yīng)和虛弱的身體狀況使他完全無法進食,體重在短短幾個月內(nèi)就從80多公斤驟降到50多公斤。
為了活下去,魏延政只能強忍痛苦堅持化療,他深知每多活一天就能多陪伴家人一天。
更令他措手不及的是,就在他滿懷希望地抗癌的時候,華為公司突然發(fā)來辭退信,理由就是他的身體狀況已不適合工作。
這個打擊對魏延政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身患絕癥,他迫切需要資金來維持生命,辭退信無疑是雪上加霜,盡管華為給了他20萬元遣散費,但這點錢在癌癥治療面前不過杯水車薪。
好在魏延政的北大校友給了他希望。聽說魏延政的遭遇后,許多素未謀面校友自發(fā)為他捐款,短短幾天就募集了近100萬元,幫助魏延政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但即便有了這個善款,也只能維持魏延政一年左右的治療費用,畢竟癌癥治療是個無底洞,很快就會再次陷入經(jīng)濟困境。
這也是魏延政最后拒絕校友繼續(xù)捐助的原因,他不想因為自己的病癥而連累太多人。
即便資金短缺、生命垂危,魏延政從未放棄過抗癌的希望,他主動學(xué)習(xí)國外的治療方案,通過多次斷食來減緩癌細胞生長。
盡管這些治療都難以根治癌癥,但魏延政仍然樂觀面對,因為他深知哪怕只延長一天生命,也是和家人多一天相處的時間。
盡管結(jié)果已注定,但他依然選擇尊嚴地活下去,陪伴家人,度過最后的時光。
一天晚上,魏延政獨自躺在病床上,眼前浮現(xiàn)出3歲大的兒子笑嘻嘻的臉龐,他知道,自己注定無法陪伴兒子走完人生旅程,這讓他萬分難過。
凌晨時分,魏延政突然靈機一動,決定在生命最后的時光里,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陪伴兒子的成長——給他講述四句人生箴言!
這四句話將承載他對兒子的期許,也會成為兒子今后成長道路上的精神指引。
第二天,魏延政便開始了他的“最后課程”。
第一句話是“敬畏生命”,魏延政嚴肅地告訴兒子,生命非常寶貴,是父母親人給予的最好的禮物。
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也要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生命脆弱而美好,所以更要懂得敬畏。
小兒子聽著入神,眼中透露出害怕,可能如今他還不能完全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不過魏延政相信,這句話一定會在兒子成長過程中產(chǎn)生共鳴,引領(lǐng)他珍視生命。
第二句話是“追求真理”,魏延政告訴兒子,世界博大精深,充滿未知與奧秘。
要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用智慧和勤奮來追求真理,真理高于任何物質(zhì),只有不懈追求,才能光明磊落。
兒子歪著小腦袋,一臉茫然,魏延政知道,這種抽象的概念還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圍,但魏延政相信,這句話會在兒子求知過程中激勵他繼續(xù)前行。
第三句話是“堅守信念”,魏延政語重心長地告訴兒子,在成長路上,務(wù)必要堅定自己的信念。
信念會給人力量和方向,在迷茫和困難時刻,要時刻檢視自己的信念,只有堅守信念,才能走得長遠。
兒子依舊一頭霧水,魏延政知道,他現(xiàn)在還無法體會信念的力量,但魏延政相信,這句話會在兒子成長道路的低谷中激勵他重拾信念和力量。
第四句話是“熱愛生活”,魏延政輕聲告訴兒子,生活因為愛才變得充實和精彩。
要熱愛生活,享受生活樂趣,感受生命意義,要用熱情擁抱每一個生活片段,將生命之愛傳遞給每一個人。
兒子終于露出了笑臉,小手興奮地揮舞,盡管兒子現(xiàn)在還不懂生活的真諦,但他已經(jīng)能感受到“熱愛生活”的快樂與力量。
這句話一定會在兒子的成長歷程中激勵他熱愛生活。
2016年,魏延政凄美地結(jié)束了短暫的一生,但他用四句箴言點燃了兒子成長的燈塔。
歲月流逝,兒子漸漸長大,四句箴言的意義也漸漸明晰,引領(lǐng)著兒子朝著更加光明磊落的人生目標前進,這四句箴言,將是父親永恒的饋贈,也將是兒子永遠的寶藏。
魏延政的一生短暫但絢爛,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命題。我們能做的,就是像魏延政那樣,活在當下,珍惜每一刻。
他的故事會永遠的流傳下去,讓更多人思考生命的意義,這就是他留給世界的禮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