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人們總會抱之以深深的敬佩之情,同時對奸臣秦檜深惡痛絕。我們知道秦檜是以“莫須有”這一“罪行”來構陷秦檜,他也遭到了千古罵名。所謂的“莫須有”來自元朝修撰的《宋史》,里面有這樣一句話:
“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諧檜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千百年來,秦檜也因“莫須有”被牢牢地釘在了恥辱柱上。
有人就說,秦檜遭到如此罵名,他的后代也應該深感無奈。確實如此,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很長一段時間里秦檜后人也因此難以抬起頭來。然而,清朝乾隆年間出現(xiàn)了一件事,使人們對秦檜后人的看法有了一些改觀。
明朝崇禎末年,秦檜后人秦應瑚從當涂到南京躲避戰(zhàn)亂,住在聚寶門(今中華門)內(nèi)的一條巷子中。秦應瑚有一個名叫秦大士的孫子。秦大士自幼聰慧好學,10歲便能出口成章,在南京當?shù)胤浅S忻麣?,時人稱贊他“制典重高華,為熊劉嗣響?!?div style="height:15px;">
然而,秦大士科場上不順利,人到中年才及第。乾隆十七年,38歲的秦大士進京趕考,誰曾想這一次竟然一舉奪魁,成為清朝開國第43位狀元。秦大士高中狀元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
據(jù)《清朝野史大觀》記載,乾隆對秦大士的身世非常好奇,就問他,“你真的是秦檜的后人嗎?”這個問他非常尷尬,秦大士沉思片刻回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睂τ谶@個回答乾隆非常滿意,一方面承認了自己就是秦檜的后人,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對乾隆的忠心不二。
有一次,秦大士和友人游覽杭州西湖,大家不知不覺地就游覽到岳飛墓前。當時的岳飛墓前已經(jīng)有了秦檜夫婦等人的跪拜像,兩旁還有一副以秦檜夫婦相互埋怨的口吻撰寫的對聯(lián),“咳!我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
秦大士好友們看后哈哈大笑,有人有此戲謔秦大士也姓秦,言下之意他是秦檜的后人。秦大士強顏歡笑,脫口而出兩句話,“人從宋后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贝耸聜鏖_后,人們對秦大士交口稱贊。秦大士歷任科舉主考官,可謂卷卷盡閱,盡職盡責,得人才頗豐。
參考資料:《清朝的狀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