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才是個例。
其實,中國古代王朝的歷代開國之君,對開國功臣都是十分禮遇的?!巴盟拦放?,鳥盡弓藏”才是個例。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strong>這句話本來是范蠡給文仲說的。經(jīng)漢初三杰之一的大將軍韓信引用之后聲名大噪,再加上西漢初年漢高祖和高后大肆殺戮開國元勛及功臣,給歷史留下深刻的印象,似乎“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就成了中國古代開國功臣的宿命。
實則不然,在中國古代開國之君屠殺功臣最為著名的只有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兩位而已。除了西漢初年的開國功臣和明朝初年的開國功臣下場比較慘以外,大多數(shù)朝代的開國功臣尤其是大一統(tǒng)王朝的開國功臣,還是能與皇帝共富貴的。
作為秦朝的開國君主,秦始皇對待大秦的功臣們是十分倚重的,雖然到了二世登基初年皇族貴親和開國元勛都遭到了殘酷的殺戮,但究其原因是因為趙高的奸謀并不是因為所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定律。
西漢初年的開國功臣那叫一個慘,但針對的是武將!
新朝開國,為了鞏固政權,王莽極力籠絡包括漢朝宗親在內的前朝大臣,除了不走好運少數(shù)人被用來殺雞儆猴以外,其他人享受的待遇恩典那是相當?shù)膬?yōu)厚。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還沒有統(tǒng)一天下的時候就封功臣們?yōu)楹?,等到天下統(tǒng)一,海內升平,又大加賞賜功臣們金銀布帛、廣袤的田地,壯麗的豪宅,后來所謂的世家大族,就是以東漢開國元勛為核心發(fā)展而來,東漢開國功臣之后獲取政治地位和經(jīng)濟利益是非常容易的。
三國一直在打仗,狡兔還沒有死,飛鳥還沒有盡,自然也談不上什么“狗烹”、“弓藏”!
說到西晉,就要正式回答題主的問題了,中國歷朝歷代哪些開國功臣的下場最好呢,當然是西晉王朝了。晉武帝司馬炎不僅賞賜給功臣們金銀珠寶,而且還縱容他們比賽誰的財富多,誰最會享福。統(tǒng)一天下之后,晉武帝君臣在朝堂上談論的大多都是,吃喝玩樂??烧媸怯圃沼圃昭健?
東晉政權完全都是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的,皇帝不但要重用這些世家大族,而且要縱容他們,因為皇帝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這些功臣們在!不要“王與馬共天下”的王氏家族,就說謝氏家族,陸氏家族,和顧氏家族這些皇帝一個都不敢得罪,又何來兔死狗烹?
南朝就是一個以殺人為樂的亂世,只要皇帝高興連至親兄弟父母骨肉都可以殺害,至于那些所謂的功臣的死,自然也不能用兔死狗烹,一概論之了!
至于北朝,從西魏到北周,再到隋王朝大規(guī)模殺戮開國元勛也是十分少見的。
唐太宗李世民對于歷朝歷代那些所謂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流言蜚語還有那些“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話深為痛恨,明確的說出,要和他那幫共患難的大臣同富貴,不僅要同富貴而且還要長守富貴。
五代十國是一個戰(zhàn)亂年代,幾十年間皇帝換了幾十個縣,但是許多大臣卻是官場不倒翁,任憑改朝換代的風浪再大,他在官場上依舊是順風順水……
北宋的開國功臣,活得也是悠哉悠哉的,他們雖然沒有了兵權,但是財富莊園,美人珠寶卻是一樣不少。北宋王朝優(yōu)待武將的政策被南宋政權很好的繼承了下來。南宋中興四大名將中,除了一心想要直搗黃龍的岳飛,其余如韓世忠,劉光世,張俊等哪一個人不是坐擁良田美宅,懷抱紅粉佳人?
元代之所以能夠入主中原,除了蒙古人本身驍勇善戰(zhàn)所向無敵之外,最重要的是因為得到了北方實力雄厚的軍事地主的支持,之所以完全平定江南并占領那里,也是得到了江南大中地主的默許,因此元世祖忽必烈對于蒙、漢功臣那是極盡禮遇。
明朝的開國功臣,其實不只是開國功臣,只要是在洪武皇帝那一朝當官的,基本上都沒有好下場。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明太祖當了31年的皇帝,殺了將近10萬名官員……這個數(shù)字,仔細體會吧……
清王朝和元朝一樣,之所以能夠入主中原是因為士紳建成的幫助和默許,清朝對于開國功臣也是十分優(yōu)待的,至于后來的三藩之亂,那完全是因為吳三桂等人貪戀權位,康熙帝多次下明詔,只要你安心歸藩,世世代代保守田園,沒有誰能剝奪你的富貴。可是吳三桂等人都是一代梟雄,他們要的不只是富貴,而是天下……
貪心不足蛇吞象……
綜上所述,其實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甚至是后繼君主對開國功臣還是比較寬待的,只要那些元勛們自己不作,根本就不會有殺身之禍……
因為新生政權要鞏固統(tǒng)治必須先保證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穩(wěn)定,所以從根本上來講,沒有哪個皇帝愿意在天下統(tǒng)一之初,就在統(tǒng)治集團內部掀起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