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 欣賞并理解事故的內容。
2. 初步了解空氣對皮球運動的作用。
活動準備:
1. 皮球1個。
2. 打氣筒1個。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皮球。
1. 教師用皮球演示拍皮球、滾皮球、踢皮球的動作,請幼兒仔細觀察。
2. 教師:小朋友,老師在玩皮球的時候,皮球是怎么動的呀?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皮球蹦跳、滾動、飛起來的狀態(tài)。(鼓勵幼兒仔細回憶老師剛才的動作,請個別幼兒來學一下)
二.幼兒欣賞故事。
1.教師:好了,剛才小朋友看老師玩皮球了,老師要問問小朋友,為什么皮球會蹦、會滾、又會飛呢?究竟誰住在皮球里呢?(語氣要帶點好奇與神秘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下面老師來給小朋友講一個好聽的故事,小朋友可要認真聽好了。
2.教師:故事講完了,剛才老師講的故事題目叫什么呀?皮球里真的住著兔子、輪子和喜鵲嗎?
三.引導幼兒發(fā)現皮球里的空氣。
1.教師:我們一起看看,到底是誰住在皮球里?
2.教師拿出一個充足氣的皮球,用力擠壓,也可以請幾位幼兒擠壓皮球,問幼兒擠壓皮球是什么感覺,請其他幼兒觀察并討論。
3.教師:剛才的小朋友說皮球硬硬的,那一定是有什么東西住在皮球里面,那究竟是什么住在皮球里呢?
4.教師給充足氣的皮球放氣,請幾位幼兒將手放在氣閥口上,感覺一下有什么東西從皮球里流出來的,也請其他小朋友聽聽,有什么聲音,得出“皮球里裝的是空氣”的結論。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空氣與皮球運動的關系。
1.教師出示癟了氣的皮球,并且拍打、滾動、踢癟了氣的皮球,看看皮球拍得起來,滾得遠,飛得高嗎?
2.教師:皮球里沒有空氣了,皮球變成什么樣子了?(沒有了空氣,皮球就蹦不起來,滾動不了幾下,也飛不起來了)
3.教師拿出打氣筒,給癟了氣的皮球充氣,教師充氣時,請幼兒觀察在充氣過程中有什么變化,充氣完之后,再拍打、滾動、踢皮球。
4.教師總結:皮球里住著空氣,只要給皮球的肚子里充滿了空氣,它就會像兔子那樣蹦,輪子那樣滾,喜鵲那樣司法部了,空氣可真了不起啊!
五.玩游戲。
1.游戲的規(guī)則:所有小朋友圍成一個圈,然后盤跟坐下,由老師把球滾向圓圈的任何一個方向,球滾到誰面前就由誰來滾向另一個方向。不能伸手去抓球,只能由球自己滾到你面前,也不能站起來去抓球。
2.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