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最喜愛的本幫面澆頭是什么?
辣肉?辣醬?豬肝?腰花?能隨便脫口而出的手指都數(shù)不過來,在眾多答案中,肯定不會缺少“大腸”這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恼信啤?/p>
大腸是一個如同榴蓮一樣存在——兩極分化嚴(yán)重,喜歡的人就愛豬腸子那種特別的口感,當(dāng)然前提是要處理的干凈;不愛的人則敬愛遠(yuǎn)之,覺得它油膩發(fā)臭(畫外音:怎么會有人連裝Shi的器官也要吃),連提到“大腸”這兩個字,都要皺皺眉搖搖頭的。
總之,在一片diss中,大腸還是從食物匱乏的年代不得已而吃的下水貨,逐漸變成了一種傳奇的美味。這美味得來并不容易,要煮得軟糯可口、香氣四溢,絕對是要花一番功夫的。最重要的大腸的處理——畢竟沒有人真的喜歡吃到Shi味……
作為一個初級大腸愛好者,局座更喜歡脆彈少油的小腸部位,清洗要干凈,不能有豬騷臭味,可以捎帶些油花但不能過于油膩。當(dāng)然,資深的老饕,則更鐘愛腸頭那一口肥油,那種獨特的口感和味道……唔,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魂牽夢繞。
擦擦口水,繼續(xù)寫。
這次,局座又豁出體重,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吃了14家挺有名氣的大腸面館,他們是——
大腸面 | 盛鑫大腸面 | 哈靈面館 | 長順面館
海強(qiáng)面館 | 阿敏面館 | 小管面館 | 寶泰面館
大眼面館 | 盧香紀(jì) | 獨當(dāng)一面 | 永興面館
心樂面館 | 好面道大腸面
如果說吃啥補(bǔ)啥的話,局座的大腸估計已經(jīng)金剛不壞了。下面這五家都很優(yōu)秀,但局座私心還是給他們排了個名。各位大腸愛好者,你們心中的排名跟局座的比起來,如何?
No.1
要說魔都大腸面屆的頭牌,毫無疑問是復(fù)興中路的這家面館吧。敢直接用“大腸面”這么直白的名字做店名的,大上海只此一家。它家可不是什么曇花一現(xiàn)的網(wǎng)紅店,而是一火就火了30個春夏秋冬,這幾年乘著社交媒體的東風(fēng),生意更是好到爆炸。
如今,局座每次路過老西門附近,都會特地徘徊到面館所在的這條小馬路上瞄一眼。瞄什么?瞄排隊的隊伍唄,和逐年增長的店齡一樣,小店的食客也不斷增多,無論什么時候,你都會看到門口擠滿了密密麻麻的人。幸好局座早幾年就經(jīng)常光顧,感覺當(dāng)時已經(jīng)吃夠本了……
為了不想在寒風(fēng)中苦苦等待,這回探店,局座特地選擇了工作日下午的一點半,想著過了飯點總沒有那么多人了吧,結(jié)果還是給自己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10度不到的上海,陰冷的風(fēng)呼呼吹著,各路食客穿著厚重的外套在門口排著長隊,談話間還能看到空中哈出的白氣——看這樣子,它家大概是沒有什么人少的時候了吧。局座完全后悔自己餓著肚子來了,早知道就中午吃點東西墊墊饑了。沒辦法,排吧……為了測評,說什么鐵了心都要吃上。
排隊間隙,發(fā)現(xiàn)前些年在店門外擺放的折疊餐桌已經(jīng)不在,以為是響應(yīng)市容整治的號召被店家收起來了,卻無意間看到面館旁邊的小弄堂里也格外熱鬧。仔細(xì)一看,原來當(dāng)年的折疊餐桌都被歸置到弄堂里頭了,小小的一個走道放了兩三張小桌子,擠擠也能做個十來個人。反正來這吃面,環(huán)境你就別講究了吧?!帮L(fēng)餐”都抵擋不住大腸愛好者的熱情啊。
走進(jìn)店內(nèi),除了四周彌漫著的一陣陣大腸香味,最奪人眼球的就是灶臺外一個個五彩“淘籮”里的生大腸了。被切成一段段的大腸,像是剛在澡堂子里被手藝嫻熟的搓澡大媽往死里搓去了一身死皮和角質(zhì),白凈剔透,竟然讓局座覺得有點……可愛。
灶頭內(nèi)的大鐵鍋里,翻騰著經(jīng)過“千錘百煉”般烹煮的濃香大腸澆頭。
等了將近40分鐘,局座總算被阿姨安排到了2樓小閣一個靠墻角的位置。拼桌不可避免,能有個位置就阿彌陀佛了。二樓的都是“面壁”的位置,桌子為了節(jié)約空間都貼著墻面,只留出了中間能站兩三人的空地,故食客吃面時只能對著白墻,要和同行來的朋友說話還得側(cè)著身子——真想讓“夢想改造家”的設(shè)計師大神來這把店面改造一番啊。
Ξ 局座點單
大腸面 烤麩(湯) 29元
大腸面 烤麩(拌) 29元
局座比那些面對白墻吃面的朋友“運氣好”,有幸能和財神爺共進(jìn)“下午茶”(吃上面已經(jīng)下午2點半了),一邊吃一邊祈求我局今年能財運亨通。局座和同行攝影師兩人各點一碗,一湯一拌,外加了店內(nèi)除了大腸的第二人氣的烤麩澆頭。
大腸面 烤麩(湯)
大腸面熱氣騰騰的被端上桌,大腸澆頭和烤麩囂張地霸占著整個大海碗口,幾乎沒有給面條留出一丁點出境的機(jī)會。
隨便夾起一塊,琥珀色的大腸便映入眼簾。湯面里的大腸比拌面里的更軟糯,吸收了面湯,吃進(jìn)嘴里,在不緊不慢的咀嚼下不時有汁水飚出。 被鹵過的大腸就算被面湯沖刷過了身體,依舊保留著醬香味,可見店家鹵制的時間和火候都十分到位啊。
除了“入味”這個關(guān)鍵字,它家的大腸被處理得非常干凈。咬開大腸內(nèi)壁,里頭看不到一絲肥膩的脂肪,就算吃多也不會感到油膩,只會越嚼越香。想必它家給大腸“搓澡”的阿姨是相當(dāng)厲害的了……
大腸和面條的搭配也是無敵,面是圓形的堿水面,口感偏硬,和大腸一樣富有嚼勁,冬天來上一碗,全身暖洋洋,早把剛才寒風(fēng)中排隊的苦,忘得一干二凈了。
大腸面 烤麩(拌)
店家的“豪放”不僅在給的大腸澆頭的量上,每桌用大碗承載的醬油和辣椒也是粗礦大氣。但局座不免也為這開著“天窗”的敞開放置方式表示擔(dān)憂,還是建議店家用密封的調(diào)味罐裝起來更衛(wèi)生啊。
對于拌面黨來說,這桌上的醬油是要給180分的加分項(20分么就扣在衛(wèi)生上咯),有了它,媽媽再也不用擔(dān)心拌面不夠鹵汁拌面啦。
在拌面里的大腸味道更濃郁,據(jù)說店里的大腸是從半夜凌晨開始煮到早上開業(yè)的,才有這番好味道,大腸拌面配酸甜大塊的烤麩,搭配著實巧妙。不知不覺,一碗大腸面便見了底,連攝影師都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能吃完這一大碗。后來攝影師把這家店安利給朋友,結(jié)果這哥們?yōu)榱顺赃@碗面,竟然誤了飛機(jī)……
吃完面大概下午三點半不到,此時的店門口,排隊的人潮終于消散。如果你不介意下午茶吃大腸面的話,可以這個時間來,不怎么要排隊。如果你看到排隊就頭疼,很好,接下來局座要推薦的這家,水平能和大腸面館媲美,又不!用!排!長!隊!
No.2
喏,就是這家海強(qiáng)面館,開在運光路旁的居民區(qū)里,稍不注意走過就錯過了。
從小區(qū)的邊門走進(jìn)去,香氣就撲鼻而來。老舊的雨棚下,擺著局座小時候外公家用的同款方形折桌,也有不知哪家閑置不用的圓形木桌子。椅子是學(xué)校常用的學(xué)生椅,這些不同門派的家具,拼湊成了很獨特的風(fēng)景線。坐在這些桌椅板凳上吃飯的,不僅有穿著休閑的附近阿姨爺叔,也有打扮洋氣的俊男靚女,實在是很有意思。
屋內(nèi)最顯眼的莫過于墻頭上貼的大紅色手寫菜單,不像老西門的那家大腸面店,這里主打“蓋澆系列”,隨便數(shù)數(shù)就有50、60種澆頭,加在面還是飯上自行選擇。什么茄汁排條、番茄牛肉、香炸雞翅,隨便看看就口水直流……但此行我們的唯一目標(biāo)是大腸面,罷了罷了,先嘗嘗味道,好吃以后再逐個拔草吧!
Ξ 局座點單
大腸拌面 21元
和老西門那家用大鍋煮的大腸不同的是,店內(nèi)的所有的澆頭都是一份份現(xiàn)炒的。與大腸一起爆炒的還有洋蔥絲,這濃油赤醬的色澤,讓人光看著就垂涎欲滴啊。
大腸的處理也是完美,肥油基本都被剔除干凈,大腸軟糯Q彈,口感順滑。
筋道的面條上掛著濃郁的甜醬汁,猛一口吸入面條,滿口醬香令人滿足,由于汁水太過充裕,整碗面吃完,嘴角不免“掛彩”。
仔細(xì)端詳了店內(nèi)的菜單,還有牛肉土豆、茄汁排條、蒜香雞翅等等零零總總各種澆頭,堪比小型本幫飯館了。其他菜口味不知道如何,留待以后慢慢去拔草。
No.3
長順面館開在一條叫撫順路的小馬路邊上,外表毫不起眼。因為在楊浦區(qū)距離阿花家不遠(yuǎn),去之前,特地問了阿花有沒有聽說過,結(jié)果住了20多年的大楊浦的她也不知道這家面館的存在,看來藏得還挺深的。
小店開在馬路邊,門面狹小只有四張桌子,局座早上九點半到店內(nèi),剛走了一波早高峰的客人。
店內(nèi)雖小,五臟俱全,不僅常見的本幫澆頭樣樣有,每到季節(jié)轉(zhuǎn)換都會推出應(yīng)季的新品,比如夏天會有冰鎮(zhèn)綠豆湯和綠豆刨冰,到了冬天會推出湯面、湯年糕等等,種類豐富。作為拌面黨的局座在這又找到了驚喜,這里光拌面就有三個種類,蔥油拌面、豬油拌面、10元拌面。局座對這個10元拌面最為新奇,好不容易來一趟大楊浦,可不得嘗嘗。
Ξ 局座點單
大腸面 16元
十元拌面 10元
大腸面
老板聽到點單,立馬開起油鍋——店內(nèi)所有的澆頭都是老板親自現(xiàn)炒的。聽著澆頭在鐵鍋里翻騰的聲音,還沒吃就感覺很期待了。
面端上桌,本幫的濃油赤醬展露無遺,大腸肥厚,完全吃不出內(nèi)臟的腥臭,清洗得非常干凈。在辣椒和洋蔥的爆炒下,大腸充滿了鑊氣,鮮嫩爽口,根本停不下來。不起眼的小店能有如此高的品質(zhì),這是局座萬萬沒想到的。
雖然局座點的是湯面,但因為澆頭汁多味重,所以即使是湯面也不會覺得淡而無味,醬汁和面湯完美結(jié)合在一起,掛在面上形成不稀不薄的湯汁。面的軟硬也可以根據(jù)自己需求告訴老板,老司機(jī)煮面你大可放心。
十元拌面
十元拌面是店里拌面類的最豪華單品(蔥油拌面5元,豬油拌面6元,瞧瞧這感人的物價),別看只是光面沒有澆頭,老板在蔥油的基礎(chǔ)上還加了豬油,最特別的是透過小窗,看到正在制作拌面的老板還加了2種特制的辣椒醬一起攪拌,最后撒上一把蔥花上桌。
這碗面真是吃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因為超級辣啊!后來才從老板口中得知,面里加了一種老板自己淘來的辣椒醬,迷你的一瓶就要50塊,不知道是不是國外某種魔鬼辣椒醬……面條根根分明有勁道,每吃一口都覺得爽滑彈牙,緊接著又是麻舌頭的快感。啊,如果再加一份辣肉澆頭應(yīng)該就無敵了吧……大楊浦的各位,真是有口福啊。
No.4
剛發(fā)的進(jìn)賢路美食里,不少粉絲底下留言說為什么不去吃心樂面館啊,味道也很好啊blabla……別急別急,這不是來了么。局座特地把這家面館,留在了此次大腸面探店的行程里。
一進(jìn)店門,就看到出菜區(qū)域墻上掛著一副“海上第一腸”,可見店家對大腸出品是多么有自信了??焖倏戳艘槐椴藛?,這里的面普遍比其他澆頭面館貴一些,但在這地段、這環(huán)境也情有可原。局座5點半到店,沒有排隊的現(xiàn)象,倒是能在柜臺前聽到不斷傳出的外賣訂單。
Ξ 局座點單
大腸面 35元
不見了本幫蓋澆面標(biāo)準(zhǔn)的藍(lán)白花紋大瓷碗和蓋滿整碗面條的澆頭,擺盤也算比較精致了。上來的大腸澆頭上,少見地點綴著胡椒粉和小蔥蔥花。
剛開始覺得還覺得這做法不太常規(guī)啊,嘗一口才明白過來,噢,加點胡椒粉和爆炒鱔湖撒胡椒是一個意思,香氣被逼得更加透徹。夾起一塊大腸,腸壁清晰可見,透出肉欲的氣息。說是“第一腸”有點過了,在局座心目中只能排上第四,但已經(jīng)算非常優(yōu)秀了。
吃拌面最怕醬少無味,店家給的拌面醬汁非常充足,甜香又不膩口,完美符合了重口味愛好者的需求。
No.5
店內(nèi)裝修普普通通,來這吃飯的都是沖著墻上最奪目的那個大字----“面”。
Ξ 局座點單
大腸面 22元
依舊是濃油赤醬現(xiàn)鈔的澆頭,大腸處理到位,還加了辣椒調(diào)味,湯里的雞毛菜解了些許油膩感。鹵腸酥酥的非常有嚼勁,滋溜滋溜吃完整碗,也是很滿足??上Ь肿偢杏X加了辣椒的版本,不如前三甲的醬香派,而且澆頭偏少,吃起來不過癮。但是這家店也有加分項,那就是它24小時營業(yè)!深夜饞蟲發(fā)作來一碗大腸面,那才叫一個銷魂……
局座本就喜歡吃處理得比較干凈的大腸,下面兩家對我這個還沒有油膩的中年男人而言,有點過于油膩了。若是你覺得大腸就要帶點肥花才夠味啊,那么勇士,去嘗試這些重口味吧!
麗園路上的獨當(dāng)一面裝修洋氣,壞境和局座推薦的心樂面館有的一拼,作為一家 24小時營業(yè)的面館,一到半夜外賣的訂單便蜂擁而至。店內(nèi)除了慕名來的食客,露臉最多的就是外送小哥了吧。
Ξ 局座點單
大腸面 17元
作為老盧灣面條大神——縮頭師傅徒弟掌勺的面館,局座肯定也要來這追尋大神的腳步咯。其實這家店的主打招牌是牛蛙面,進(jìn)店的客人百分之八十都會點牛蛙面,但這次局座探的畢竟是大腸面嘛。上桌依舊是本幫澆頭面的“套路”,澆頭覆蓋海碗幾乎看不到面。
看圖就能感受到大腸里滿滿的脂肪了吧……對于局座而言,實在是過于油膩了一些……和后面會寫到的幾家“肥腸派”面館比,勝在大腸煮得不錯,吃口軟糯,有加一點分。
面條是定制的粗面,可惜鹵汁超咸,想喝湯的就算了吧,喝完估計要渴死……大腸面這家是不中了,你要是來,要么還是隨大流點牛蛙面試試。
又是一家24小時營業(yè)、非常有人氣的面館,面館邊上還開了家大眼包子(這家包子我們居然也測過),看來老板不僅眼睛大,規(guī)模也做得很大啊。
Ξ 局座點單
大腸面 16元
肥腸切成一段一段的圈子,里面的肥油暴露得一清二楚。抱歉局座一天下來吃的有點多,所以看到這些肥油就有點倒胃口了。喜歡肥腸派的倒是可以來試試,這家肥腸鹵得很香,雖油但是沒有異味。
面條是粗的堿水面,口感偏硬,醬汁不夠濃郁所以面條掛不上汁,吃口清淡。
以上兩家是局座個人覺得大腸偏肥膩但不至于難吃的,如果喜歡油一些的朋友可以去嘗試的,下面這幾家,局座就打死也不推薦了。
7、8碗大腸面下肚,局座又來到了天津路。此時真的不想再吃大腸面了,真想跑到旁邊的萊萊小籠吃上一籠熱氣騰騰的蟹粉小籠啊……食鑒局的鐵粉對這家永興面館肯定不陌生,夏天我們在這吃到了比冷面還好吃的醬鴨腿,聽說這里的大腸面味道也不錯,就再次光顧了。
Ξ 局座點單
大腸面 14元
永興面館的澆頭基本都不是現(xiàn)炒的,而是事先做好分別放在小盤子內(nèi),所以是冷的,需要點單后把澆頭放在熱湯內(nèi)才能回暖。大腸挺大塊,看起來量還是很足的,面湯和面條也是干干凈凈,看得局座的口水呼之欲出。
可惜好印象只停留在了外表,仔細(xì)看可以發(fā)現(xiàn),這家的大腸只是分段切開,并沒有剖開洗——大腸里的肥油完全沒有處理干凈。這也就罷了,不知道是不是火候不夠,大腸一口下去怎么咬也咬不斷,只能咀嚼出一絲又一絲的肥油。
除了大腸澆頭,整碗面也許只有這靜躺在醬油色湯內(nèi)的縷縷陽春面是唯一的亮點了,此刻只想點個醬鴨腿來慰勞自己受傷的胃口了,可惜,實在是飽了。
說起這家店還有個故事,好些年前局座第一次入大腸面坑的時候,基友打算帶局座去吃復(fù)興中路那家,但是這廝天生路盲,當(dāng)時導(dǎo)航還不發(fā)達(dá),更別說什么摩拜和小黃車了,公交車下來就迷了路,最后誤打誤撞進(jìn)了這家,事后才知道原來是走錯了……
這事被局座的朋友們嘲笑了好幾年,但畢竟年代久遠(yuǎn),大腸面口味局座已經(jīng)記不清。這次再來拜訪,邊走邊想起了當(dāng)時和基友在街頭落魄的熊樣。
中華路附近比較冷僻,一到晚上更是沒有人氣,面館這排商店基本到晚上就關(guān)門了。昏暗的路燈,讓本就沒有霓虹燈的面館門面更顯隱蔽,局座走了2次才發(fā)現(xiàn)這家店的招牌,所幸的是局座晚上7點半到店,小店8點關(guān)門,還有半小時就餐時間。店內(nèi)的大小擺設(shè)和模糊的記憶中的幾乎沒有改變,唯一多的是這只向局座賣著萌的大花貓。
Ξ 局座點單
大腸拌面 25元
局座點了大腸拌面,干干凈凈的一碗,大腸呈琥珀色,一看就是在鍋內(nèi)鹵煮很長時間,在燈光下還泛著油光。
大腸是偏肥膩的口感,調(diào)味是濃油赤醬的本幫口味??上Я耍竽c也是有和上面永興面館一樣的毛病,一口咬不斷。
拌面的醬汁太少,根本拌不均,幸好店內(nèi)桌面上也有一碗醬油可以自己添加。局座舀了半勺加進(jìn)面內(nèi)攪拌,結(jié)果就偏咸了,用干凈的筷子單獨試了試,它家的醬油確實太過咸口,比不上第一名的大腸面的有股甜滋滋的鮮味,局座溫馨提示各位加醬油時千萬不要手抖。
寶泰也算是頗有名氣的盧灣區(qū)十大面館,一進(jìn)大門,局座先被各種墻上“禁止拍照”的告示給嚇到,不僅在賬臺上能看到,四面墻上無一不被貼滿,這可讓隨行攝影師犯了難,沒辦法進(jìn)人家的店門就要守人家的規(guī)矩咯,只好把照相機(jī)收起來了,只用手機(jī)按了那么一張環(huán)境照。想想還是有點不妥當(dāng),所以就……打碼吧……
除了不能拍照這個“霸王條款”,還有一項就是此店只收現(xiàn)金,支付寶微信功能通通沒有。長得一臉“兇像”的老板娘坐鎮(zhèn)賬臺,局座只能悄悄用手機(jī)按幾張,吃頓面也是心驚膽戰(zhàn)的。
Ξ 局座點單
大腸面 30元
店內(nèi)有大腸面分兩種,一種是普通的大腸面30元,還有一種是38元的圈子面。據(jù)阿姨介紹,圈子也就是草頭圈子用的那一種,因為是大腸頭所以更肥更厚。因為還不知道水平,所以就點了普通款試試水。
大腸面過了不久被端上桌,這家面的“板子”和離得不遠(yuǎn)處的小管面館挺像的,同樣的碗,面碗里的內(nèi)容也是大腸 雞毛菜 辣椒的組合。之所以沒和小管面館一樣被局座所推薦,最大的原因就是這碗面對于局座而言,過咸、過油了。整體大腸處理的算干凈,就是調(diào)味太太太咸,大廚下手太重了些。
面湯上就漂了一層厚厚的油,一口湯下去整個嘴唇像涂了潤唇膏一樣油潤,湯基本是不能喝了。
面條也像是被泡在醬油里一般,吃一口面就得喝三口白開水。整個吃面過程如圖打游擊戰(zhàn)一般,局座一邊給同行攝影師打掩護(hù)讓她趕緊拍食物,一面還要吃面記錄感受,匆匆吃了幾口,就在還沒被老板娘抓包拍照之前匆匆走了……
東寶興路地鐵站旁的一家小面館,來吃面的基本都是附近上班的人,走進(jìn)店內(nèi)還有個后門直通浴室,也是夠奇特的了。
Ξ 局座點單
大腸面 22元
大腸面不到5分鐘就上了桌,又是似曾相識的面碗和撲撲滿的澆頭。仔細(xì)一看不對勁啊,色片灰撲撲的,碗內(nèi)大腸沒幾塊基本都是洋蔥在充數(shù),然而僅有的大腸薄得像紙片,局座真心懷疑老板是不是用了大腸的邊角料。唯一令人欣慰的是這紙片狀的大腸沒有肥油,但別高興的太早,一口吃下去居然有股臭味,澆頭內(nèi)蒜味很重,第二口下去依舊是騷臭味,再多的大蒜也救不了場啊。
面里也充斥著整股蒜味,反正局座是沒吃出大腸的香味。據(jù)朋友說阿敏面館還上過美食節(jié)目和不少推送,所以本次才特別把它選進(jìn)去的,但吃下來感覺名不副實,如果路過這里想解決溫飽的,局座不建議你點大腸面。
最后的幾家味道中規(guī)中矩,沒有特別的亮點也沒有明顯的缺點。
又來到了云南南路,這條路也是咱食鑒局的老朋友了,隔壁就是前不久剛探過的上海第一家牛羊肉火鍋。上次來沒注意,這回發(fā)現(xiàn)盛鑫算是小型集團(tuán)了,不僅做大腸面,還賣鍋貼和火鍋。
同樣是下午一點半到店,這里的人氣就完全比不上老西門那家大腸面了,店內(nèi)冷冷清清只有一桌客人,雖然店小但收拾的倒很干凈,至少局座不用再對著財神爺吃面了。
Ξ 局座點單
美味大腸面 23元
大腸基本都處理的很干凈,只有少部分帶著些許肥油,所以一頓吃下來不會覺得油膩。大腸烹飪得當(dāng),豬油味香,但不至于驚艷。
面條和湯都是中規(guī)中矩的口味,湯頭是本幫醬油湯,醬味重,但不會齁咸,面條比一般的雞蛋面粗一些,有嚼勁。平日路過云南南路,想吃一碗熱騰騰的湯面是個不錯的選擇。
哈靈面館名聲響遍上海灘,恐怕無需局座再多做介紹了吧。
Ξ 局座點單
大腸面 17元
比起其他幾個推薦的面館,哈靈的大腸面大腸澆頭,量很少,夾出來基本只有一個勺子的量。大廚可能平時牛蛙切多了,不擅長切大腸,大腸被切的大大小小,一點都不均勻細(xì)碎得很,但吃口上還算過關(guān),除了些許偏咸并沒有臭味或者肥膩的現(xiàn)象。
面的分量頂?shù)纳蟽蓚€姑娘的胃,局座一般要不是在餓瘋了的狀態(tài),這一碗面吃下去也要三進(jìn)三出了。面條本身還是不錯的,粗面掛著湯汁入口超爽。
這家店來頭不小,原來的名字叫香閣麗面館,不知道為何更名為現(xiàn)在的盧香紀(jì),據(jù)說是鼎鼎大名的盧灣區(qū)面館一霸的“縮頭師傅”傳承下來的面館。
新店裝修,門口的招牌還未完全安置好,如果第一次來的朋友可能還要費些功夫找店名,只有那些吃了好幾年的老法師閉著眼睛都能摸著來。
Ξ 局座點單
大腸面 18元
可能是報的期望有些過高了,也可能是縮頭師傅已經(jīng)不親自下面了,大腸面的水平實屬一般。大腸吃出了滿口料酒和胡椒味,可能是為了去腥解膩吧,但這調(diào)味組合在一起還是蠻奇怪的。臭味是沒有了,但大腸的香味也不見了。好評之處在于,大腸在清洗上還是很干凈的。
面的質(zhì)感不錯,可惜就敗在了湯汁的調(diào)味上,整碗面也都是胡椒味。只能說,現(xiàn)在的盧香紀(jì)真沒以前的香閣麗好吃了啊。
十四碗大腸面吃罷,發(fā)現(xiàn)名氣大的店不一定大腸也精彩,籍籍無名的小破面館也能拿得出過硬的功夫。這可能是一份比較顛覆你以往認(rèn)知的魔都大腸面推薦清單了,快來圍觀吧!
這五家都是大腸干凈、鹵得又到位的,推薦各類大腸愛好者拔草。另外,獨當(dāng)一面和大眼面館兩家,局座只建議喜歡“肥腸”的資深大腸愛好者可以去試試,
至此,我局一路走來,幾乎跑遍了大上海,吃過了不少各種各樣的面了——
魔都最好吃的一碗黃魚面
夏天最風(fēng)騷的30的三十碗冷面
那一口陜西味兒的蘭州牛肉面
清清爽爽的幾家越南粉
臭到要洗頭的地道螺螄粉
連阿花也被連帶著,走上了面館拔草的不歸路……
一碗全是蔥的紀(jì)州豚骨拉面
一碗面只有一根的山西面館
牛鞭可以做澆頭的溫州牛頭館
裝修華麗麗的邵陽米粉
24小時營業(yè)的長寧拉面
大楊浦隱藏美味:金玉秋牛肉面
全上海最便宜的日式拉面:友友面館
總在蹭熱點的變形金剛拉面
但魔都那么大,面館那么多,肯定不止我們?nèi)ミ^的這些了。你們還知道什么好吃的小面館,快來留言告訴我們吧~
本文系我局綜合探員個人觀點形成,不能代表廣大消費者自身對產(chǎn)品的理解和個人意見,請看官老爺們理性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