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釉上結(jié)合彩瓷
釉上釉下結(jié)合彩瓷的制作需先燒好青花瓷,再于上彩繪,最后經(jīng) 1000℃左右的中溫、 800℃左右的低溫烘烤而成
斗彩
斗彩瓷有廣義、狹義兩個概念,廣義斗彩瓷指各種色彩相拼逗的彩瓷?,F(xiàn)在一般所言斗彩瓷,專指其狹義概念--先在坯上用青花細線條勾出紋飾的邊,上白釉,然后入窯高溫?zé)?,所成瓷器稱淡描青花,再于線條內(nèi)填色,最后入爐,經(jīng)中溫或低溫烘烤而成的彩瓷。由于各種顏色所需溫度不同,所以,有時需復(fù)燒多次。成化官窯的斗彩瓷十分名貴,其中又以“天”字罐和雞缸杯為最。由于兩朝皇帝的喜好一致,故清雍正朝多仿明成化斗彩瓷。
青花五彩瓷
青花五彩瓷是廣義上的斗彩瓷。清康熙朝以前的五彩瓷中的藍彩用青花表現(xiàn),所以稱青花五彩,最早見于明代宣德年間。完整器僅見于西藏薩迦寺保藏的官窯梵文蓮池鴛鴦紋碗。景德鎮(zhèn)珠山御窯廠也出土了三件同紋飾的碗、盤,但它們是作為次品打碎的,可見薩迦寺所藏碗的珍貴。當(dāng)時,宣德皇帝承襲永樂皇帝的做法,不惜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厚待西藏的法王、大國師,安定西藏的政局。青花五彩梵文蓮池鴛鴦紋碗應(yīng)該是為此意圖而做之物。
顏色釉瓷
官窯顏色釉瓷除了做日用品、陳設(shè)器外,另一個重要用途是祭祀用瓷?!稓J定皇朝禮器圖式》中記載,地壇及社稷壇用黃釉瓷、月夕壇用白釉瓷、朝日壇用紅釉瓷,非常嚴格。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明代宣德朝起,官窯就有仿制宋代五大名窯的傳統(tǒng),這種時尚在清雍正朝尤甚,由此創(chuàng)制出許多讓人愛不釋手的顏色釉瓷。
高溫顏色釉瓷
高溫顏色釉瓷是在1200-- 1350°C溫度下一次燒成的。明代永樂、宣德、成化和清康熙、雍正、乾隆六朝的官窯高溫顏色釉瓷品種繁多。祭(霽)紅釉是明永樂、宣德時期官窯的名瓷,因其釉汁晶瑩似紅寶石,故又有寶石紅釉之稱。清康熙郎窯紅釉瓷、豇豆紅釉瓷也是高溫顏色釉瓷中的精品。除紅釉外,還有藍釉,翠青釉,(甜)白釉,醬釉,冬青釉,仿宋代名窯的青灰釉、天青釉、白釉、青白釉、(高溫)黃釉等等。
中溫顏色釉瓷
中溫顏色釉瓷的制作,需要先燒成澀胎瓷,再上釉,最后在900-- 1200°C的溫度下二次燒成??兹妇G釉、氈包青釉、礬紅釉都是中溫釉??兹妇G釉最早見于磁州窯。明宣德官窯乘古而制,孔雀綠釉是其名貴品種,在明成化、弘治、正德等朝和清代前期也有燒造。氈包青釉的釉色較祭藍釉發(fā)紫,釉面渾厚。它于康熙官窯始燒,是清代各朝的傳統(tǒng)品種。礬紅又稱鐵紅(其著色劑為鐵)、抹紅(上釉的工藝為抹法)。它即可作釉又可做彩,是中國古瓷中最早的釉上彩,宋加彩的紅色即是。明正德、嘉靖、隆慶年間因祭紅釉難燒,而皇家祭祀必用,故曾下令燒礬紅瓷以代。
低溫顏色釉瓷
燒制低溫顏色釉瓷亦需先燒成澀胎瓷,然后在700-- 900℃的溫度下二次燒成。品種見黃釉、胭脂紅釉、茄皮紫釉、瓜皮綠釉、水綠釉、粉紅釉等,其中黃釉瓷的數(shù)量最多。自明宣德朝以后,黃釉瓷器是黃帝、黃后的日用品,也是祭祀用器,當(dāng)然也是各朝官窯必?zé)铩8鞒俑G黃釉器的色澤,以弘治朝的為最。因為,首先量大且色澤一致,說明當(dāng)時工藝已過關(guān);其次色澤嬌美,有“雞油黃”之稱,也因用澆釉工藝,有“嬌黃”之美譽。
窯變釉瓷
窯變釉是釉汁在窯內(nèi)發(fā)生化學(xué)變化后形成的,外觀上表現(xiàn)為各種釉色相間相融,色彩變化新奇。清代窯變釉品種主要是仿鈞釉和爐鈞釉。仿鈞釉即仿宋代鈞窯的釉色。爐鈞釉始于雍正朝,是低溫釉。制作時,先高溫?zé)脻ゴ?,再施釉,最后?00-- 900°C的爐內(nèi),兩次燒成。因它的釉是二次入爐燒成的,且釉面仿宋代鈞窯窯變,故名。爐鈞釉瓷多見于清雍正、乾隆兩朝。
結(jié)晶釉瓷
結(jié)晶釉內(nèi)含明顯的結(jié)晶體。結(jié)晶釉的產(chǎn)生是因為釉內(nèi)含有足量的結(jié)晶體物質(zhì)(如赤礦),當(dāng)釉熔融而處于飽和狀態(tài)后,又逐漸冷卻時,這些結(jié)晶體物質(zhì)便由非結(jié)晶態(tài)轉(zhuǎn)為結(jié)晶態(tài),它們夾在釉面中,表現(xiàn)的很明顯。清代結(jié)晶釉品種因其色澤被稱為茶葉末釉、鱔魚黃釉、蟹殼青釉等。它們都是雍正、乾隆兩朝的名品。
特種工藝瓷
清代乾隆時期,由于乾隆皇帝本人的嗜好而下旨要求燒制各種新奇制品,督窯官無不盡心竭力的操辦,從而使官窯燒造出許多精美無比的新品。特種工藝瓷的制作,就是乾隆官窯的杰出成就。戧金、鏤銀、琢石、髹漆、牙雕、螺鈿、竹木、匏蠡諸作,乾隆官窯瓷(特別是唐英督窯時期)都可以仿制的惟妙惟肖。比如乾隆官窯金彩器足以亂真。金彩器古以有之。元以前是用貼金工藝,即將敲得很薄的金箔,用搗碎的蒜汁貼在瓷器上。清乾隆時期改用描金,做法是將金子磨碎,調(diào)成漿水,然后沉淀,干燥,使用時,摻入鉛粉作熔劑。金與鉛按10:1的比例混合成彩料,描繪在瓷器上,再入溫度為700 -850℃的爐中烘烤,出爐后,經(jīng)過打磨,使其表面具有金器的光澤,這就是描金。描金直接用金粉,耗量大,只有官窯的高級器物才使用。嘉慶朝以后用液態(tài)金水(一種樹脂鹽),這是嘉慶朝以后效果不逼真的仿金器的原因之一。
Copyright ? 北京東方好友景德鎮(zhèn)陶瓷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電話:010-65599780 傳真: 010-65599288 手機: 13621147128 范女士
中國.北京王府井大街277號
friendlink:
chi usaghd ivcardy uggtimberland shoeschi straightenerugg shortnew ghdcheap mbtcheap chimbt footwearghd shopchi hairtimberland boots ukmbt walking shoesghd hairugg shoeschi ceramic ironchi hair ironcheap ghdsheepskin bootsbuy timberlandnorth face jacket waterproofmoncler outletnorth face womensnorth face storepaul smith salemoncler onlinenorth face mountain hardwearmens pual smithnorth face salecheap redii shoesbuy radii footwearghdugg boots saleuggcheap ugg bootsuggsair max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