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址之所在
在地理上,大散關“南扼川蜀要道,東望長安,西阻戎狄”,被視為關中平原的西大門。奪得大散關,便可控制蜀地與關中的門戶,而爭得蜀地與關中,便可贏得半個中國。所以自古以來,大散關便成了兵家必爭之地。至今站在渭濱區(qū)太平莊附近遠觀秦嶺,仍能感受到聲震天、氣如虹、金戈鐵馬、天如一線道如繩的驚人氣勢。在這里,歷史上有記載的戰(zhàn)爭就高達 70多次,而這一切被歷史所銘記的戰(zhàn)爭,卻不是大散關最初的功能。
有記載稱,老子曾在大散關遇到尹喜,兩人相聊甚歡,老子便將智慧加以固化,寫下《道德經》讓尹喜自己去鉆研,并約定千日之后四川相見。就這樣,尹喜成了老子的大弟子,并因為這本影響天下的奇書而聞名。而為川人所敬仰的李冰父子,也是奉秦昭襄王之命經大散關入蜀經營,見關中百姓生活富裕而蜀中百姓被水患折磨,于是下決心改變現(xiàn)狀,最后才有了澤潤 2000年的川中水利都江堰……由此可見,當時的大散關只是交通要道上的一個小節(jié)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