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圖攝影《培圖共享》社群成員@胡海鏗
文 | 培訓經理指南主編 南哥
很多課堂培訓由于無法聚焦業(yè)務,越來越不符合時代的發(fā)展,而基于崗位任務的《情境化崗位教練》及《導師輔導與知識管理》成為未來發(fā)展員工業(yè)務能力的主要手段,因此南哥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培訓發(fā)展方向,在未來“全員導師或教練”將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內部講師”。
遺憾的是,有挺多公司的內訓師項目還沒有真正的玩透,或許這個內訓師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今天的話題,我們從一個視頻開始(如果你能忍住不笑,我服你)
-視頻長度約7分鐘-
01. 熱情的招呼,讓“徒弟”消除陌生感是溝通的基礎
這位空姐教練在一開始能夠很好地向員工打招呼,并且通過“缺人”的角度來闡述這個崗位的價值,這是崗位教練及導師在與員工互動中的一個重要態(tài)度。
02. 策略改變態(tài)度,導師不僅僅要輔導工作技能,還要做思想上的政委,引導員工的工作態(tài)度及職業(yè)發(fā)展方向
在這段視頻中,這位“實習生”一上來就提出一個問題,自己不想做地勤,而想成為空姐,特別是導師在帶教95后小鮮肉的時候遇到這個問題,雖然與影片中的劇情不一樣,但是從知識萃取的角度去看,這位空姐教練有一個很好的技巧值得學習:
態(tài)度友好,不反駁;
話題轉移技巧直接進入到工作情境,并通過工作場景中的實際問題,感知工作的價值與意義;
鼓勵的帶教策略:“你有信心嗎?”;
03.在業(yè)務中學習業(yè)務,培訓管理者一定要記住,新員工的第一訴求是“快速地融入業(yè)務”,只有這樣才能展現(xiàn)他們的價值,而不是在課堂中的聽講,與給一堆文件自己閱讀。
崗位教練/導師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談理論,直接展現(xiàn)工作中的問題,用實際的甚至超越實際的情境來帶教學徒,例如在Facebook的導師制中,其中對新人的訓練有60%來自寫代碼,實際的課堂培訓占比是比較少的。
在第一個場景訓練中,教練展示了一個:飛機晚點不耐煩的乘客。這個情境再現(xiàn)演繹的非常好,在這個輔導中,直接發(fā)現(xiàn)了“實習生”的問題,并給與了很好的反饋與指導。
04.在訓練中的苦逼是為了不死在戰(zhàn)場上,在輔導中的“過分”是讓徒弟在實際工作中不丟人,不受到侮辱。
在下面的劇情中,崗位導師直接給到了“典型挑戰(zhàn)”,這個突然加入的挑戰(zhàn)讓“實習生”的感覺是“沒有準備就開始了”,這太真實了,像類似的突發(fā)事件,在真實的業(yè)務場景中是沒有準備時間的,你必須準確地做出第一反應。
05. 崗位教練輔導的過程是反復的“展現(xiàn)問題——指出問題——糾正問題”,并對其鼓勵,這位空姐教練很好的示范了這個過程。
說給你聽,做給你看,讓你說一遍,讓你做一遍的日式四步輔導策略,或許已經不符合這個時代的發(fā)展了(這四步法更多的是針對制造業(yè)一線操作員工的特點而設計的)服務崗與知識類工作的崗位使用這四步法可能存在問題,而在本次的輔導中,這位空姐導師,則靈活地使用了情境劇的方式,展現(xiàn)了全新的四個輔導步驟,大家可以感知一下不同輔導策略的利弊:
展現(xiàn)問題
指出問題
糾正問題
給與鼓勵
06.鼓勵本身是輔導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卻被很多公司與教練所忽略。
如果你仔細分析,在盒飯、眼罩及洗腳桶的劇情中,空姐導師用的更多的是“鼓勵”,而不是“指導”,其實在我們的《導師制——工作輔導與知識管理》課程中非常強調這一點,多數工作是枯燥的,只有通過肯定與恰當的鼓勵,才更能讓員工感知學習成長的樂趣,也更能發(fā)現(xiàn)工作的價值。
07.輔導是循序漸進的,導師需要在輔導的過程中,不斷升級待解決問題的難度以提升學徒的綜合實戰(zhàn)能力。
這段影片很好地展示了“輔導計劃”,空姐導師已經是很好地按照客戶投訴的服務難度排列好了輔導的計劃,在實際的輔導中,也不一定是一次完成所有情境的輔導,理想的情況是輔導完成后,直接給到學徒真實的工作任務,學了馬上用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
分享總結:其實這段視頻是經過嚴格設計及多次排練的綜藝節(jié)目,也給我們從另外一個視角提供了培訓設計的素材,這個視頻的風格如果再加上行為技巧的詳細解讀及知識要點解讀,又完全可以是一個出色的在線學習產品,所以未來的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理念是“如何在娛樂中融入學習”,甚至是學員沒有覺察到學習,這或許是最高境界的學習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