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焯水也有講究,愛吃海鮮的你值得一看
焯水,就是將初步加工的原料放在開水鍋中加熱至半熟或全熟,取出以備進一步烹調(diào)或調(diào)味。它是烹調(diào)中特別是冷拌菜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對菜肴的色、香、味,特別是色起著關(guān)鍵作用。 焯水的應用范圍較廣,大部分蔬菜和帶有腥膻氣味的肉類原料都需要焯水。焯水,又稱出水、飛水、淖水。東北地區(qū)稱為"緊",河南一帶稱為"撣",四川則稱為"泹"。
海鮮焯水溫度是多少
很多年輕的廚師一聽到焯水,總是喜歡沸水下鍋,但是實際上,很多原料尤其是海鮮原料對于焯水溫度有著極高的要求。
在大連,海鮮的焯水溫度分為三種,分別是冷水、熱水和沸水。
冷水焯水的原料有:蜆子、帶殼海螺、鮮活鮑魚、飛蟹、海虹等。這里要特別說一下海虹的焯水方式:將海虹500克放入鍋內(nèi),不要加太多水,只需要倒入100克水加熱即可。水不能太多,因為在加熱過程中,海虹出水量是比較多的。
熱水焯水的原料有:海腸、活海參、海螺片、海蠣子、八帶、魷魚、海蜇等。海腸的焯水溫度大概為40℃;活海參和海蠣子的焯水溫度均為40℃-50℃;海螺片的焯水溫度是50℃;八帶、海蜇和魷魚的焯水溫度是80℃。
這里特別要說說海腸、海螺片的焯水溫度。以前,很多師傅在給這兩種食材焯水時都是沸水下鍋,但是由于后期這兩種食材還要炒制,所以如果沸水下鍋,它們的肉質(zhì)就會快速收縮,炒好的菜肴口感就太老了,失去了嫩度,因此推薦大家用溫水來焯制。
沸水焯水的原料最常見的是基圍蝦。
不論采用何種溫度焯水,在焯水時,水中一定要加入少許姜汁酒,以祛除海鮮原料特有的腥味。
脆性原料焯水時間不能過長
如豬肚、墨魚絲、田螺、海螺等。因為這些原料質(zhì)地脆嫩而韌,纖維組織細密,含水較多,如焯水時間過長,其纖維組織會驟然緊縮,水分大量排出,使原料質(zhì)地變得僵硬老韌,失去脆嫩感,吃起來咀嚼困難,口感不佳。脆性原料焯水火候,當以下料后復滾為宜。
海鮮焯水也有講究,愛吃海鮮的你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