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才知道我們是父母唯一的依靠
以前覺得未來很遙遠,遙遠的就像天邊的月亮,可是呢?人類都已經登上了月球,似乎遙遠的也不在遙遠,每一年回家我都會有感嘆,現(xiàn)在的感嘆其實更加的深刻。每個階段似乎都有每個階段的煩惱,而如今的煩惱變成了要不要留在大城市,要不要離開大城市。其實從小我就明白我這個人讀書的天份不高,往往一個道理要很長時間才能弄明白 所以經常要走彎路,不過還好,也許有種倔強的精神,所以學習還過得去。
今年其實我是不想回家的,畢竟在過去的一年中形單影只,工作上也沒有什么長進,換了幾份工作,都不是很如意,在外面每天的壓力都很大,但是那又能怎么樣呢?又該與何人說,每天下班,也就是一個人蝸居在狹窄的出租屋里,我想這種情形應該和大多數(shù)上漂一樣,雖然感到痛苦和孤單,但是卻無可奈何。不過最可喜的是我學會了派遣寂寞和孤獨。那就是讀書,偶爾也會看一下當下最紅火的網(wǎng)劇,過去的一年其實都是這么過的。我想大抵人還是需要精神上的寄托的,缺少了精神家園,人可能會面臨崩潰,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以物質多寡來評論一個人價值的國度。多數(shù)人缺失了信仰,我們?yōu)榱思彝ザ粩嗟谋疾β?,卻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從來不去想自己應該去做什么,因為夢想的代價太大。也許對于每一個選擇在北上廣的人而言,夢想應該是支撐他們呆下去的重要理由,除了夢想,還能剩下什么,其實人越長大,才發(fā)現(xiàn)自己懂得的越少,而深處大城市,莫大的壓力常常讓人從噩夢中醒來,但那又怎么樣,心里面的不甘促使著自己去讓自己融入這個時代,想著在這個時倒騰出一點浪花。
每個人都不想被埋沒,但是事實確實大多數(shù)人只能平平凡凡的度過這一生,也許曾經我們掙扎過,彷徨過,但終究抵不過歲月的洪流,成為那個淹沒在歷史潮流中的大多數(shù)人。
很多人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但留名太難,在我們這個時代,連親屬似乎我們都無法辨認清楚的時候,還有多少人會在記得我們。
父母都是再普通不過的農民和工人,從小我就和母親生活在一起,按現(xiàn)在的話說應該算是一個“留守兒童”,雖然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母親也就讀過二年級,父親呢也就初中畢業(yè),但是我覺得父母應該算是能干的了。母親干農活算得上一個好手,從我記憶起,母親似乎就沒有歇過,每天像陀螺一樣操持著家務活和農田里面的活,從我小學開始到高中畢業(yè),母親一直都是呆在家鄉(xiāng),一邊操持家務,一邊監(jiān)督我的學習。幸好,我也如她的愿,考上了一個本科的大學。父親呢,從我記事起就很少在家,除非到了過年和暑假的時候,隨著我后來上大學,父親也就過年回來了?;仡櫸腋赣H和母親的經歷,我覺得他們最重要的幾件事應該是有了我和妹妹,然后在村里面建起了三層的樓房,最后把我送進了大學,最后可能還要繼續(xù)努力,為我這個不爭氣的孩子買房。我想中國的父親和母親是辛苦的,他們一輩子都在為子女操勞,隨著計劃生育的實行,90后這一代人的人數(shù)大大減少,在農村一般每個家庭中的90后也就2個人。在我的家里,妹妹于2016年年初結婚,而我呢也于2016年正式參加工作,妹妹的出嫁也就意味著家里面少了一個人,因為在農村人的觀念當中,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了水,不再是一家人了,畢竟經濟上的往來就已經割列了,畢竟買房養(yǎng)育孩子的事情就落到了男方家人的身上,而對于我呢,作為家里面唯一的兒子,父母肯定會為我張羅買房和娶親的事情,曾經我遇到一位上了一個年紀的老人,他說過“父母這一輩子最大的兩件事就是給老人送終,另外一件事就是給孩子娶親買房”,也許這和中國的傳統(tǒng)的家族環(huán)境是分不開的,中國向來都是以家族為一個整體,子女的事情就是家族的事情,所以兒女的婚姻之事當然和父母有著莫大的關系。其實我對于父母沒有什么要求,上完大學我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在這個世界立足,盡管前面會有各種痛苦和困難,我還是只能自己去應對。因為我知道父母的使命已經完成了,我只能依靠自己的體力還有腦袋在這個世界上去謀取我的一席之地。
妹妹已經出嫁了,家里面就剩下我這么一個兒子,我想對于其它同齡的孩子也一樣。計劃生育的出臺,讓我們的父母會承受更多的孤獨,以前子女多的時候,一個子女去遠方,還有其它的孩子可以照料家人,可現(xiàn)在呢,面臨學歷貶值的壓力,再者家里面一個孩子的境地,父母為孩子扛起了一整片的天空,但是晚年呢?隨著獨生子女開始到大城市到異地打拼,逐漸年老的父母又能拿什么去排遣孤獨的晚年生活呢?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句話似乎成為了一種奢侈,小地方機會太少,只有到大城市去尋找機會,但是尋找機會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和父母在一起的機會也在逐漸的減少,爸爸媽媽那一輩子由于子女比較多,還有人照顧老人,但是現(xiàn)在呢,有的已經遠赴國外,有的遠在千里之外的大城市,盡管有電話,但是隨時的照顧也不像以前那樣方便了。當我們目前還可以放手一博的時候,請感謝父母的庇護。等父母老了,有可能的話還是應該呆在父母的身邊,至少離父母不遠的城市,這樣也可以隨時來看望父母。
也許當你越成長,就越發(fā)現(xiàn)以前那個你依賴的父母開始逐漸的依賴你,科技不斷的
進步,但父母似乎再也無法理解外面的世界了,而你就開始成為父母的拐杖和眼睛,陪著他們一起看看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