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府全稱嗣漢天師府(又名大真人府),始建于北宋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是宋徽宗賜建給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居住的府第。原建于上清鎮(zhèn)之關(guān)門口,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遷建于長慶坊后遷今址。天師府為前宮后府式建筑,是歷代天師曾經(jīng)掌管天下道教事的辦公衙門,府內(nèi)的“萬法宗壇”是道教正一派宗壇,有萬法歸宗之意。以此為標(biāo)志,確立了龍虎山道教祖庭的地位。
正一觀位于龍虎山前,是第一代天師張道陵結(jié)爐煉丹的地方。漢末晉初,第四代天師張盛在此建“天師草堂”,南唐保大八年(公元950年)敕建天師廟,宋崇寧四年(1105)賜額“演法觀”,明嘉靖三十二年奉旨重修并改額為“正一觀”。因其歷史悠久,被稱為“天師祖廟,龍虎仙山”。
大上清宮人稱“仙靈都會”、“百神受職之所”,是龍虎山張?zhí)鞄熍e辦重大法會及各種大型宗教活動的場所。清朝時,擁有兩宮、十二殿、二十四院,其建制規(guī)模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大上清宮因古典名著《水滸》第一回“張?zhí)鞄熎盱烈摺ず樘菊`走妖魔”而名揚(yáng)天下。瞻仰伏魔殿、探秘鎮(zhèn)妖井,可以領(lǐng)略《水滸》文化的精髓。
(編輯/羅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