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屬于傘形花科茴香芹屬的一年生草本作物,原產于地中海沿岸以及西亞地區(qū)。茴香的種子有香味,是很常用的調味品與重要藥材。茴香的果實可以入藥,有驅風祛痰、散寒健胃和止痛的功效。另外,茴香嫩莖葉是特色蔬菜,花蜜豐富,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茴香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B、胡蘿卜素以及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蔬菜,在我國北方地區(qū)普遍種植。在農村,有這么一句話來描述茴香:“種1年收2年,四季割食,秋天收種子,冬天割苗子,四季掙票子”。因此,農戶學習種植茴香,可以獲得不錯的經濟效益。
1、溫度要求
茴香屬于較為耐寒且適應性廣的綠葉蔬菜,既可以耐寒,又能夠耐熱,在日光溫室進行栽培,即便是在冬季也可以種植茴香,在大、中棚與喜溫蔬菜進行套作也十分合適。在茴香的整個生長期間,適宜的種植溫度為15-25度。
2、土質要求
茴香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但在土質疏松,氮、磷、鉀肥均衡的地塊,才能保證生長良好。
3、水分要求
茴香菜主要以柔嫩多汁的葉片供食用,必須水分充足,以保持土壤濕潤,并防止干旱,才可以獲得鮮嫩產品。
4、光照要求
茴香對于光照要求不嚴格,但光照充足有利于植株的生長。在長日照條件下,特別容易抽薹開花,日光溫室冬季和早春生產以及大、中棚栽培,常常由于長日照條件得不到滿足,不但產品鮮嫩,也不容易抽薹,品質上佳。
1、大茴香
這個品種的植株比較高大,全株有5-6片葉,葉間距離較大,葉柄很長,羽狀細裂葉,葉片細窄呈絲狀,顏色為綠色,表面光滑無毛,有蠟粉。相比于其他品種,生長快、產量較高,抽薹較早。在我國的山西、內蒙古地區(qū)種植較為普遍。
2、小茴香
小茴香的植株矮小,株高在20-35厘米,每株大約有葉片7-9片,葉柄較短,葉片間距很小,屬于羽狀深裂的細裂葉,裂葉細窄呈現細絲狀,深綠色,葉面光滑無毛,有蠟粉,香味較濃。在我國的北京、天津、遼寧等地區(qū)分布較廣。
3、球莖茴香
這種茴香的株高在50厘米左右,葉片為羽狀深裂的細裂葉,裂片細窄呈現絲狀,顏色為綠色,葉面光滑無毛。植株基部因為葉鞘部分較大,互相抱合形成扁球形。球莖的高度為10-11厘米,寬度為6-7厘米,厚度為3-4厘米。球重在150-250克,單株重有400-500克,品質較為柔嫩,香味淡。主要優(yōu)點為生長快、產量高。
1、選地整地
茴香的根系十分強大,耐旱怕澇,應該選擇土層深厚,脫鹽良好、通透性強、排水好的沙壤土或輕沙壤土進行種植。茴香的種子很小,發(fā)芽后的幼苗頂土能力弱,需要精細整地,一般在早春三月土壤解凍后,就要及時耕翻平整,鏟高墊低,以達到細碎松軟,平整如鏡,作為播種地。由于茴香生育期很長、需肥量大,喜磷、鉀肥,施肥應該以基肥為主,在播種之前,我們需要結合整地,每畝土地施用優(yōu)質腐熟農家肥1000-2000公斤、稀土磷肥50-60公斤、尿素20-25公斤、硫酸鉀6-10公斤,均勻混合后,施于土壤10厘米深處做為底肥。
2、播種
(1)播期
春季種植,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播種;秋季種植,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播種。
(2)種子處理
大家常說的茴香種子,屬于雙懸果,內含兩粒種子,應該在播前把種子搓開。茴香可以干籽直播、浸種播或者催芽播。大棚春季栽培一般干籽直播或浸種播,如果播期較晚,可以催芽播種。浸種的方式為:18-20度的清水浸泡24-36個小時;催芽的方式:將浸泡過的種子置于20-22度環(huán)境中進行催芽,每天需要用清水沖洗1-2次,以洗去黏液,大約需要6天就可以出芽。
(3)播種量
一般每畝地的用種量在8-10公斤。
(4)播種方式
茴香種植的時候,多采用穴播滴灌種植,干播濕出,機械播種,株距為18-20厘米,行距為25厘米+30厘米+25厘米+50厘米,平均行距在32.5厘米,播種密度為一畝地11000-12000穴,每穴播種3-5粒種子,播深以2-3厘米為宜,一畝地保苗在35000株左右。
3、間苗補苗
在秋季由于氣溫漸低,播后需要8-12天即可出苗;春天播種需要5-8天就可以出苗。當苗高在5-6厘米時,進行第1次間苗;在苗高10-12厘米時,我們可以進行第2次間苗,每穴留苗2-3株;在苗高20-25厘米時進行定苗,每穴保留1株健壯苗即可。如果有缺苗,我們可以帶土移栽,以補齊苗。
4、中耕除草
茴香在整個生育期中都可能受到雜草為害。因此,除草是田間管理的關鍵技術。從幼苗到果實收獲整個生長過程,我們應該視田間雜草情況及時拔除。中耕能夠提高地溫,促進茴香的快速生長。在幼苗期,莖嫩而細弱,松土時宜淺,以后各階段可稍深些。
5、灌水
茴香喜旱怕濕,如果濕度過高,可以造成大面積死苗。因此,澆水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茴香的全生育期灌水3-4次,在陰天或者傍晚進行,田間積水必須及時排除。如果植株長勢較差,需要結合灌苗水,每一畝土地撒施5-10公斤的尿素。如果套種茴香,在花期時,每周用噴霧器適當噴水1次,也可用100克磷酸二氫鉀加15公斤水噴灑。
6、合理施肥
結合灌水,我們可以在苗高約10厘米時,視苗情進行追肥,一般一畝土地施用速效氮肥20-30公斤為宜。如果進行多次收獲,則在每次收獲后及時追施等量速效氮肥。在開花灌漿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溶液3-4次即可。
7、花期管理
在茴香生長中后期,植株生長勢強,就容易出現營養(yǎng)生長過旺而影響開花結果的現象。在水肥管理上,我們應該掌握前控后促的原則,在開花前一般不進行灌水,連續(xù)中耕松土,以利于保墑和提高地溫,進而可以促進根系發(fā)育,個別地塊出現干旱時,灌水也應該以小水澆灌為主。茴香的開花期應該酌情控水控肥,以防止徒長造成空癟粒籽增多,影響茴香的產量和品質。
8、病蟲害防治
茴香的幼苗期主要有金龜子、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可以采用毒餌誘殺或者噴霧氯氰菊酯2500-3000倍液進行防治。黃鳳蝶主要為害植株的莖葉,在害蟲幼齡期,我們需要噴施BT乳劑300-500倍液或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殺除,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續(xù)防治2-3次即可。在茴香的開花前期,主要是蚜蟲為害,可以用掃蚜清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1-2次。黃翅茴香螟會為害果實,推薦用7216微生物殺蟲劑粉噴撒進行防治。
茴香的病害主要有灰斑病和霜霉病。灰斑病危害植株莖葉,在播種前,我們可將種子在50度水中浸種3-5小時再晾干,也可在發(fā)病初期,及時噴施25%苯菌靈乳油800-10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1000倍液進行防治。霜霉病容易在多雨年份發(fā)生,需要噴施粉銹寧或百菌清1次,每畝土地用藥量在25毫升左右。
9、收獲
在植株高達到30厘米時,開始收獲。在收獲時,我們需要連根拔起,去除泥土、雜草和老黃葉片后及時上市。如果進行多次收獲,則要在離地面約2-3厘米處割取莖葉,每一畝地產量在2000-2200公斤。在新芽長出約2厘米時,我們可以進行澆水追肥,收獲3-4茬后翻地倒茬。
小茴香則是以果實入藥,商品用的小茴香以淡綠色為上等。在植株果皮由綠變?yōu)辄S綠色且呈淡黑色縱線時便可進行收割,除留種地塊外收獲不能太晚,一般要在完熟前的7-10天收獲。小茴香的花果期長,邊開花、邊結果、邊成熟,最好采用分批采收的方式。秋播一般在次年的2-3月、春播則在同年的9-10月進行采收,過早或過晚采收都會影響產量和質量。在收獲時,如果遇雨易使茴香發(fā)霉變色,因此,我們最好選擇晴好的天氣收獲,以利于收回的小茴香及時風干。
結語:作為藥食兩用作物,茴香具有很高的食用、藥用和經濟價值。隨著其藥用和食用價值日益被發(fā)現和重視,人們對茴香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最新統(tǒng)計表明,我國茴香每年種植面積在105 000畝左右,年總產量在2000萬公斤,大部分用于食用。因此,學會茴香的高產栽培技術,可以獲取很好的經濟效益。
我是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的一名農學專業(yè)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