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一家公司叫銀河映像,是杜琪峰創(chuàng)立的一家很有風格的電影公司。
他們曾經拍出過《槍火》《ptu》《黑社會》等一系列非常好看的電影。
銀河映像的御用編劇叫韋家輝。
銀河映像大部分電影都是他編劇的。
他的徒弟叫司徒錦源。
有一次電臺訪問司徒錦源:”你平時是怎么創(chuàng)作的?”
他就用韋家輝做例子來說:
韋家輝從來沒教過我創(chuàng)作方法,他以身作則讓我學到很多東西。
我跟他學到最多的東西就是他的工作態(tài)度。
我當年跟韋家輝想劇本,有幾個月時間都是跑去他家工作。
怎么工作的?
沒怎么工作,就對著他坐著想,他是不讓我看電視,不讓我上網,看雜志,就是坐著想。
想好幾個小時,吃飯,再想,想完睡覺。
啥都不干,就坐著想。
我很佩服他那種想到絕境了,再想,他認為人思考的彈性是無限的,想不到就再想,想不到真的想不到,就再想。
我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這位司徒錦源幾年前得了肺癌去世了,享年四十八歲。
你看,想到肺癌。
可想而知,創(chuàng)作行業(yè)真的很耗血。
司徒錦源這個分享,對我很有啟發(fā)。
我開喜劇培訓班的時候,很多學員都會以為寫段子會有公式,寫段子會有捷徑。
其實沒有的,所有喜劇編劇都是一個一個段子扎扎實實寫出來的。
還有一些學員會問我,段子究竟是怎么構思的。
我都告訴他們,段子你就直接想好笑的東西,并把這東西用鋪墊笑點結構表達出來。
可能你會覺得我說這些話很廢,聽完你還是會懵逼。
但是事實就是這樣。
從事創(chuàng)作行業(yè),創(chuàng)作公式有時候甚至不太重要。
腦袋的訓練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我一開始寫嘗試寫段子,也是一兩周都寫不出一個段子。
我現在每天都可以寫出段子并不是因為我學會了什么寫段子的公式,而是因為我每天都在訓練自己的腦袋想段子。
經過勤奮的訓練,想段子自然越來越快。
假如你沒有經歷過想段子想到十幾次腦殼疼,根本不應該說自己在寫段子方面有努力過。
我看過很多藝術家聊自己的創(chuàng)作心得,其實來來去去都說不出什么形式來,但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勤于思考,對自己懂得的藝術有十足的熱情,十足的努力。
當我們想窺視創(chuàng)作的秘密的時候,這些天才藝術家正在用最笨的方法,一步一步的琢磨著自己的作品。
因為他們知道,創(chuàng)作并沒有什么捷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