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春天,我和王紅川(我前面中間斜靠在我懷里的戴眼鏡者)等學生在野外。
一
王紅川,是我參加工作所教第一個班的學生。
1982年過了春節(jié),大學畢業(yè)的我走進了樂山一中,走進了初一(1)班的教室。
一走進教室,就看到坐在第一排靠門的那個小男孩,矮矮的,弱弱的,文靜而秀氣。他就是王紅川。
直到38年后的此刻,我寫到這里,眼前仍浮現(xiàn)出他當年的形象——一笑起來,眼睛便瞇成一條縫,特別可愛;天真機靈,學習刻苦,成績拔尖。到了初二就戴上了黑邊眼鏡,更顯得“有學問”了。
我當年就毫不掩飾,現(xiàn)在更不否認我對王紅川的“偏愛”,準確地說,是疼愛。其他學生都說“王紅川是李老師的兒子”,大概是說我特別寵愛他。直到三十多年后,他們這個班聚會,張海波同學還在說:“那時候我們都在說,王紅川就像是李老師的兒!”但這決不是因為王紅川成績好,是優(yōu)生——當時班上成績好的學生多呢,而是因為他體質(zhì)弱,性格柔,我總擔心他受欺負,所以我對他自然特別關(guān)照。
其實,論年齡,我比紅川就大十來歲,只能算是大哥,單論輩分顯然比他高一輩。我現(xiàn)在也不認為當時我對王紅川有什么偏心而違背了“教育平等”,相反我覺得他的特點需要得到特別的關(guān)照。真正的“教育平等”恰恰意味著“差別化對待”。
那時候,我上班要經(jīng)過他家附近,于是,經(jīng)常騎車上班的我,就順便把他也帶上——早晨七點過,我騎車路過他家附近,路邊的他見我騎車來了,便一下跳到我自行車后面,反正他體重也比較輕,對我來說,無非就是后面馱了一袋大米。常常在周末或假期,我會約上許多學生出去玩, 十有八九都會約上王紅川。記得1983年 大年初一,我和王紅川等學生在郊外山坡上玩,我還和他“扭打”成一團,后來又摟著他照相——這些都有照片為證(見下面兩張老照片)。
甚至我第一次出手打?qū)W生,就是為王紅川撐腰。怎么回事呢?有一天下午放學后,我在辦公室里批改作業(yè),王紅川哭著走了進來,說他和同學們在打籃球,結(jié)果高年級的學生欺負他們,要攆他們走,霸占球場。我馬上來到操場,批評那幾個高三男生。結(jié)果其中一個男生不但不聽批評,還和我頂撞,竟然對我伸出中指!我一怒之下給了他一拳。當然,后來我因此挨了學校的處分。
王紅川性格溫和,特別善良。當時,班上的伍建因家庭困難想輟學時,大家都愿意幫助他,希望伍建能留下來。伍建的成績不算好,王紅川主動提出幫伍建補習英語。同學們還紛紛捐款捐物幫助伍建戰(zhàn)勝困難。那一年寒假里,我?guī)е蝗簩W生騎著自行車,去鄉(xiāng)下伍建家去看他,鼓勵他一定要堅持學習。當時一起去的就是王紅川。后來王紅川寫文章回憶道:“還記得當時李老師帶著我們?nèi)ノ榻〖遥敲催h,那么累,我們騎車都騎了好久,可心里想,伍建每周上學放學要步行,走好遠哦,太可怕了。到了伍建家,看到他家里太窮,雖然那時我家也不富裕,但和他家比起來算很好了,因為他家里空蕩蕩的,好像沒什么東西。當時我心里就想,伍健,你千萬要回來上學??!”
二
初中畢業(yè)后的王紅川,毫無懸念地考上本校高中。我沒教他了,但校園相逢,彼此依然很親切很親密,他依然很信任我。
當時有一部表現(xiàn)中學校園生活的電影叫《紅衣少女》,影片批評個別虛榮而勢利的老師,結(jié)果引起了爭議。王紅川的語文老師布置學生寫作文評論該片。王紅川旗幟鮮明地表示,這是一部好影片,影片中那個老師應(yīng)該受到譴責。但語文老師卻在作文評語中批評了王紅川的觀點。王紅川很苦惱,把作文給我看,問我該怎么辦。我看了看他的作文,有理有據(jù),觀點完全沒有問題。我對他說:“堅持獨立思考,不迷信老師,你是對的,就是要有勇于質(zhì)疑的批判精神。但不要和你的語文老師公開頂撞,心里堅持你的觀點就是了?!逼鋵崳@不用我教。我知道他對老師一向是很尊敬的。這篇作文,我至今還保存著。
同樣至今保存的,還有他大學寫給我的每一封信,和他新年給我的賀卡。大學里,他經(jīng)常一有了苦悶,就向我寫信求助。比如,剛考上大學參加軍訓時,他看到教官抓住一個小偷,就狠狠地打,“五六個班長一擁而上,扇耳光踢屁股,蹬肚子,一下子打得躺在地上,又哭又叫,排長、指導(dǎo)員在一旁也不制止?!鄙屏嫉耐跫t川寫道:“看到這場面,我心里很難過,也想了許多。現(xiàn)在,還想得到你的幫助,到底該怎么看待此事?”還有一次,學校一個男生因失戀而跳樓,他給我來信,問我的看法。有時候,他和同學在一些觀念上產(chǎn)生爭論,他也會給我寫信,問:“李老師,您怎么看?”
再后來,讀了六年華西醫(yī)科大學的他,畢業(yè)后成了樂山市人民醫(yī)院的醫(yī)生。如今,他已經(jīng)是一名優(yōu)秀的西醫(yī)骨科專家了。
三
未來班畢業(yè)三十年聚會時,王紅川寫了一篇題為《那種植入心中的精神》的文章,其中有這么幾段——
……
那時的老師們對我們都很好,李老師也是如此。同學們都能感覺到李老師對大家的愛護,所以我們對李老師的尊敬是出自內(nèi)心的,不僅僅是對老師的禮貌。我的記性確實不太好,具體的事記不得太多,但李老師對我們的教育,包括給我們讀的那些小說,我都還記得;想著他當初幫我們復(fù)習政治的事情,現(xiàn)在心里都是陣陣感動。李老師對我們的愛心,都是自然而然表現(xiàn)出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李老師多次說他當年剛大學畢業(yè),沒教學經(jīng)驗,但我認為,只要老師都像當年的李老師那樣愛學生并對學生負責,不可能教不好。就像當醫(yī)生一樣,水平再高,職業(yè)素養(yǎng)差了,在我眼里就是不合格。
那天,同學們說李老師最疼我,那是因為我先天不足,常受人欺負,沒辦法,父母總是疼愛弱氣的孩子,誰叫我學習又努力呢。所以啊,從初中到現(xiàn)在,心里總是把李老師放在了父母或者大哥的位置,就像上次我在李老師的博客上對李老師說的一樣:“您對學生們的愛是父母之愛,只有父母之愛才能讓學生們感受到溫暖,心里的溫暖!” 正是在李老師的影響下,我喜歡助人的習慣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
我這個人記性不好,很多以前的事件都忘得差不多了,雖然記得《青春萬歲》《紅巖》《愛的教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春之歌》等李老師給我們讀過的小說,但具體情節(jié)一點都記不得了,但是——但是!那種精神已植入了我們心中,真的,是“植入”了,生根發(fā)芽了!從我們的同學們身上,我看到了,經(jīng)過了三十年,我們都有了很多世俗之氣,但我們的本質(zhì)沒有變——雖然沒有李老師為我們讀過的小說中的人物那般純凈,但是在我們每個同學身上,我照樣能感覺到那種真、那種善,很好!
未來班給我的善良和正直,不知不覺地影響了我后來的職業(yè)。我是從醫(yī)的,現(xiàn)在社會上對醫(yī)生的職業(yè)道德有很多議論。已過不惑之年的我,對醫(yī)德醫(yī)風有自己的認識。有人說過,無論你是何種職業(yè)、何種地位、貧窮還是富貴,首先,我們是人,是有別于動物的;是人,就得干人事;在任何行業(yè),都應(yīng)當把“自律、自省、道德水準”放在首位。我個人認為,作為醫(yī)師這一職業(yè),更須有高于其它行業(yè)的道德水準,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人,是病人和家屬,有血有肉有情感,生命不可再生。
職業(yè)素養(yǎng)是很難用尺子來測量的。醫(yī)生往往會有很多熟人、朋友,但評判一名醫(yī)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關(guān)鍵的是看他對待陌生患者特別是急危重癥病人的態(tài)度——我們是否愿意付出時間、體力、精神、甚至健康來為一個陌生患者的生命負責?在這點上,自認為做到了身體力行,只要病人、病情需要,我可以不休息;為了縮短手術(shù)時間、減少創(chuàng)傷,可以承受大量的射線;只要科室人手不夠,也可以隨時加班;面對復(fù)合傷病人、重癥患者,我不勞累誰勞累?
多年前我就對年輕醫(yī)生講過:一名醫(yī)生,無論他有多高的水平,醫(yī)德差了、職業(yè)素養(yǎng)差了,就不合格、就不會被同行認可!所幸,我自認為達到了自己的標準。
而當我回顧我的人生經(jīng)歷時,我總會想到未來班,想到可愛的同學們,想到可敬的老師,想到那些充滿愛和善良的往事。
四
王紅川很謙虛,很低調(diào),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醫(yī)院的一名管理者,也取得過不少成果和榮譽,但他一直不愿意給我說這些,他說他就是一名醫(yī)生。
前不久,我們又一次相聚,聊到教育時,他再次提到初中時代所受的教育對他后來職業(yè)人生的影響。
我說:“我教你們時,剛當老師,一點經(jīng)驗都沒有,談不上有多么成功的教育?!?/p>
他說:“不,李老師,有的教育你可能不覺得,但確實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當時,你要我們關(guān)心幫助伍建,但又對我們說,這種關(guān)心和幫助應(yīng)該是自然而然的。現(xiàn)在,我是醫(yī)生,舉手之勞去幫助別人的習慣,就是成為一名合格醫(yī)生的基礎(chǔ)。當一名醫(yī)生時時想著去關(guān)心別人的時候,關(guān)心每一位患者也就成為了習慣。從年輕的時候起,病人表揚我最多的一句就是'王醫(yī)生很耐煩’,我認為這是一種最高的表揚,當病人覺得醫(yī)生很有耐心的時候,就說明你會不厭其煩地回答病人的問題,休息時間也會耐心地接病人的電話,盡量滿足病人的需求,也說明了你會經(jīng)常性地去安慰病人。偶爾做到還不能算合格,要隨時做到,這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和耐力。李老師做到了這樣對學生,我做到了這樣對待病人?!?/p>
他和我聊起了當年“未來班”對他的影響。他說:“'未來班’的同學,跟其他班一樣,沒有什么區(qū)別。有學習好的,有成績差的,有聽話的乖學生,也有調(diào)皮搗蛋的'差生’。我的印象中,李老師沒有對好學生有什么特別的照顧,反而對'差生’花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有批評,偶爾有嘲諷,但更多的,是關(guān)心、談心和家訪,在我眼中看見的,是從不放棄?;叵肫饋?,李老師不輕易放棄一個人,從沒有舍棄對任何一位'差生’的教育。李老師安排成績好的幫助成績差的同學,這種行為,肯定對我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了幫助成績不好的同學的習慣,并持續(xù)到了高中?!?/p>
(右起第三人是王紅川)
其實我很清醒,王紅川樂于助人的善良品質(zhì)并不是我教給他的,而是他父母教育的結(jié)果。我只是在班上倡導(dǎo)善良,并為包括王紅川在內(nèi)的學生提供施展這種善良的機會。
王紅川還說:“2016年,46歲的我,成為了科室副主任并全面負責科室管理后,我對自己對表現(xiàn)不好的員工所表現(xiàn)出來的耐心,都感到驚訝:我是什么時候養(yǎng)成了這個習慣呢?跟他們談話,需要糾正他們的不足和錯誤,我一般是采取以下幾個步驟:那天發(fā)生的事情是怎么回事呢?您對這件事是如何看待的?您有什么建議?如何改進?我相信您能做到,我們一起加油!……每年我會與科室醫(yī)護人員有超過30次以上的單獨談話和溝通。這份耐心,可能就是在初中的時候?qū)W到的吧!所以,不輕易放棄隊友、不輕易放棄朋友、不輕易放棄家人,我做到了。但是,李老師,您不是'不輕易放棄’而是從未放棄學生。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p>
“你現(xiàn)在非常優(yōu)秀,倒是值得我學習呢!”我說。
王紅川說:“還有信任,也是李老師對我最大的影響之一?!?/p>
這個我倒沒想到。
五
他繼續(xù)說:“回想起李老師的言行,深有感觸。從'未來班’的三年,到后來師生聚會,李老師您一直對同學們非常信任,您相信我們都是善良的,相信我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盡心盡力做好了自己的工作。我讀過您的書,從書中我感到滿滿的是您對學生們的愛。試想,一位沒有愛心的班主任,如何會有那么多深入人心的故事?我想,信任他人的習慣,也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我現(xiàn)在在工作中,會去反對一個人的觀點,甚至不惜爭吵,但不會失去對他的信任。在一個團隊中,一旦失去了對一個隊友的信任,是很難高效地開展工作的?!?/p>
我說:“信任,是教育的前提??!當然,也是工作中與人合作的條件。”
王紅川還說:“還有一點對我的影響,李老師您可能沒有想到,那就是質(zhì)疑精神。您知道,我的作文水平不算好,但我喜歡發(fā)表與眾不同的觀點,后來讀高中還曾被批評,可是李老師您一直都對我這種質(zhì)疑精神表示支持和鼓勵。當然,有時候您也不同意我的觀點,但您會同樣坦誠地說您的觀點,和我溝通討論,并引導(dǎo)我,而從不把自己觀點強加給學生,這一點我的印象是非常深的?!?/p>
這一點我真的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穿黑衣躍躍欲試向我沖來者,即王紅川。)
王紅川依然滔滔不絕地說:“在我自己的工作中,我會學著李老師您當年的模樣,公開鼓勵下屬提出反對意見。其實我很不喜歡用'下屬’這個詞,在我心中,只有'同事’,我們是一起共事的同事,職位只是一個崗位,在工作上,永遠是平等的,這也是李老師當年提倡的理念。有的管理者會通過樹立'權(quán)威’來取得管理上的效果,但是我保持著非常堅定的自己的觀點:管理者需要的是'威信’,而'威’源于'信’,首先是要有'信”’,才會有'威’,'信’就是信譽、信任、言而有信……只有同事信服您,才會有管理之'威’,'威’是制度之'威’,絕不是'威風’'威武’甚至'淫威’之'威’。當年李老師做得到,現(xiàn)在我也做到了?!?/p>
王紅川還舉了一個例子:“我到新的管理崗位不久,還不熟悉業(yè)務(wù),一位下屬對我安排的工作有不同看法,專門來找我表達他強烈的意見,語氣非常硬。我真誠地微笑著說:'來來來,請坐,您慢慢講!’經(jīng)過一番溝通,彼此愉快地達成共識。后來,我給部門科長們講,一定要指出我的問題。真的,在我的腦海里,初中的一幕一幕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位謙虛的老師、經(jīng)常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的老師,他真的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p>
六
我們聊起了家庭教育。
他說:“做家長的要承認自己也和孩子一樣,都在不斷地學習中,也會犯錯誤。家長犯了錯誤,要勇于給孩子認錯。我記得,李老師經(jīng)常在我們面前認錯……”
“是的是的?!蔽艺f,“那是我剛參加工作,沒有經(jīng)驗?!?/p>
“但您經(jīng)常給我們認錯道歉,這本身對我們就是種教育。三年的時間,班上同學也非常勇于認錯。承認自己的不足,這就是進步的開始。在'未來班’,同學們承認自己的錯誤,我們都習以為常了。后來的高中、大學、工作、生活,這個習慣從未改變。后來我有了家庭,夫妻之間,父女之間,都學會反省和認錯,大家都獲得成長和進步,也形成了和睦的家庭關(guān)系,我們感到非常欣慰,也非常驕傲?!?/p>
我說:“你做得真不錯!但不少家長是不愿對子女認錯的。”
“是的,我仔細思考過,為什么不少人,尤其是成年人、父母不愿意或者說沒有勇氣反省自己和面對自己的不足?”他分析說,“原因有很多,比如,年幼或青少年時期,沒有受到過榜樣的引導(dǎo),在家里,認錯后可能會被打得更兇,成年后,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不學習、不思考,不知道'打死不認錯’對配偶、對子女有多深的負面影響!”
“是呀!其實,孩子好多問題,根源都在父母身上?!蔽艺f。
他說:“對頭。經(jīng)??匆娦侣?,關(guān)于子女自殺的、跳樓的,我難受?。”砻嫔峡?,是子女心理脆弱,但我個人認為,父母是最大的責任人。這類事件第一眼看上去好像跟反省和認錯無關(guān),但仔細想想,父母如果固守'大人說的就是對的!’小孩子懂什么?’的想法,這種對孩子說話的語氣中,就存在著潛在的語言暴力,有一個道理很少有成年人認識到:語言也可能成為殺人的武器。難道作為父母,沒有責任去學習、去思考嗎?教育子女,是需要用心的。不反省、不認錯,是父母的錯?!?/p>
“同樣的道理,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的錯,有時候也可以從教師的身上尋找根源。因為言傳身教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蔽艺f。
“是的。對孩子,我覺得還是應(yīng)該以信任和鼓勵為主。當年您就是這樣對待我們的,而我也這樣教育我的女兒,效果非常明顯?!彼靡庹f,“我現(xiàn)在最驕傲的,不是工作,而是家庭。許多家庭因為子女教育而常常鬧矛盾,而我們經(jīng)過20年的努力,我對自己的家庭氛圍感到非常欣慰!”
我說:“現(xiàn)在家庭教育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阌惺裁丛E竅嗎?”
他說:“其實,對子女的教育,很多習慣也是受您的影響。有愛,就會有耐心,目標對了,就能找到方法?!?/p>
七
他給我講了他和妻子教育女兒的兩件小事——
2000年,我女兒一出生,我就和她媽媽達成共識,女兒一天天在成長,我們也在一天天學做父母,教育孩子對我們兩個來說都是一門新的學問,我們需要不斷學習。
女兒剛讀小學,第一次有了家庭作業(yè)。
很快我們就發(fā)現(xiàn),一遇到不會做的題,女兒就會哭,她媽媽在一旁輔導(dǎo)、幫助,女兒不聽,還是哭。一旦哭起來,家庭作業(yè)如何完成?怎么辦呢?我們夫妻兩人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商量了好多次,想出了種種辦法。
第一個辦法是威脅。我們對女兒說:“如果你做作業(yè)要哭,我們就把你的玩具送人!”結(jié)果她哭得更兇。我們也變本加厲,我親自把玩具從五樓扔下去,結(jié)果,鬧得家里雞飛狗跳。這種方式持續(xù)了三天,女兒照樣哭,我們敗下陣來。
于是我和她媽媽開始動腦筋,認真學習。我們了解到一種理論,鼓勵比斥責有效,獎勵比批評管用,而且有一本書上說,行為堅持三個月就會成為習慣。
于是,我和她媽媽想了一個辦法,女兒不是一直想擁有一條小狗嗎?我們給她提要求,如果能夠堅持三個月做作業(yè)不哭,我們就給她買。
我去跟女兒談判,本來還擔心她會拒絕我的方案,哪想她爽快地答應(yīng)了。
堅持了幾天,女兒果真沒哭,但有一天她給我打電話:“爸爸,我今天哭了,求求你了,我們重新開始計算三個月可以嗎?”
我心里一陣狂喜:這個辦法果真對了!
我說:“沒問題,女兒,相信你!”
結(jié)果沒過幾天,她又給我說:“爸爸,我今天又哭了,我們從今天重新開始哈!”
我開始心疼女兒了。
又一天,她給我說:“爸爸,我今天哭了,但是不是因為做不起題,是另外的事媽媽批評了我,可不可以不算?”
“當然不算!”我很爽快地說。
也不知過了多久,女兒說:“爸爸,其實我也不是很想要小狗了,我們換一樣東西可以不?”
“當然可以!小狗也要買!”當時,我真為女兒的進步和自己的成功感到高興。我在心里說,好可愛的女兒??!其實不是我們培養(yǎng)了你,是你在幫助爸爸媽媽成長!謝謝你!
小學第一學期半期考試結(jié)束后,女兒放學回家,進門一臉的難色,手里拿著數(shù)學試卷。表情很沮喪,說話都帶著哭腔:“爸爸,這次沒考好……”
我接過試卷一看,心里一緊:59分!
幾秒鐘的時間里,我大腦快速運轉(zhuǎn),迅速思考著自己用什么樣的反應(yīng)來對待這件事。瞬間我拿定了主意:我看了看眼淚汪汪的女兒,把卷子遞給了身后的媽媽,然后,我做了一件至今都自認為很偉大的事——
我把卷子遞給她媽媽后,伸出雙手,擁抱了女兒5秒鐘,同時說:“沒關(guān)系,我們繼續(xù)努力,加油哈!”女兒也非常響亮地答應(yīng)了一聲:“好!”我聽出了她的自信。
媽媽看見了我倆的擁抱,也順著我的話說:“沒關(guān)系,下次繼續(xù)加油!”
第二天晚上,我回家很晚,愛人滿臉喜色來迎接我:“我們幺兒今天一回來就抱著我說,媽媽,我好幸福啊!我問她啥意思,她說她們有個同學數(shù)學得了90分,回家后挨了一頓暴打。我趁機問她,你現(xiàn)在知道爸爸媽媽有多愛你了吧?她說,知道了?!?/p>
我和愛人相視而笑:我們做對了。
八
我被紅川的講述感動了:“你不但是一位好醫(yī)生,而且還是一位好父親!你女兒現(xiàn)在讀大學了吧?”
他說:“嗯,在一所知名大學讀大二?!?/p>
我說:“挺優(yōu)秀??!”
他點點頭,依然自豪地說:“是的,我現(xiàn)在最驕傲的是女兒的成長!但不是因為她就讀的是知名大學,學業(yè)優(yōu)秀?!?/p>
“那是因為什么呢?”
他說:“因為女兒是一個善良的、有獨立思考能力、懂得感恩的人!她經(jīng)常跟我討論人生、討論各種社會現(xiàn)象?!?/p>
我不禁感慨:“現(xiàn)在許多家長都為自己的孩子成績優(yōu)秀而驕傲,而你首先看重的是女兒做人的品質(zhì)。”
“是的?!彼f,“但其實女兒從小學到高中的成績一直都只是中等,'上游’都算不上,我和她媽媽心里哪會不著急?但是,我們從來沒有逼過她,重心仍然放在做人上。即使我們抓學習,也不是靠打靠罵,因為我認為,沒有一個孩子的好成績是打出來、罵出來、逼出來的?!?/p>
我說:“但很多打罵孩子的父母,都覺得恰恰是因為愛孩子?!?/p>
他說:“確實,沒有哪個父親母親不愛自己的兒女,但不少父母的愛走偏了,因為他們對子女的目標定錯了。他們或許認為,只要成績好、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就是好孩子,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孩子首先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
“你說的太正確了!我一直主張做人第一?!蔽艺f。
王紅川說:“這也是李老師您,當年作為未來班班主任時帶給我最重要的思想。您給我們讀書,組織我們討論,在滿含時代特色的小說中,我們懂得了什么是善良,學會了善良、勇敢和堅毅。到現(xiàn)在,我還經(jīng)常回憶起您當年給我們讀的小說中主人公積極向上的故事。所以,我們當父母的,應(yīng)該把培養(yǎng)孩子做一個善良的人作為重要目標之一。”
他一再說他“很幸運地遇到了李老師”,我說:“你是我教的第一批學生,當時我真的談不上是好老師?!?/p>
“但你真正很愛我們,這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得到的?!彼f。
這點我承認?!暗牵蔽艺f,“絕大多數(shù)老師都是愛學生的好老師!”
他卻說:“不對,學生遇到一個好老師是偶然,當然,遇到一位差老師也是偶然。但遇到一位平庸的老師則是必然。遇到好老師的偶然是幸運,遇到差老師的偶然是不幸,而遇到平庸老師的必然,這是我們的教育讓大多數(shù)家長不滿意的原因。”
應(yīng)該承認,王紅川這幾句話說得很深刻,但我還是說:“在現(xiàn)在的社會背景下,恐怕不能苛求老師,不能對老師要求太高。”
“沒有苛求。我期望,我們的老師,不必像李老師您一樣赫赫有名,也不必像您一樣著書立說,也不必向您當年那樣每個周末都帶我們出去玩兒,也不必像您一樣像珍藏寶貝一樣保留學生的來回書信、作文、甚至檢查等歷史資料……但是,我們的老師完全可以做到和學生一起開心、和學生一起不開心,感受他們的快樂,感受他們的煩惱,這跟學歷無關(guān),跟教學技能無關(guān),而是跟老師的愛心和修養(yǎng)有關(guān)。如果一位老師根本走不進學生的心,對學生的情緒完全無感,這樣的教育是一件可怕的事?!?/p>
滔滔不絕,侃侃而談。我不得不承認,作為醫(yī)生的王紅川,對教育的理解很深刻。當年的小不點兒確實已經(jīng)長大了。
我知道王紅川現(xiàn)在不僅看專家門診,還擔任了行政管理職務(wù),同時他還有不少科研成果獲獎,有一些榮譽。我再次請他給我開個清單,他卻不愿意:“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我就是一個醫(yī)生,這個才是重要的?!?/p>
我想到,我也不喜歡人家問我的職務(wù)和榮譽之類,我經(jīng)常對別人說:“我就是一個教師?!?/p>
我說:“那我可以寫你是骨科專家嗎?”
他笑了:“可以,主任醫(yī)師就可以說是專家了?!?/p>
九
我聯(lián)系到王紅川的領(lǐng)導(dǎo),請她談?wù)勊龑ν跫t川的印象。她說:“從專業(yè)學術(shù)上講,王紅川個人專業(yè)技術(shù)能力非常強,臨床經(jīng)驗豐富;從行政管理上講,作為科室主任,科室管理規(guī)范到位;作為醫(yī)務(wù)部部長,能夠大膽開展工作,也能從醫(yī)院層面、醫(yī)療管理層面提出意見建議供領(lǐng)導(dǎo)決策;從人品修養(yǎng)上講,正直有擔當,敢于講真話做實事,對待病患非常有耐心??傊?,非常不錯的一個人,大家都比較認可他?!?/p>
最后,她用一句話評價王紅川:“他是謙謙君子?!?/p>
我還了解到,王紅川有一年在醫(yī)院一次活動中發(fā)表演講,他說:“無論如何,我都將不斷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yǎng)和職業(yè)素養(yǎng),給自己的人生交一份滿意的答卷?!?/p>
在我看來,至少迄今為止,他的答卷是令患者滿意的,也令我滿意。當然,王紅川還在繼續(xù)填寫這份答卷。
2018年7月21日,應(yīng)學生的請求,我在樂山一中為在樂山的歷屆學生上了兩堂課,這是我退休前的“最后一課”。
王紅川全家三口(他和他愛人以及女兒)來聽我的課。
在課堂上,他一邊聽課一邊給我拍照。
課堂上有一個細節(jié),我展示了幾十年來珍藏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張是1982年春天,我和王紅川在郊外草地上的合影。
我指著照片上王紅川稚氣的模樣說:“這個小不點兒今天也來了,他叫王紅川,我們請他站起來給大家看看,他現(xiàn)在變成什么樣了?”
王紅川靦腆地站了起來,全場四百人哄堂大笑。
確實,當年12歲的小不點兒與眼前這位年近50的中年骨科專家,反差也太大了。
我又拿出厚厚一疊我保存的學生信件和賀卡,抽出其中一封,說:“這是當年王紅川寫給我的賀卡,上面寫的什么呢?還是請王紅川上來讀一讀吧!”
王紅川走上來,從我手中接過賀卡,朗讀了起來——
李老師:
祝您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我的字一直寫得很糟糕,從初一到現(xiàn)在,沒有一點好轉(zhuǎn),你一定會感到失望吧?可這怎能影響靈魂的升華?你的心血決沒有白費,昔日的頑童已長大了。謝謝您!
您的學生:王紅川
1990年12月24日
全場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
當王紅川大聲讀到“可這怎能影響靈魂的升華?你的心血決沒有白費,昔日的頑童已長大了”的時候,我的眼眶濕潤了。
那一刻,我好像又回到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走進教室看到坐在靠門第一排稚氣可愛的王紅川……
2020年3月18日
——————————————————————
1.本茶館不定期會有廣告文案,我早有說明:《直言不諱答網(wǎng)友:我不會接受任何道德綁架》。請感到不適者自行離去。
2.請勿在后臺給我發(fā)消息,我一般不看后臺消息,因為每天鋪天蓋地的“求助”我無法一一回應(yīng)和滿足,請理解!有事在每天的文章后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