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首李白的《夜宿山寺》運用夸張的手法和大膽的想象,描寫出了山寺中樓閣的高大雄偉。
語文課上,在照例解決了生字問題后,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讀。在讀的過程中穿插著解釋“危樓”、“恐驚”這兩個較難理解的詞, 在隨后的逐句理解時,我先提出問題,李白夜宿山寺,這個寺院中的房屋,也就是詩中提到的樓給你怎樣的感覺。學生們的小手馬上舉了起來,粗略一數(shù),近八成?;卮鸬脙热荻嗉性跇歉摺⒋筮@一解釋中。進一步提問便是,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從那句話或者是那個詞語?學生的回答中說到了“百尺”“摘星辰”,還提到了后面的詩句,太高了,怕驚動了上面的人。學生的回答觸動了我的靈感,對呀。是害怕驚動天上人,還是不想驚動天上人呢?在學生感悟到詩中所描繪的山寺樓閣的高大雄偉的意境之后,我提出這樣的問題:李白為什么不敢高聲語?他怕什么?
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就連天上的神仙都很厲害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我順勢問學生:天上的人,他們此時在做什么?在引導后,學生說出不敢高聲語的原因是李白不想打攪他人的正常生活,恐怕自己的行為攪擾了別人。這一回答正是我想要的。從而對學生進行了為他人著想的教育。課堂上不做小動作也是不影響老師講課,不影響同學聽課的表現(xiàn),校內不追跑打鬧,也是不影響他人正?;顒拥谋憩F(xiàn)。在理解詩句的同時,理解詩人的內心世界,不但對學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也是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恐驚天上人”的深層含義。
作為小學二年級的古詩教學,我沒有帶領學生字斟句酌地體味詩人夸張的手法,也沒有去讓學生感悟詩人“平中見奇”的高超文字運用能力,在讀中,從詩句中感受到山寺的奇高就足以了,而信手拈來的對為何不敢高聲語的深層挖掘是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