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階段,大部分教師忽視了口算教學,只是簡單把它與筆算結合了起來,并沒有正確認識口算的價值與意義,其實口算是訓練學生數(shù)學思維與培養(yǎng)數(shù)感的有效途徑。也符合成功教育低、小、多、快的教學原則,對樹立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有極大幫助。 關鍵詞:口算與筆算 數(shù)學思維 數(shù)感 口算就是邊心算邊口說(包括算的過程與結果)地運算,它是不借助其他工具(筆、紙、計算器等),只憑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并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口算與筆算有根本的區(qū)別,筆算具有一定的豎式書寫規(guī)則和固定的運算程序,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計算方法之后,只要借助于簡單的口算,按部就班地在紙上操作這個程序得出計算結果即可,學生的心智活動層次較低。而在口算過程中,口算者要在頭腦中將計算分割成很多細小的步驟,要將各種信息在頭腦中進行合理地拆分、重組,在此過程中既有信息的儲存,又有信息的提取,并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所有步驟,得出正確結果,學生的心智活動層次較高。如計算47+26=?如果用筆算只要將數(shù)位對齊,從低位加起即可。學生列豎式筆算的思維過程大致如下:先用7+6=13,在個位上寫3,向十位進1,十位上4+2+1=7,在十位上寫7,十位上的7和個位上的3合成73。在這個用豎式計算的過程中,學生只不過機械地執(zhí)行了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學生的思維形式單一,其思維難度也僅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與10以內的連加,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較高層次的訓練。同樣是計算47+26,如果口算,學生就有可能從不同的角度靈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如40+20=60 7+6=13、60+13=73;47+6+20=53+20=73;47+3+23=50+23=73等方法,顯而易見,學生在口算時思維活動要相對復雜與靈活得多,所以要重視口算教學。 一、口算的價值與意義 口算能力是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口算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因此,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口算教學的意義,努力提高學生口算水平。從口算與筆算的對比中,我們可以初步體會口算教學意義,具體而言,口算教學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口算是筆算和簡便計算的重要基礎。 北師大版教材將部分口算教學安排在筆算教學的前面,或與筆算教學穿插安排,因為口算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筆算算理、牢固掌握筆算方法;而且口算能力越強的學生在簡便計算時更容易發(fā)現(xiàn)算式的特征,找到簡便計算的方法。 實踐證明,口算與筆算之間呈極為顯著的相互關系,這是四則運算內在規(guī)律決定的必然結果。如果對多位數(shù)筆算進行分析便可發(fā)現(xiàn),其基本運算部分都可以分解為相應的幾道乃至幾十道基本口算題。倘若其中任何一道口算出現(xiàn)錯誤,整道筆算也就錯了。比如筆算 54×32的過程,可以分解為54×2、54×3,可以進一步分解為4×2、5×2、5×3、4×3;參照豎式計算過程,還可以繼續(xù)分解下去。因此,從這種意義上說,筆算過程就是筆錄口算的過程。學生的口算能力越高,其筆算能力也會相應越高。 實踐還表明,口算能力不但是筆算能力的重要基礎,而且直接制約著簡算等各種計算能力的發(fā)展。比如簡便計算356+172+144+228和68×32+32×18+14×32,學生如果口算能力比較強,能迅速口算出356+144=500,172+228=400;68+18+14=100就能很快發(fā)現(xiàn)算式的特點,找到簡便計算的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由此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加強口算教學,為筆算和簡算教學奠定基礎,是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必由之路。 2.口算教學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 口算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學生口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現(xiàn)在正確率與運算速度上。口算時又快又對的學生,能迅速地再現(xiàn)計算時所需的基本知識,且其知識已經條理化,并善于縮短運算的環(huán)節(jié)和推理過程,合理選擇口算方法,簡捷地得到結果。這說明,口算能力不只是體現(xiàn)學生對計算法則等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上的差異,而且更加體現(xiàn)了學生在思維能力上的差異。 加強口算教學,提高口算能力,無疑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具體體現(xiàn)為:(1)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谒阌幸欢ǖ乃俣纫?,訓練學生迅速地根據(jù)題目的數(shù)字特點,從而選擇合理靈活的口算方法,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敏銳性,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2)訓練學生的注意能力。如口算的聽算練習,需要學生在瞬間進行數(shù)學信息的輸入、處理和輸出,學生必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所以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而當進行口算的集中練習時,不少學生由于感到較為枯燥等原因,容易出現(xiàn)分心現(xiàn)象,這時則可加強學生注意穩(wěn)定性的培養(yǎng)。(3)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口算是只憑思維和語言而進行的計算,因而學生在口算時,必須記住計算的中間結果,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計算,完成整個口算過程。所以,口算是培養(yǎng)學生瞬時記憶和短時記憶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中聽算形式的練習,其作用尤為明顯。 3.口算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的主要途徑。 數(shù)感,是人對數(shù)與運算的一般理解,這種理解可以幫助人們用靈活的方法做出數(shù)學判斷和為解決復雜的問題提出有用的策略。口算作為一種獨立的思維訓練方式,不僅為個性化、多樣化地解決問題提供了機會,而且是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的一個主要途徑。 例如低年級運用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解決實際問題:一本故事書有78頁,小紅已經看了25頁,她還要看多少頁才能把這本書看完?列式為78-25,學生常用的口算方法有①70-20=50、8-5=3、50+3=53;②78-20=58、58-5=53;③78-5=73、73-20=53。學生口算過程中就潛移默化地運用了數(shù)位、計數(shù)單位和數(shù)的組成等概念,比如第一種口算方法首先將78分成7個十和8個一,25分成2個十和5個一,相同計數(shù)單位相減(7個十減2個十;8個一減5個一),再把相減的結果(5個十和3個一)組合成53。在這看似簡單的一系列的思維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會用這些數(shù)來表達、交流和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促使學生形成初步的數(shù)感。 口算教學對學生數(shù)感的培養(yǎng)還表現(xiàn)在口算是估算的基礎,估算本身是數(shù)感的一個重要方面,也反映人對實際情境中數(shù)和數(shù)量及其大小范圍的了解和把握水平,但任何形式的估算都建立在口算的基礎之上。例如:一個會場有39排座位,每排有31個座位,參加會議的有兩個單位,一個單位有589人,另一個單位有420人,你估計這個會場能容納得下這么多人同時開會嗎?學生一般估算的方法為39接近40,31接近30,30乘40等于1200,估計有1200個座位;589接近600,420接近400,它們的和1000人左右,所以這個會場可以容納。從學生估算的思維過程來看,學生能結合具體的情景把握數(shù)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為解決問題選擇恰當?shù)乃惴?,能用?shù)表達和交流信息,口算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學生數(shù)感也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另外運用估算預測計算結果或對計算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等都需要運用口算,如9.98×6.1,先讓學生估算,可以看作10×6;所以積一定在60左右,然后再筆算;768÷3,768÷8,商分別是幾百多和幾十多;這些估算都對學生的數(shù)感培養(yǎng)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同時這些估算也都是建立在口算的基礎之上。 二、目前口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本學期,學校組織了全校(20個教學班,1300多學生)學生的口算與估算水平測試,與各年級組數(shù)學老師交流對口算教學的認識,并調查了不少外校的數(shù)學老師,其中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就整個小學數(shù)學教學體系而言口算教學并不重要或者是認為口算等同于筆算,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不重視口算教學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有三。 1.部分同事對口算教學的價值認識不深刻。 部分教師將口算內容視為淺層次的、簡單易懂的教學內容,即使有個別教師認為口算比較重要,他們心目中的比較重要也僅僅是認為口算是筆算的基礎而已,是為后面筆算教學服務的,因此不必花大精力去教學,不值得浪費時間與精力進行專門的訓練。我在對全校二十個班進行調查時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班級每堂課拿出兩至三分鐘進行口算訓練;經常(一周內2—3次)進行口算訓練的班僅有5個,且集中在第一學段的1-3年級;大部分班級只是在教學計算部分內容時才會在課堂上進行與此有關的口算訓練。絕大多數(shù)班級口算訓練不能做到常規(guī)化,學生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普遍不重視口算,口算水平較低,表現(xiàn)為口算速度不快,正確率不高,在計算過程中能口算的也采用筆算的形式,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深層原因是教師對口算教學自身存在的價值認識不深刻。 2.口算訓練的內容與形式單一。 傳統(tǒng)的口算教學一般是教師用小黑板直接出示幾組口算題,這些口算題與本單元教學內容相配套,作為后繼學習的基礎;或者針對容易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進行對比性練習,總之口算訓練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筆算、簡算服務,提高計算的正確率??谒阌柧氁话悴捎靡曀愕男问剑瑢W生看算式,說答案,甚至很多時候不要學生口答,而是讓學生看算式后用筆將答案寫下來??谒阌柧毜男问较鄬我豢菰?,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而且這種訓練方式簡化了計算者心算的過程,遇到難度稍大的口算,學生表面上是進行口算,實際上仍下意識地采用筆算的思路。例如,口算75-38時,如果采用視算訓練的形式,計算者自然會選擇心智活動要求比較低的想豎式的方法,即15-8=7,在個位上寫7;十位上6-3=3,結果是37,即所謂的筆算式口算。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大多采用視算的訓練形式,而且在目前的數(shù)學教材和配套的口算速算訓練冊上都采用這樣的訓練形式,這種單一的視算訓練的形式催生了筆算式口算現(xiàn)象,背離了口算即心算的本意,明顯弱化了口算訓練的價值。 3.缺乏能體現(xiàn)口算教學價值的評價形式。 由于口算在數(shù)學學科檢測中占分比例不大,學生一般都會做,即使教師講得再好,學生也難免因粗心出錯,錯了也扣不了幾分,這也在無形中降低了教師對口算教學重視的程度。目前一般的口算檢測中,都是采用視算筆答的形式,因此有教師認為口算只要做正確就行,無須講求方法,教師在批改試卷時又看不出學生口算的方法與思考的過程,甚至有教師為了保證結果的正確,保證考試得高分,鼓勵學生口算題也用筆算。這種單一的評價形式不能體現(xiàn)教師平時口算訓練的價值,學生也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而產生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做對就行的心態(tài)。 三、對口算教學的幾點思考 1.轉變師生觀念,正確認識口算教學價值。 我認真對待口算教學,堅持在大部分課時中利用3~5分鐘的時間進行針對性口算訓練,特別是要進行適當?shù)穆犓阌柧殻ń處熆陬^說題目,學生聽題目,通過心算得出結果并口答),要做到天天練,課課練,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口算教學常規(guī)化,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口算水平。 2.精心選擇口算訓練的內容,靈活組織口算訓練的形式。 首先要抓好低年級學生口算達標,一年級20以內,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二年級表內乘除法口算,這些是基礎中的基礎,因此在這部分口算教學時,必須保證基礎口算人人過關,達到熟練程度要求,為學生的后繼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易混淆的口算要對比練,經常出錯的口算要反復練。如:25×4、24×5、125×8等進行對比練習,可以防止混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注意力;對于易出錯的口算如24+15-24+15等,要反復練習,及時糾正錯誤,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此外,對較特殊的口算內容,應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如有關0和1的運算,其特性有:(1)同數(shù)相減得0;(2)0與任何數(shù)相加得任何數(shù);(3)不等于0的相同的數(shù)相除得1;(4)任何數(shù)乘1或除以1還得任何數(shù);(5)0與任何數(shù)相乘,結果是0;(6)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數(shù),結果是0。讓學生理解算理和掌握規(guī)律,口算就可以達到熟練的程度。 為激發(fā)學生的口算興趣,寓教于樂,提高口算教學效果,也要注意靈活組織口算訓練的形式: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多用游戲、比賽等方式,如找朋友開火車對口令摘蘋果奪紅旗,還可以運用實物和幻燈片等進行限時口算,搶答口算等形式練習;用卡片、小黑板或撲克牌等通過視算報得數(shù),結合聽算說得數(shù);也可以印發(fā)口算題,限時比賽;還可以讓學生自編口算題,進行同桌對答、小組比賽和師生互動,教師要精心組織,恰當評價。 綜上所述,口算是每個學生必備的基本技能,口算的正確、合理、迅速反映了一個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高低;口算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筆算、估算和簡算的重要基礎;口算教學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的重要手段;同時口算也是成功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符合成功教育低、小、多、快的教學原則。因此,我們應正確認識口算教學的價值與意義,努力提高學生口算水平,為學生以后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小學數(shù)學有效教學和諧課堂》 《數(shù)學課程標準》 《小學數(shù)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