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一個歷史悠久且文化氣息濃厚的省份,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位鄉(xiāng)下考察的專家,就曾在河南省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件一級國寶。
而這件國寶的出身可謂低賤不堪,因為它之前竟然被一家農(nóng)戶當作堵雞籠的普通石磚,好在后來那位考古專家發(fā)現(xiàn)了它的不同之處,用七元錢的價格將其給買走了。
在經(jīng)過一番細致的研究之后,這塊不久前還沾滿雞糞的磚塊,竟然直接被定為一級國寶,原來這塊磚并不是普通的建筑材料,這是一件來自漢代的文物。
它能被定為一級國寶,除了年份悠久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上雕刻有一幅珍惜的圖案-斜索戲車漢畫像,而這塊磚也因此被命名為斜索戲車漢畫像磚。
畫像上描繪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斜索雜技,這是自漢代以后就失傳的一項雜技,在后世的史書記載中一直非常罕見,所以斜索戲車漢畫像磚對研究漢代的文化和歷史意義頗為重大。
這項雜技與現(xiàn)代社會的走鋼絲有些相似,但是它的難度卻要比走鋼絲大得多,因為從圖像中可以很容易看出,雜技演員所走的繩索并不是平行于地面,而是呈向上的趨勢。
更令人驚詫的是,這條繩索的兩段竟然是被系在兩輛馬車之上,也就是說繩索一直處于搖晃的狀態(tài),這樣對于雜技演員的難度要求就更大了,這項絕技自從漢代之后就失傳了。
所以斜索戲車漢畫像磚的意義就顯得非同尋常,這也是它被定為一級國寶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