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不僅在四大古文明中出現(xiàn),他們也是古代瑪雅宮廷的重要成員。現(xiàn)存的文物中,能看到這些小人兒們供奉食物、演奏樂器、為帝王們手持神圣器物,還會充當預言家和抄寫員。他們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特別是在星象和宗教方面,幾乎被視為玉米之神的代言人。傳說中,在創(chuàng)世之初,是一個侏儒幫助玉米之神安置下了穩(wěn)定宇宙的三塊石頭。直到今天,還是有瑪雅人相信:早期的人類就是一個侏儒族群繁衍而生的,這個族群現(xiàn)在住在古代城市廢墟地下。
下圖中的雕像,年代在公元550-850年之間,屬于瑪雅文明的晚期古典時期。他頭上的包巾是其重要地位的象征,說明他是帝王身邊的紅人兒。該包巾與神祗和造物神話相關。他右手中拿著一個剝了一半的可可莢,臉頰兩邊裹著薄薄的編織物。看他瞇縫著的眼睛和長大的嘴唇,讓我們十分好奇,他看到了什么?想說什么?
和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也有侏儒的表現(xiàn)。這張19世紀的浮世繪,來自歌川芳虎(Utagawa Yoshikazu),標題是《侏儒島》。常常驚詫于浮世繪中華麗、炫目的色彩和復雜的圖案,這張即是上品。前景中的兩個人物,除了臉盤之外,右邊那個似乎是左邊人物的無極縮小,身形、衣物極其類似,甚至連鞋的高度都是其二分之一,不過你觀察她的腳,腳弓高高拱起,腳趾構成陡峭的斜線,很像中國女人裹過的小腳。
看過了亞洲、美洲,再轉到歐洲。從十五世紀肇端,侏儒開始出現(xiàn)在歐洲以宗教為主的群像繪畫作品中,后來慢慢成為獨立的主題,出現(xiàn)宮廷侏儒的個人肖像。直到十八世紀后期,進入十九、二十世紀,歐洲宮廷逐漸沒落,侏儒主題的繪畫和肖像也就日漸稀少了。
十五世紀繪畫中的侏儒,以現(xiàn)實主義的表現(xiàn)為主,他們主要作為畫面的裝飾元素,位于畫面邊緣,同時,他們也是見證人,表明各種各樣的人都見證了這個重要事件的發(fā)生,侏儒更強化了畫面的戲劇性,讓中心人物地位更加重要。
下面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畫家曼泰尼亞的《凱撒的勝利》組畫的第七部分《囚犯》,位于意大利曼托亞貢扎加的總督府,完成于1481至1492年之間。畫面右下角,可以看到一個侏儒。
波提切利不光能畫維納斯,也會描繪侏儒。請把手機橫過來,看看這張《三王來拜》。
第一幅和第二幅中,侏儒像個膽怯的孩子,侍女推著他們上前,給他們勇氣,讓他們有膽量敢于面對未來的先知。
不過,他們的恐懼也是合理的。在《圣經(jīng)·舊約》的記載中,救起摩西的,是埃及法老的女兒,當摩西長大成人意識到自己的使命之后,法老不讓他完成自己的使命,摩西發(fā)動的天譴,遭受苦難的,就是埃及人。
第三個侏儒就勇敢多了,他似乎是要攔住宮廷御犬,不讓它傷害未來的先知。
在這兒呢。
肉店老板魯本斯的《伯爵夫人肖像》,侏儒站在伯爵夫人旁邊,衣著華麗,右手上架著一只鷹。
要說起藝術史上的地位,在委拉斯開茲筆下,那張“小惡魔”還是比不上這張《宮娥》。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