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博農(nóng)業(yè)
農(nóng)產(chǎn)品高質量生產(chǎn)方案提供商
京博農(nóng)業(yè)
農(nóng)產(chǎn)品高質量生產(chǎn)方案提供商
1.定植時間、方法及密度
采用保護地栽培的,當棚內10cm深土壤溫度穩(wěn)定在13℃以上,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凌晨最低氣溫不低于5℃時即可定植。于定植前2~3天在瓜畦上覆蓋地膜,不但可以增溫保墑、提高光能利用率,而且可以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害、草害的發(fā)生。
定植時應保證幼苗莖葉和根系所帶營養(yǎng)土塊的完整,定植深度以營養(yǎng)土塊的上表面與畦面齊平或稍深(不超過2cm)為宜,嫁接苗定植時,嫁接口應高出畦面l~2cm。
適宜的定植密度對發(fā)揮優(yōu)良品種優(yōu)質、高產(chǎn)、抗病等潛在優(yōu)勢起著非常大的影響,應根據(jù)品種熟性(一般來說早熟品種長勢比較弱,中晚熟品種長勢中等或長勢強)、單株留蔓數(shù)、土壤肥力等條件來決定??偟囊?guī)律是:長勢弱的早熟品種、雙蔓整枝、土壤肥力差的應該密植;長勢中等偏強的中晚熟品種,三蔓、四蔓整枝,土壤肥力高的應適當稀植。一般生產(chǎn)上常用的種植密度為:
①早熟品種,雙蔓整枝,一般肥力地塊每畝可栽600~700株。
②中熟品種,雙蔓或三蔓整枝,一般肥力地塊每畝500~600株。
③晚熟品種,三蔓整枝每畝400~500株左右。
④采取多蔓整枝的方法,每畝可稀植到200~300棵。
實際生產(chǎn)中許多農(nóng)戶在沒有了解品種特性的情況下,隨意加大種植密度,造成葉片相互交錯,田間郁閉,影響光合作用、坐瓜和產(chǎn)量,同時抗病性減弱。在此我們特別提醒大家:一定要按照品種說明合理密植,不可過密。
2.緩苗期管理
緩苗期管理的重點是防治病蟲危害,死苗后應及時補苗。采用保護地栽培的,定植前扣好棚膜,白天棚內氣溫要求控制在30℃左右,夜間溫度要求保持在15℃左右,最低不低于5℃。在濕度管理上,一般要求底墑充足,定植水足量時,在緩苗期間不需要澆水。
3.伸蔓期管理
緩苗后澆一次緩苗水,水要澆足,以后如墑情良好,開花坐果前基本上不再澆水,若確實干旱,可在瓜蔓長30~40cm時再澆一次小水。為促進西瓜營養(yǎng)面積迅速形成,伸蔓前期應以促為主,結合澆緩苗水每畝追施三元復合肥10kg,尿素3kg,施肥時在瓜溝一側離瓜根15cm遠處開溝或挖穴施入。伸蔓后期應以控為主,特別是生長勢強的品種更應注意控秧,采用整枝、壓蔓、控制肥水等措施,防止瘋秧和化瓜。
早熟品種一般采用雙蔓整枝,中、晚熟品種一般采用雙蔓或三蔓整枝,也可采用稀植多蔓整枝。第一次壓蔓應在蔓長40~50cm時進行,以后每間隔4~5節(jié)再壓一次,壓蔓時要使各條瓜蔓在田間均勻分布,主蔓、側蔓都要壓。坐果前要及時抹除瓜杈,除保留坐果節(jié)位瓜杈以外,其他全部抹除,坐果后應減少抹杈次數(shù)或不抹杈。采用小拱棚、大棚內加小拱棚的栽培方式時,應在瓜蔓已較長、相互纏繞前、小拱棚外面的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8℃以上時將小拱棚拆除。
4.結果期管理
從坐果部位的雌花開放到果實充分成熟為結果期。此期約需30~40天。根據(jù)果實形態(tài)變化及生長特點的不同,結果期又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時期。
(1)結果前期
從留果節(jié)位的雌花開放到果實退毛,約需4~6天,又稱坐果期。此時蔓、葉繼續(xù)旺盛生長,而幼果生長緩慢,但由于正值雌花授粉、受精,因此是決定坐果的關鍵時期。此期是植株由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的轉折階段,如果天氣過旱或水份過多均影響坐果。栽培上以控為主,及時整枝,壓蔓,適當控制肥水,控制莖葉生長。同時人工輔助授粉,雨天雌花套帽防止雨淋,促進坐果。葉面適當噴施鉀肥有利于坐瓜。
(2)結果中期
從果實退毛到果實定個,約需18~25天左右,又稱膨瓜期。此期蔓、葉生長緩慢,果實膨大迅速,體積增長最快,是決定瓜個大小、產(chǎn)量高低的關鍵時期;也是西瓜需肥水最多的時期。栽培上首先應加強肥水管理,結合澆水追施膨瓜肥,每畝追施三元素復合肥10~15kg和尿素5kg,也可每畝追施硫酸鉀15公斤,化肥以隨澆水沖施為主,盡量避免傷及西瓜的莖葉。除追施鉀、氮為主的速效肥外,也可葉面噴施0.3%尿素溶液或磷酸二氫鉀以延長功能葉壽命,保持葉片不致過早衰老,提高光合作用能力,促進果實膨大。其次,適時留果、摘心,使養(yǎng)分在莖葉及果實中合理分配。
(3)結果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