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四川人集體的"望文生義",雖然"川"字的最早意思是指河流,但"四川"的"川"其實不是指河流,而是指平原,是"一馬平川"的"川",而不是"川流不息"的"川"。因為相對于秦嶺山脈和大巴山脈,秦嶺、巴山南側(cè)的巴蜀盆地則自然而然地稱為了"川"。同理,在秦嶺北麓的陜西渭河平原一帶自古也被稱為"川",如"秦川""八百里秦川"。
要弄清"四川"的來歷,時間需要回溯到公元1001年的春天。那時候的成都城--益州遍植芙蓉、繁華似錦,與當(dāng)時的十里揚州合稱為"揚一益二"。
公元1001年,如果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應(yīng)該是一個值得歡欣鼓舞的千年新紀(jì)元的開始。然而對于大宋的第三任皇帝真宗趙恒來說,這一年只是他當(dāng)上了皇帝的第四年,在他的人生經(jīng)歷中,也許這是一個很平常的年份,雖然他在這一年來臨的時候,也確實希望這一年國泰民安、五谷豐登,如同所有中國歷史上的百姓和皇帝所企盼的那樣。然而,趙恒不會想到,對四川人來說,這一年卻是特別值得紀(jì)念的。
如果大家對這一年沒有什么具體的認(rèn)知,那么我們不妨把它放回歷史的時空中。這一年,離南唐后主李煜在他七夕生日的那天,被宋真宗的父親太宗賜飲牽機(jī)藥毒死已經(jīng)23年了,李煜也再不用每次等到小周后入宮回來兩人抱頭痛哭,從而"解脫"23年了;也就在這一年的兩年前,被我們老百姓當(dāng)作清官化身的"包青天"包拯出世了;同時,因為上世紀(jì)80年代劉蘭芳的評書而家喻戶曉的楊家將六郎楊延昭,也在那個冬天,在今天的河北徐水縣西遂城鎮(zhèn)打贏了一場遂城之戰(zhàn),擊退了蕭太后親率來犯的遼軍,因為這次打了勝仗,宋真宗很高興,楊六郎就被提升為了當(dāng)時置所河北任丘的莫州刺史。而就在這一年的前后幾年間,在宋真宗趙恒最初的年號咸平、景德年間,當(dāng)時的成都出現(xiàn)了由16戶富商經(jīng)營的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同時還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期間趙恒用他的年號為一個生產(chǎn)影青瓷的地方命了名,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景德鎮(zhèn)。
再來說說這個宋真宗。宋真宗趙恒,小時候很喜歡和其他的一些王子玩布陣打仗的游戲,還像模像樣地自稱"元帥",或許他的這些游戲勾起了太祖趙匡胤的回憶,他很是喜愛這個侄子,就把他接到了宮中養(yǎng)育。這頑皮的小家伙整天在宮中東游西逛,沒想有一天竟然跑到金鑾殿爬上了龍椅。當(dāng)時可把大伙兒嚇傻了,要知道這很有可能是滿門抄斬、誅滅九族的罪過,可是趙匡胤卻一點兒責(zé)怪的意思也沒有,反而覺得很好玩,就摸了摸他的頭,笑著問:"皇帝是那么好當(dāng)?shù)膯幔?小家伙揚起頭,居然輕飄飄地說了一句:"聽天由命吧。"沒想到就是這個聽天由命的孩子,后來竟然鬼使神差般地當(dāng)上了皇帝。
這樣描述,可能大家同樣對這個皇帝沒有什么印象,那么我們需要首先提到他的一首家喻戶曉的詩--《勸學(xué)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jīng)勤向窗前讀。
能夠?qū)懴逻@樣一首詩的皇帝,一定是一個好玩、凡俗而可愛的人。至少,這個聽天由命的人,是他成就了一個老百姓喜聞樂見、茶余飯后的演義時代的開始。在他當(dāng)政前后,有一門忠烈楊家將為我們耳熟能詳,有我們婦孺皆知的清官寇準(zhǔn)和包拯的故事流傳,有"五鼠大鬧東京"的三俠五義和快意恩仇,有與一個流落街頭靠鼗鼓賣藝為生的川妹子劉娥幾十年如一日的悱惻愛情……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他首開了大宋以向番方繳納銀子換取和平的先河,也是他后期沉湎于道仙,一手導(dǎo)演了"封禪"和"天書"的昏庸為北宋的"靖康之恥"埋下了伏筆。
這其實是一項調(diào)整行政區(qū)劃的決定。在秦時,四川盆地地區(qū)為巴郡、蜀郡,漢稱益州。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改為劍南道,后分為劍南西川道和劍南東川道,分別在成都和三臺設(shè)立治所,因只有東、西兩川,故簡稱"兩川"。那巴蜀盆地什么時候是"一川"呢?據(jù)考,其實早在唐以前,巴蜀盆地就開始被稱為"川"了,如《隋書?梁睿傳》就說:"睿時威振西川,夷、獠歸附。"那時候,因為相對于中原王朝的中心而言,巴蜀盆地在西向,所以叫"西川"。繼唐太宗之后,他的一個子孫對此區(qū)劃又作了一次調(diào)整,而無獨有偶的是,這個人也和宋真宗有一點關(guān)系,因為他是其崇拜的偶像--這個人就是"安史之亂"中"幸蜀",在馬嵬坡的路祠前眼睜睜地看著美人楊貴妃做了政治犧牲品的一代風(fēng)流皇帝、四川女婿唐玄宗。
唐太宗貞觀元年100余年后,公元735年,16歲的楊玉環(huán)嫁給玄宗之子壽王,被封為武惠妃子。就在這一年的某一天,高力士把她帶到了唐玄宗的面前,也就在這一年,四川女婿唐玄宗把巴蜀盆地分成了劍南西川道、劍南東川道和山南西道(山南西道轄今陜南、川北地區(qū),治所在漢中)"三川",從"二川"遞進(jìn)到了"三川"。那時候,他是不是就已經(jīng)因為這個來自四川的美人兒,而對四川心生向往?然而,他不會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去的,只是以一種很狼狽的方式。
現(xiàn)在的史家學(xué)究們已經(jīng)說不清宋真宗是否一時心血來潮,或者隨心所欲,在公元1001年的4月20日,想要效仿他的偶像唐玄宗。但他的確在那個天氣有點清寒的日子,輕描淡寫地指點了四川的巴山蜀水,把三個"川"又升級到了四個"川"。這一年初,成都發(fā)生了一起軍民和劫匪之間的戰(zhàn)斗,以致驚動了遠(yuǎn)在東京汴梁的這位皇帝。趙恒很寬容地下詔說,除了當(dāng)官的外,都不再追究。不知是不是這次蜀地的城亂給了他觸動,很快,他在益(成都)、梓(三臺)、利(漢中)州三州之外,加了一個夔州(奉節(jié)),于是,這一區(qū)域開始被稱為"川峽四路"。但有了這四個"川"之后,一直要到距宋真宗的這一決定大約110年后,那個創(chuàng)造了"瘦金體"、遭受"靖康之恥"、因為梁山108好漢而出名的宋徽宗趙佶才在一份詔書里,把這四州正式簡稱作了"四川"。從此,四川這個稱謂就縈繞在了曾經(jīng)一直被中原人士視為邊地的巴山蜀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