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醫(yī)一附院智慧門診全攻略】?
?【手機可以查詢檢驗報告啦】?
作者:針灸部 肖凌勇
近日門診遇到一例慢性腰痛,女性,60歲?;颊呤嗄昵霸庥鲕嚨湆е滦匮倒钦郏m無生命危險,但遺留腰痛,長年不愈。遇寒或勞累后加重,近一個月因照顧住院病人導致腰痛加重,俯仰困難,轉側不利。為求緩解癥狀,遂來診。
查體:胸12、腰1-腰5棘突下壓痛,右下肢環(huán)跳、承山等穴位壓痛明顯,直腿抬高試驗陰性。結合患者明確的外傷史,考慮瘀血阻滯,經(jīng)輸不利所致腰痛,瘀血不去,難以好轉。
遂予腰部壓痛處點刺瀉血并局部拔罐。治療結束后,患者痛減。由于需要繼續(xù)照顧住院病人,患者詢問可否一周一次。考慮患者仍需照顧病人,無法每日堅持治療,遂允其每周治療一次。瀉血拔罐治療三次后,患者訴腰痛大為減輕,又給予普通針刺治療7次,腰痛明顯減輕,自訴十成的病已好了九成,還說沒想到一周扎一次針灸也能治病。
其實,這也是筆者沒想到的。研究表明,針刺效應具有累積性。多數(shù)疾病如中風、面癱的治療通常強調治療的連續(xù)性。最新研究還發(fā)現(xiàn)對于中風的治療,每日接受兩次針灸治療的病人的肢體功能恢復的優(yōu)于每日接受一次針灸治療的病人。也有研究認為,每周兩次針灸或每日一次針灸,兩種治療頻次對于面癱的治愈率并無顯著差異。這里不妨提一個問題,如果本例患者連續(xù)針刺十次,在針刺治療結束時是否也能取得和每周一次,連續(xù)十周等同的效果?竊以為未必如此。
筆者認為,針刺與藥物的一個重要區(qū)別就是針刺的作用以疏通經(jīng)絡為主,很多情況下是因由于調動了人體的正氣而愈病,并不像藥物那樣借助外力而發(fā)揮治療作用。針刺調動人體正氣需要一個過程,當人體正氣被充分調動并足以驅邪外出之時就是疾病好轉或治愈之時。
本例腰痛患者,病史超過十年,針刺治療須緩緩圖之,使正氣逐漸恢復,最終驅邪外出。而十天內連續(xù)十次的針灸,恐怕難以使正氣迅速恢復。當然,上述只是筆者的推論,事實究竟是否如此尚需科學驗證。
最后,對于一些慢性久病的患者,筆者建議不妨試試針灸,緩緩圖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