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可能是南京最有“玄學感”的特產(chǎn)。
先說名字。
雨花石之于雨花臺,就有點像蘭州拉面之于蘭州,牛肉面之于加州,福建人之于廣東……你知道這前后兩個事物有著無比緊密的聯(lián)系,但又好像永遠是那么似是而非,讓人隱隱覺得哪里不對?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南京,跟本地人說想去雨花臺玩玩,順便再買點雨花石,你大概率可以得到一個白眼:
“D雨花臺么得什么好玩滴,買雨花石也不要去辣塊……”
什么才算是雨花石?雨花石又到底值多少錢?
每當你望著10元1把,和3000元1顆的兩種價格,問向雨花石攤主時,得到的回答也往往是一句玄學感十足的:
“看緣?!?/strong>
所以來南京的友友們,有人真的搞懂雨花石是怎么回事嗎?
是的,如果你在景區(qū)買過雨花石,那么——它們基本都是假的。
我不知道這是可以說的嗎?但是我打算展開了。
感謝“水猴子一生之敵”“人類高質(zhì)量藏狐”、博物雜志副主編小亮前不久的熱門視頻科普,它讓很多來南京買過雨花石的網(wǎng)友們,有了一種恍然大明白的感覺。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融媒體中心
卵石、碎瑪瑙、彩色玻璃、染色加工的馬達加斯加瑪瑙……這些就是不少景區(qū)雨花石的真面目。
這些“雨花石”大多都產(chǎn)自外地,像這其中的碎瑪瑙,很多可能都是從東北阜新啊,內(nèi)蒙古啊這些地方遠道而來,所以同樣從這些地方遠道而來的游客,如果他們知道自己從南京買回了一些“來自家鄉(xiāng)的南京特產(chǎn)”時,不知會作何感想。
別看一買一網(wǎng)兜,價格還行,但是一般這些石頭都是用作建筑材料嵌墻,論噸賣的。從這個角度而言,利潤還是挺高的。
所以在景區(qū)買雨花石,算是一種智商稅嗎?
這個問題就要看你怎么想了,畢竟我們中國也有句老話嘛:
“來都來了!”
景區(qū)購物向來是一個愿打愿挨的事情,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黃蓋。
話再說回來了,這些不算是雨花石的“雨花石”,價格屬實便宜,像夫子廟里買一把玩玩,大有一種逛兩元店的暢快:“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p>
教大家一個最簡單分辨雨花石的方法,一般像那種打磨得溜光,或者直接打孔掛繩的石頭,都是假的。
真正的雨花石都講究天然形成,沒有人會給它們加工。雨花石本質(zhì)上其實算是一種收藏文玩,這就好比撿到一個古董,咱們上來就是給它拋個光,這種事是不是想想就挺離譜。
畢竟,舊,有舊的價值。
其實真正的雨花石,是有“魔法”的,那是一種能把錢變沒的魔法(bushi
對于喜歡收藏雨花石的玩家來說,十塊錢淘幾塊,你當然也能淘到好看的。但是碰到圖案別有意趣的,七八十萬一塊原石,也是有的。
真還就是那兩個字:“看緣。”
至于一塊石頭,憑什么就能有這么大價值,那就不得不說說這雨花石到底是什么?
在距今2300萬到距今250萬年前,古長江、古秦淮河、古滁河流經(jīng)南京一帶,把附近的巖石搬運打磨,在河底積累出一層卵石和泥沙,這套礫石層被地質(zhì)學家稱為雨花臺組礫石層。
廣義上的雨花石就是雨花臺礫石層,市區(qū)里的雨花臺曾經(jīng)也有這樣的臺層,不過隨著滄海桑田的變化已不可得見。
在古籍《云林石譜》中曾記載,雨花石更古老的產(chǎn)地是在一個叫靈巖山瑪瑙澗的地方,這個地方就在今天的大六合了。
那六合啊我們都知道了,這里不僅特產(chǎn)雨花石,還特產(chǎn)活珠子、腰肚面、豬頭肉……
咳咳,吃的事情我們先放一放。其實狹義上的雨花石,就是剛剛說到的那些礫石里,極具觀賞性的石頭。
雨花石的漂亮,并不完全算是天生麗質(zhì),它們是經(jīng)過了上千萬年的磨礪。
南京其實有過26座火山,在新近紀火山噴發(fā)時,古長江積累的鵝卵石層、礫石層已經(jīng)形成。火山噴發(fā)后的巖漿就蓋在古代的礫石層上,一些富含二氧化硅的熱水溶液往下滲,把從前的鵝卵石重新硅化,這就是雨花石如此綺麗多彩的原因。
而經(jīng)過上萬年的磕磕碰碰、流水搬運與打磨,雨花石也變得造型各異,它們的表面通常并不光滑,所以收藏雨花石的玩家會用清水養(yǎng)在盆里,更便于觀賞。
如今在南京市區(qū)里,清涼山公園,是最大的雨花石原石交易地,如果你想買到真正的好石頭,來這里就對了。
每個周六一大早,從六合橫梁過來的一些商戶會在清涼山趕集,作為一位城市生活類編輯,為了這個選題,我當然是在上個周六一早就……沒起得來。
啊不是,主要是我聽清涼山上的本地攤主說,最近因為疫情六合的雨花石商販們不一定會在周六出現(xiàn)了,你們懂我意思吧?
所以在一個比較清靜的工作日,我專門來到清涼山公園看了一上午“石頭”。
雖然沒有周六集市上那種幾萬、幾十萬的原石,但也了解到了不少關(guān)于欣賞雨花石的門道。
雨花石的品類非常多,像我們上面提到的那種熱液流進石縫里形成的,是纏絲瑪瑙,這是比較常見的一個類型,花紋細致,色彩明麗。
還有一種雨花石,叫綠草花,也是一般比較受玩家喜愛的一種石頭,石面的圖案千變?nèi)f化,各有不同,很有古典水墨畫的意境。
不同的人對石頭上的圖案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你認為這是一幅什么畫面,它就是什么畫面,可能這也是攤主們一直提到的“看緣”的意思。
很受現(xiàn)代網(wǎng)友喜愛的,是一種比較潔凈通透的蛋白石;而另一種帶圓圈圖案的石頭,又叫珠子石,玩家常常用它們來拼成雨花石整盤的盤景。
化石,也是雨花石的一個大類,鸚鵡螺化石、海百合化石、輝木化石……造型、顏色各異,很有收藏價值。
在清涼山公園和賣石頭的老大爺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后,遇到了一位同樣因為“狐主任”視頻而來的女生。
大爺一聽我們說起小亮的視頻直接就是:“啊對對對,你們是我最近遇到的第7、8個提到這個視頻的客人了,這個視頻在哪,務(wù)必讓我看看?!?/p>
——“噢噢噢,在那個B站上很火的,B站APP您手機上有下載嗎,嗶~哩~嗶~哩~”
——“?。渴裁碆?”
眾所周知,南京也叫做石頭城。
故事背景發(fā)生在金陵的《紅樓夢》也叫做《石頭記》。曹雪芹在寫賈寶玉口含一塊通靈寶玉出生時,曾描述它為“五色花紋纏護”,按照現(xiàn)在的眼光的來看,玉,是沒有花紋的。
所以,賈寶玉的本體其實是塊雨花石(bushi
我是想說,所以南京這座城市與石頭之間緣分由來已久。
雨花石這樣的石頭并不是南京獨有,像長江的上游宜賓、宜昌這樣的地方也會出現(xiàn)。但能隨著長江一路洗練顛簸,最后沉積在江南這片三角洲之上,或許雨花石,就是南京“鐘靈毓秀”的完美詮釋吧。
這也不難理解,為什么14年南京青奧會的吉祥物砳砳要以雨花石為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