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大才子分別是解縉,楊慎和徐渭。這三人都才學卓絕,卻都有著“凄慘”命運!解縉,主編永樂大典,最終被埋雪地凍死;楊慎博覽群書,官居內閣首富,因大禮儀事件,慘遭流放,郁郁而終;徐渭,瘋子中的天才,空有政治才華,卻命運極其坎坷!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結婚,四處幫閑,五車學富,六親皆散,七年冤獄,八試不售,九番自殺,十(實)堪磋嘆!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人生?”
童年陰影,小妾所生
徐渭(1521—1593),字文長,號青藤居士,出生在沒落大家族,其父徐鏓(cong)晚年納妾所生,在他還未滿百日,他父親就去世,由于母親為小妾,受盡欺侮。雖然童年凄慘,卻才學顯露。六歲讀書,九歲作文,十歲模仿才子楊雄的《解嘲》作《釋毀》,轟動全城。
科舉不得志,婚姻倒插門
徐渭年少成名,才學頗高,由于家庭原因,他把科舉作為未來前景,渴望功名??墒敲\和他開了玩笑,他考了六次,二十歲才中了一個秀才,只因他的文風自由豪放,和死板的八股文形成鮮明對比,難得到考官青睞。
二十一歲,中秀才后一年,生活所迫,入贅潘家,成為上門女婿,卻在家中地位低下,一心渴望博得功名。二十歲中秀才,其后考了八次會考,直到四十一歲還沒能中舉!不幸的婚姻和科舉不得志,讓他養(yǎng)成了執(zhí)拗和偏激的性格。
空有才學,卻不能踏足官場,只因思想和當時主流八股文格格不入,性格執(zhí)拗,不肯向現實(八股文)低頭,如何成功?
命運轉折成幕僚,獻計獻策破倭寇
徐渭在連續(xù)幾次科舉不中之后,正當人生失意時候,嘉靖年間,東南沿海遭受倭寇的頻繁侵擾,東南總督胡宗憲聽聞他才學,便招他為幕僚!成為幕僚不久,就為胡宗憲寫下《進白鹿表》,受到明世宗朱厚熜的賞識!他也更加得到胡宗憲的器重。
他雖然是一介書生,他卻善于審時度勢,頗具軍事才華,善于分析每次倭寇戰(zhàn)爭成敗原因,并未胡宗憲制定了詳細的抗倭策略,終于大破倭寇!
生性放任不羈,權勢面前終低頭
他性格放任不羈,甚至常在市井大醉,總督府有急事找到他時,每次都是爛泥狀態(tài),但是胡宗憲卻反而欣賞他的不羈!當時胡宗憲為了得到朝廷的支持抗擊倭寇,無奈依附奸臣嚴嵩,胡宗憲的這一行為也為徐渭的坎坷埋下了伏筆!
徐渭痛恨奸臣,因為他最親近好友沈煉就因參劾嚴嵩而慘死,但是為了抗倭大計,無奈也只能低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嚴嵩被免職,胡宗憲受到參劾,徐渭開始流浪。
九番自殺,十(實)堪磋嘆!
胡宗憲被構陷而死,他深惡痛絕,科舉屢次不中,生活仕途不如意,最終對人生失望,精神崩潰。他開始癲狂曾為自己寫下《自為墓志銘》,拔釘刺耳,椎擊腎囊,九次自殺行為,卻都沒有死掉,性命無憂!
癲狂誤殺妻,七年牢獄災
嘉靖四十五年(1566),徐文長在又一次狂病發(fā)作,因懷疑繼妻張氏不貞,誤將她殺死,因此被關入監(jiān)牢,他真的是瘋了!最終在牢獄中瘋了七年,這七年間,遠離外面爭論,反而讓他的瘋癲有了好轉。
潦倒的晚年,卻成一代大師
七年牢獄,遇到萬歷皇帝登基,大赦天下,他也終于出獄,這時候他已經五十三歲!出獄之后的他,瘋癲好轉,對于仕途政治已經看淡。后來受到年輕時好友的吳兌邀請,北上稱為幕僚,創(chuàng)作了諸多描寫北方風光的詩作,最終因為身體原因,被破回到家鄉(xiāng)。
晚年的他,窮困潦倒,經濟貧困,精神痛苦,最終只能賣畫,賣書,賣貂,賣磬,艱難過生。也因生活的潦倒,讓他的書,詩,文,畫都走向巔峰,特別是畫,被稱為我國大寫意畫的宗師,影響后代的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直至吳昌碩、齊白石等。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鬧拋鬧擲野藤中?!?/strong>
這詩作是他心酸人生歷程的寫照,自己的一生不正是“筆底明珠無處賣”嗎?
你從他的這首詩中,讀出來的是晚年的豁達還是人生辛酸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