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首先必然符合太陽傷寒的證侯,同時他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咳,同時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是一定有的,或喘者,太陽傷寒時可能要用到麻黃。
胡老認為,這個和桂枝去芍藥(原方:去桂)去桂加茯苓白術湯那節(jié)有關系。里有停水,不利水表不解,“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由這來的。“心下有水氣”,雖然發(fā)汗(可能已經(jīng)用過麻黃湯)而表不解,開始傷寒,無汗。這里“表不解”由于心下有水氣,以一般藥發(fā)汗(就是麻黃湯)而表不解。是因為沒有祛水氣。不但表不解,由于發(fā)汗藥的刺激,激動里水,它就變證百出了。
“干嘔”,《玉函經(jīng)》里頭沒有干嘔,只是咳而發(fā)熱,干嘔也行的,他里有水飲,逆于上,他就干嘔,“發(fā)熱而咳”表不解發(fā)熱,里有痰飲,沖逆于肺,就咳。“或渴”,里有水,人,看看你的代謝如何,如果小便不利,里有停水,非渴不可。由于小便不利,這個舊水不去,新的水,它不吸收,我們?nèi)斫M織都缺少營養(yǎng),他就渴。這個渴是水停不化氣,你只是喝到里頭,他不解渴,甚至于消渴?!盎蚶彼诶镱^,小便不走,水谷不別,下利?!盎蛞?,氣往上撞,再有水,水氣沖逆,吃東西咽不下去,噎。“或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心下才停水,或者也有這個癥候,小便不利,少腹一定滿,膀胱在少腹,小便不利,膀胱里蓄水,小肚子就脹滿?!盎虼摺甭辄S湯都有喘,尤其在里頭有痰飲,這個表不解,它都往上來,涉及于肺,不但咳,而且還要喘。主要的題眼“心下有水氣,發(fā)熱而渴”,這是肯定的用小青龍湯,臨床上小便利不利,治咳治喘,都能治,要注意林藝版本的或加減藥味,今為誤也。這是外有邪,而內(nèi)里有水飲這么個病。水飲為病,變化多端,如頭暈,惡心,嘔吐,心悸,癥候諸多。治法當依證去水。有表宜小青龍湯。細辛,干姜,五味子,半夏,也去飲,也治咳,飲逆。溫中去飲的用方思路,里去飲,麻黃桂枝才能發(fā)揮解表的作用,如里飲不去,傷寒表不解。這是麻黃湯證里的,用這個房子要注意,必須是偏于寒,尤其飲為寒飲,一般不渴,渴是服用麻黃湯造成的津液流失嚴重。同時里有水飲口舌也不會干,干姜,細辛,五味子,半夏,這個藥下去太燥了。老人咳喘會有機會用到,痰不黃,白沫痰。有外感的這種痰飲咳嗽和喘用到的機會不少,要有熱象千萬不要用,如煩躁加石膏。
細辛在這里主要起到了破寒的作用。完全符合細辛癥候時不會感覺舌頭麻。
“干姜”和“生姜”的區(qū)別,干姜溫通散寒,溫通經(jīng)脈。生姜沖勁很猛。甘草保水不至于在燥藥中傷陰過重,五味子降肺氣止咳。久可之人必然久虛,用麻黃劑時,注意加補津液的藥。
41.本條應該是,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fā)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寒飲最直接傷胃,同時也傷肺。
胡老:在小青龍的應用,主要癥候是“不渴”,傷寒沒有汗,這類的表證太陽病,從病型上來看。它是傷寒,“心下有水氣”(脾土之上,天空之下)的病,“咳而微喘”傷寒表不解,有外邪里再有飲,外邪沖動里飲,咳逆微喘。發(fā)熱有表證,里頭有水飲,不渴,小青龍湯外解表而內(nèi)去飲,表解了,飲去了,就會渴,小青龍湯是熱藥,飲沒有了,感覺胃中干,他渴,這是效驗表現(xiàn)。是寒去欲解。“寒”是寒飲。
42.太陽病,肯定符合,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他有這些癥候,說明,外證未解,還又是表證,“脈浮弱者”浮弱是這個病條的題眼,浮有表,弱津液不足,但是又沒至于弱到微、細。雖然津液不足了,但是還尚可。這時還是要用發(fā)汗劑,可以重用否,如麻黃利?不能用了,要用桂枝湯,(桂枝 三兩,芍藥 三兩,甘草炙 二兩 ,生姜 三兩,大棗十二枚 劈)它是輕的發(fā)汗劑。
桂枝湯,葛根湯,麻黃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這都是解表劑。這里要開始分析桂枝湯,麻黃湯這兩個方劑的應用。
“外證未解”,“未解”這里說明太陽病,依法服完麻黃湯,如果表還沒解,在仲景先師的書里,外證和表證是兩碼事,“表證”只是不得汗出,體表的表。麻黃湯證的表不解,常用“表不解”,桂枝本意解肌,病在肌肉這一層,它比表深,可也在人體的外。常用“外證”,桂枝湯常叫“外證”,用以和“表證”區(qū)分。太陽病,外證還沒解,表解了,“外味解”。
桂枝湯的應用主要是津液有所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