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認知心理學 短時記憶 組塊 育兒 過目不忘 心理學研究 記憶殿堂 最強大腦
過目不忘的超能力是很多電影漫畫小說中主角的標配。在這些作品中,主角們要是沒個過目不忘的本事,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英劇《神探夏洛克》和美劇《基本演繹法》可以在華生的性別上不一樣,但是福爾摩斯們的標配“記憶殿堂”必須大家都要有。還有在最強大腦中靠過目不忘的本事火起來的一批紅人們,讓人羨慕嫉妒恨。那么普通人能擁有過目不忘的超能力嗎?
1 理論
在這里,老白要承認本文題目有標題黨的嫌疑。但是,根據(jù)Miller等人的研究(Chase & Ericsson, 1982; Miller, 1956),我們的大腦如果掌握了特定的組織信息的方法,在理論上是可以將大量龐雜的信息組織成少量的信息塊并記憶,做到過目不忘的。
2 科學研究
在Miller的論文中,他提出短時記憶可以存儲的信息量是7(加或減2)個組塊(chunking)的信息。短時記憶就是在幾秒內能夠記住的一定量信息的能力。比如說,別人告訴你一個電話號碼,你暫時記住并撥打這個號碼,撥打完幾秒后你就忘記了這個號碼。組塊的定義則是一個有意義的信息單元。它可以是一個字母,一組單詞,或者一段話。組塊在腦中的形成是基于相似性或其他原則重新組織和分類信息的過程。比如說,你要記憶a,d,n這三個字母,如果每個字母是一個組塊,你有三個組塊要記憶。如果你把它們組織成一個單詞‘and’,那你只有一個組塊要記憶。
3 總結
我們通過短時記憶來獲取、處理、記憶的信息數(shù)量是有限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將信息組塊加工,把大量的信息組織成少量的組塊來突破這個數(shù)量限制,提高短時記憶的容量。
4 應用
對于這個理論,一個強有力的證據(jù)來自Chase和Ericsson (1982)發(fā)表的一個研究。研究中的一個賽跑運動員S. F.對賽跑時間非常熟悉,他可以把數(shù)字序列組織成賽跑時間的模式來組塊記憶,最終在短時間內記憶84個數(shù)字,大大超過了常人的7(加或減2)個數(shù)字。
就像S. F.一樣,你也可以根據(jù)你熟悉的東西把信息組塊。舉個例子,當你記憶一個新的手機號碼“19283726933”時,你一般會用一種簡單的節(jié)奏模式進行組塊,比如說“192,停頓,837,停頓,26933”。這個例子說明我們其實是經常用組塊的方式來進行短時記憶的。如果你能把在某一刻看到的所有信息用你熟悉的方式組塊處理成7(加或減2)個組塊,那么你也可以過目不忘。不管是電話號碼還是書本內容,下次當你需要短時記憶大量信息時,試試看你能不能“組塊”吧。
老白題外話:Miller在1956年發(fā)表了討論短時記憶(immediate memory, short-term memory)容量的論文。在這篇文章中,Miller提出信息編碼(information coding)的概念為使用信息加工理論研究記憶開創(chuàng)了道路。也是從這篇論文開始,信息學概念被引入到心理學,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的時代被開啟。到今天,這篇論文發(fā)表60年了,與物理學三四百年的歷史相比,可以說認知心理學還處在幼年期。
References:
Chase, W.G., Ericsson, K.A. (1982) Skilled and working memory. In: Bower, G.H. (Ed)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 16.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Miller, G.A. (1956)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3, 81-97.
大話心理科學
跟兩個美國心理學博士妹子體驗心理學家的腦洞, 秒懂心理科學。
拒絕偽科學,全部文章漫畫都整理翻譯自發(fā)表在權威心理學期刊上的科研成果。
每周一(Central Time Zone周日晚)推送開瓢君的科普漫畫。
每周五(Central Time Zone周四晚)推送科普干貨文章。
還等什么,關注我們吧!
微信公眾號:dahuaxinlixue
微博/知乎/頭條號:大話心理科學
歡迎轉載,轉載前請加聯(lián)系微信hebebai
加入微信群請先添加好友hebebai或者saniyawu 并注明'大話心理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