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歷練千年的歷史名城。唐開元24年(公元736)建汀州,從此,歷經(jīng)城垣變遷,古城汀州處萬山之中,成為盛唐至清末歷代州、郡、路、府的治所和閩西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
汀州——名揚天下的客家首府。自隋唐始,中原漢人為避戰(zhàn)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入閩粵蠻地,經(jīng)千年繁衍,終于開創(chuàng)出一片舉世矚目的客家祖地。
汀州——光耀神州的紅軍故鄉(xiāng)。上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chǎn)黨最早的軍隊“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長汀這塊血與火浸染的紅土地,孕育了“紅色小上?!?,也孕育了人民共和國的雛形。
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相信讀者早已耳熟能詳。我要說的是,有一所改為國立第二年就避難到長汀的大學,扎根古汀州這片土地的滋養(yǎng),短短數(shù)年間,一躍成為中國最出色的大學。她就是有“南強”之稱的廈門大學。在那個戰(zhàn)亂的年代,在這個偏僻的山城,一幫海外學成歸來的知識分子,懷著滿腔的報國熱忱,一頭扎進傷痕累累的長汀,舍身投入到白手起家的艱難建校中。
從廈門大學檔案館的珍貴文物到中國國家圖書館的館藏資料,從廈門大學在長汀陳列室的焦黃老照片到廈大老校友沒齒漏風的口述,我一次又一次的被震撼。作為汀州子弟的職業(yè)作家,我難以釋懷,我欲罷不能,我有責任拂去這一段歷史的風塵,呈現(xiàn)一部拿得出手的長篇小說。但是,在挽起袖子創(chuàng)作長篇之前,我卻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迫不及待要告訴讀者幾個廈門大學在汀州的片斷。
古汀州,廈門大學的避難所
1929年的陳嘉庚很郁悶:世界經(jīng)濟危機爆發(fā),橡膠價格一落千丈,貨品大量積壓,資金難以收回,企業(yè)遭到慘重打擊。這時的陳嘉庚已是華僑中的傳奇人物:他只上過九年私塾,卻創(chuàng)辦了一所廈門大學和一座龐大的集美學村。榮耀往往就是拖累,親朋好友勸陳嘉庚削減匯給廈、集兩校的經(jīng)費,將有限資金投入企業(yè)經(jīng)營,以度過難關。陳嘉庚堅決不肯,他說:“兩校若關門,自己誤青年之罪小,影響社會之罪大?!?0年來,陳嘉庚目睹了祖國故土的積貧積弱,興學報國是他的夢想,怎么忍心前功盡棄?陳庚嘉有一句擲地有聲的名言就是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撂下的:“寧肯賣大廈,也要辦廈大!”
1930年開始,廈門大學的經(jīng)費更加緊張,林文慶校長借助他在南洋的關系,一直在東南亞籌募經(jīng)費。同時,學校向政府申請補助,1930年5月,國民政府補助廈、集兩校每年6萬元。由于日軍入侵,前線軍費吃緊,國民政府的實際撥款只有3—5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一點錢,難死了林文慶校長。當時的廈門大學有5個學院、21個系,沒辦法,林文慶不得不精簡機構。全校只設文、理、法商3個學院,文學、歷史社會、教育、數(shù)理、化學、生物、法律、政治經(jīng)濟、商業(yè)9個系以及附設高中部。
1937年7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核定,私立廈門大學正式改為國立,年經(jīng)費20萬3千元,列入年度預算。雖然這點經(jīng)費是國立大學中最少的,但畢竟是國立了,陳嘉庚和全體師生松了一口氣。
7月6日,教育部任命薩本棟博士為廈門大學校長。剛從美國俄亥俄大學客座教授載譽回國的薩本棟是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也是國際有名的機電專家,同時還是出色的網(wǎng)球運動員。風華正茂的薩本棟渾身有使不完的勁,他有決心也有信心把廈門大學辦好。
然而薩本棟時運不濟,第二天,僅僅是第二天,前來廈門大學報到的薩本棟行李還沒放下,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就爆發(fā)了。日本艦隊頻頻進出廈門港,嚴重威脅廈門的安全。薩本棟真可謂“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因此,薩本棟與林文慶校長辦完移交手續(xù)后的第一個工作計劃,不是籌款,不是建設,更不是教學,而是遷校逃難。
緊接著,平津淪陷、淞滬激戰(zhàn),日軍襲擊廈門更加頻繁,廈大校園瀕臨胡里山炮臺,又在日軍炮艦的射程之內,處境危在旦夕。9月3日,日本艦隊的羽風、若竹等3艘驅逐艦駛入大擔島海域,突然向廈門島的曾厝垵海軍飛機場、白石炮臺和胡里山炮臺發(fā)起攻擊。日軍一炮端掉廈門大學生物大樓,給薩本棟一個下馬威,于是,逃難不僅僅是工作計劃,而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
逃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中國之大,已經(jīng)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何況是一所大學?薩本棟首先想到公共租界鼓浪鼓,西方列強國旗飄揚的小島也許是學生的避難所。
說干就干,學生的安全高于一切。第二天,薩本棟在鼓浪嶼借用閩南職業(yè)學校部分樓房設辦公處,借用英華中學和毓德女中部分校舍上課。10月5日,學校新聘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燕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蔡餾生為廈門大學代理理學院院長,同時兼任化學系系主任,另聘5人為學校行政顧問委員會成員,鼓浪嶼校區(qū)勉強運轉。不等薩本棟喘一口氣,10月26日,日軍占領與廈門島一水相連的金門島,封鎖了廈門港的出海口。
鼓浪嶼的外國人自身難保,各國領事有的遣散家屬、有的關閉領事館,中國人哪能指望他們保護?那么,廈門大學遷到哪里去逃難更適合呢?薩本棟很糾結。這時,教務長兼文學院院長、語言學家周辨明博士建議薩本棟:遷長汀。周辨明是惠安人,但他的父親周之德是個牧師,1892年開始就在長汀傳播基督教。周辨明了解長汀,長汀是縣城也是州府,不但是閩粵贛交通樞紐,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客家人熱情好客容易相處,重要的是,汀州古城有一些閑置的文化設施可資利用。
薩本棟認為周辨明的建議入情入理,當即決定兵分兩路:自己去福州找省主席陳儀商量,周辨明和秘書長楊永修赴長汀聯(lián)系選址。焦頭爛額的陳儀提不出更多的建設性意見,因為省政府也在籌備內遷逃難,那叫一個自顧不暇。陳儀能拍板的只有一條:省政府撥給廈門大學的遷校經(jīng)費只有5000元,怎么花請薩校長看著辦。
從廈門到長汀的交通極為不便,要翻山越嶺走十幾天才能到達,這點小錢運費也不夠呀。薩本棟擺困難講道理,總算說動了省主席,陳儀最后表態(tài):“我會配一部小車到長汀給你,要別的就沒有了?!?/p>
當時的福建省第七區(qū)行署設在長汀,行政督察專員秦振夫會見了周辨明和楊永修,支持廈門大學內遷長汀,答應撥借行署部分房屋給廈大。廈門大學遷移長汀的大計就這么敲定了。
1937年12月20日,廈門大學正式停課,大批量的圖書資料和瓶瓶罐罐裝箱待運,經(jīng)過三天的忙碌整裝,24日開始向長汀進發(fā)。
古汀州,以客家人的博大胸懷,展開臂膀迎迓危難中的廈門大學。
吳爾芬,青春夢工廠藝術總監(jiān)、廈門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先后在《中國作家》《解放軍文藝》等刊物發(fā)表作品200萬字,入選《大學語文》《當代散文精品》《21世紀年度小說選》等。獲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藝獎、黃長咸文學獎、福建優(yōu)秀作品獎、廈門市政府文學藝術獎。策劃、編劇電影、電視劇《客家風云》《永春白鶴拳》《瓷魂》等多部,參與電影《左耳》《誰的青春不迷?!窋z制。文學作品有《雕版》《九號房》《姐妹》《人皮鼓》等。
小說家吳爾芬1997年出版散文集《對影成三人》,20年后的今天,散文精選《你笑什么》隆重推出,定價49元,折后包郵45元。請吳爾芬老師題上款,寫上你的大名,并隨郵贈送一套精美的鼓浪嶼老照片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