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濕地公園全景圖。(長春城投集團提供)
2017年9月30日,地處吉林省長春市南部核心區(qū)域的南溪濕地公園正式開園。這座由臭水塘、垃圾山、雜草堆改造成的公園一建成,立刻吸引了無數(shù)人的目光,成為伊通河上游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公園開園兩年來,改善了區(qū)域環(huán)境質量,豐富了城市景觀,增強了城市人文氣息,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質,成為長春市民重要的戶外游憩景點。
前世:古老水系 遍體鱗傷
提起南溪濕地的“前世”,我們從上個世紀50年代的長春城區(qū)圖可以看到:這里河網(wǎng)密布,水系發(fā)達。進入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城市的快步發(fā)展,城市中心逐漸南移,這里的自然環(huán)境遭到很大的破壞,大坑、養(yǎng)魚塘處處可見。
2015年4月,市建委牽頭,包括長春城投集團等單位的二十多人對南溪濕地進行前期踏查。映入眼簾的是這樣的場景:溝塘遍布,污水橫流;垃圾成山,雜草叢生。古老的南溪水系滿目瘡痍,遍體鱗傷。
在市建委等部門的規(guī)劃指導下,由長春城投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十五局四公司組建的建設大軍進了南溪……
建設:千年沼澤 涅槃重生
建設濕地,規(guī)劃先行。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將其定位為集防洪減災、生態(tài)保育、文化旅游、休閑娛樂、教育展示于一體的城市綜合性濕地公園。
2015年6月25日,南溪濕地公園正式開工。在隨后的800多個日日夜夜里,成百上千的建設者、數(shù)百臺挖掘機翻斗車展開了一場建設南溪的大會戰(zhàn),最多時有2000多人在同時施工。長春城投集團、中鐵二十五局四公司組織的建設者們,戰(zhàn)嚴寒,斗酷暑,終于迎來了南溪濕地的涅槃重生。
建成后的南溪濕地是這樣一幅圖景:治理河道3.55公里,全線達到200年一遇防洪標準;建設“四橫四縱”8條總長達9.5公里市政道路;水體面積擴大三分之一,達到87.4公頃;建設“繽紛景觀帶”“詩意生活廊”,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文化休閑活動空間。
今生:大美南溪 盛裝迎客
南溪公園開園兩年來,在長春城投生態(tài)治理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全體員工的努力下,生態(tài)環(huán)境大大改善,周邊居民的幸福感大大增強。
南溪公園建設綠植130公頃,白樺、楊柳等9萬多株喬木已亭亭玉立;波斯菊、郁金香等40余種花卉已全面盛開;30余種水生植物正凈化著水體;近2萬平方米高品質草坪已郁郁蔥蔥。
南溪公園建設水體43公頃。君子湖、蝶湖、蓮湖、映云灣等幾大水體,水質全部達標,魚兒歡暢、水鳥奔忙,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局面正在形成。
南溪公園吸引了30余種野生鳥類。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等鳥類或停留、或暫歇、或徜徉,野鴨已在園里安家落戶。在一次國家環(huán)保督察活動中,督察組組長對南溪公園表示了肯定:鳥類對環(huán)境最為敏感,鳥類的增多就足以說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
南溪公園每天游客近萬人次,人們在健康步道上徒步,在龍興廣場上跳舞,在盛開的荷塘邊駐足,在草坪上休憩。南溪濕地公園已成為南部新城的生態(tài)核心區(qū),并正在成為廣大市民的精神家園。
紅頭潛鴨 。王越 攝
鶴鷸。王越 攝
綠翅鴨。王越 攝
花臉鴨。王越 攝
白眉鴨。王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