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唐六如平康巷陌帖》,詩牘,六如書學(xué)李北海能神似,此帖當在四十歲左右書題畫七律二首。吳湖帆珍藏。
唐伯虎《唐六如平康巷陌帖》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桃禪仙吏、魯國唐生,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并以夢墨亭、學(xué)圃堂為其室名。蘇州吳縣(今屬江蘇)皋橋吳趨里人。祖籍晉昌(今山西晉城)出身于商賈家庭。一生經(jīng)歷坎坷、仕途多舛。
唐寅29歲參加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高中解元,深受主考官梁儲的賞識。同年京城會考,因科場舞弊案牽連下獄,絕了仕進之路,成為官場斗爭的犧牲品,遂頹廢潦倒。中年在寧王府有一段幕僚生涯,后因?qū)幫跗鸨磁?,幾乎惹上殺身之禍,給他精神上再添沉重打擊。
晚年唐寅終于看破紅塵,在佛學(xué)中找到歸宿。“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也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薄安粺捊鸬げ蛔U,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是坎坷的人生造就了唐寅的孤憤,也只有才子唐寅大筆一揮寫就青山養(yǎng)家糊口,才能理直氣壯地大聲宣布“ 不使人間造孽錢”。
“性格決定命運” ,唐寅的人生的確也是他狂放不羈的性格造成的,當他降生到世間,已注定了他一生的命途多舛。嘉靖二年12月2日,這位才華橫溢的天才藝術(shù)家在貧困潦倒中離開人世,享年54歲。唐寅的英年早逝,他的書法造詣尚未臻極境,不能不說這是書法界的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