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書法個性鮮明 風格跌宕奇肆。蘇東坡評價其書:“風檣陣馬,沉著痛快?!钡湓缙谧髌肥且浴凹甲帧睘橹鳎十敵瘯义X穆父曾批評其“刻畫太甚” 并給予當頭斷喝:“當以勢為主!” 于是米芾大悟,形成一代書風。
“風檣陣馬,沉著痛快“背后的訣竅就是書法“勢”的強化。所謂“勢”,最早是兵家語?!秾O子兵法》有“兵勢”篇?!秾O子》云“轉(zhuǎn)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淮南子·兵略訓》分“勢”為三:“氣勢 地勢”“因勢”。古今書法家有很多論“勢”之作。漢魏兩晉書論的共同主題主要就是“勢”,如蔡邕的《九勢》、崔瑗的《草書勢》、鐘繇的《筆勢》、衛(wèi)夫人的《筆陣圖》、衛(wèi)恒的《四體書勢》、劉邵的《飛白書勢》、索靖的《書勢》等。
我理解書法之“勢”,就是一種“動感狀態(tài)”,是一幅書法作品從點畫和字形到整體章法給人 一種動感趨勢。亓漢友先生在他的《書法勢》一書中將書法的“勢”概括為筆勢、點畫勢、字勢、行勢和章法勢,我認為比較全面。書法有“勢”則活,無“勢”則僵。筆勢 有看得見的,如點畫勢、字勢、行勢和章法勢,表現(xiàn)為點畫和單字的欹側(cè)、筆畫的祖細、行軸線的變 化、行間距的調(diào)整等;還有看不見的空中動作,即筆勢,包含起筆、行筆方法和速度等。其目的就是強化筆畫的力感、結(jié)體的險感、貫氣的跌宕感和章法的節(jié)奏感。通過一系列的“勢態(tài)”變化打破局部平衡而保持整體和諧,形成一種強烈的動感美。
米芾的造勢之法主要有以下
一是起筆—凌空取勢。
米芾執(zhí)筆偏高,且強調(diào)“懸手”。他講:“每作字時,不可一字不提筆。'這種執(zhí)筆法便于凌空取勢。米芾比較常用的有三種:“錘筆之法”“搶筆之法”“順筆之法”。所謂“錘筆”是筆從空中直落,如重錘擊打紙面,隨機形成筆畫姿態(tài)。如《蜀素帖》中《集賢林舍人》詩中“山”“研”(圖1)二字的第一筆。米芾的“芾”(圖2)字的上半部也常用此法。筆自空中直下,觸紙后迅速調(diào)整筆鋒行筆,有一定的隨機性,所以姿態(tài)豐富多彩。所謂“搶筆之法”就是凌空逆勢搶筆,一般是順接上字筆勢,入紙之后迅速折鋒下按,然后提筆刷出。如圖2中“再、啟”二字的首筆。所謂“順筆之法”就是凌空取勢之后順勢行筆,如“黑”(圖3)字的“四點水”。
圖2
圖3
圖1
圖1
二是行筆——加大提案幅度強勢。
米芾的字可謂筆筆提、筆筆按,字的筆畫之間粗細變化多端,甚至很多時候單筆書寫起來都有豐富的變化?!逗T烂浴分刑岬矫总赖臅ㄖ鲝垼骸肮P筆不同,三字三畫異,故作異;重輕不同,出于天真,自然異。”筆畫要根據(jù)需要進行變化。提按幅度大,導致筆畫輕重不同,變化自然多姿多彩。如圖4中的“便、捉”二字的左右對比反差極大。從粗細對比強烈上就可以感到其提按的幅度,可以說下筆即提,提起又按下。但這種粗細變化絕不是信筆而成,而是要考慮到上下左右的需要和呼應。圖4中的“便”字左單人旁的一撇特別粗,與上一字重心往右下偏,正好呼應,平衡了重心。一些字的粗細變化不是無緣無故的,集字創(chuàng)作應該從這里得到啟發(fā)。
圖4
三是結(jié)字—夸張錯位,營造險勢。
?米芾的結(jié)字很多打破常規(guī),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作局部夸張,形成險峻之勢。如圖5中的“敬、業(yè)、耳”三字。有的上下同心錯位,有的左右重心錯位,如圖6“昆侖”二字的中軸線和圖7中“松勁”“霄恥”等字的中軸線的變化。米芾的這種手法比比皆是。
圖5
四是字勢——欹側(cè)多變,增加搖曳動勢。
米芾主張“不作正局”,書寫時常常隨形就勢,出現(xiàn)傾側(cè)奇崛的體式,很大程度上增強了跌宕磊落的風姿,即迅疾跳蕩的神采。字勢的欹側(cè)多變,造成字的重心偏移,字的中軸線也就隨之偏移。但是米芾往往通過后面字的另一種造型來調(diào)整重心、調(diào)整中軸線,形成字在每行中軸線中左右跳蕩,打破字的軸線單純垂直的單一局面,增加了行氣的變化和動勢。如圖7,把每個字畫一條中軸線就會看出這種復雜的變化。
圖7
五是行筆速度—快速“刷字”,勢不可擋。
米芾的書法很大的一個特征就是書寫速度較快,節(jié)奏變化大?!逗T烂浴酚涊d:“上問本朝以書名世者凡數(shù)人,海岳各以其人對曰: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韻,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上復問唧書如何,對曰:臣書刷字 。
一個“刷”字概括了米芾書法與眾不同的特征。
“刷”即迅速推擦。黃山谷評云:“余嘗評米元章書如快劍斫陣,強弩射千里,所當穿徹。米芾的刷字主要在短撇、橫畫、豎畫中體現(xiàn)得明顯,中期的作品比較強烈。通過“刷”字加大“勢”感,以欹側(cè)生勢,以“刷”筆強勢,形成以“刷“字為特色的行筆特點。但是,“刷字”并不是米芾書法筆法的全部,只是其區(qū)別于其他書家書法的一個明顯特征而已。
應當指出的是,米芾書法得益于“勢”也病于“勢”,有時候顯得做作,過于逞強。故黃魯直評米書云:“似仲由未見孔子時風氣耳?!边@一點,學米書者應當注意。孫過庭曾云:“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泵总劳砥诘淖髌芬炎非蠡貧w魏晉,趨向平淡。
喜歡的朋友,幫忙點個關注,轉(zhuǎn)發(fā),評論哦!
清關注我的威信公眾號:靜逸齋書法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