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去世,去世前預立了三份遺囑,這三份遺囑是《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聯(lián)遺書》。
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zhàn)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她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
1915年10月25日,宋慶齡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定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以堅定的步伐毫不猶豫地跟隨孫中山踏上捍衛(wèi)共和制度的艱苦斗爭歷程。
孫中山先生逝世后,宋慶齡堅決維護、忠實執(zhí)行“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同違反孫中山革命原則的勢力進行了不懈的斗爭。“五卅”慘案發(fā)生后,她極為憤慨,呼吁“凡中國國民皆當負此救國重任”。
“九一八”事變后,宋慶齡再度從西歐回國,無情揭露蔣介石“欲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她確信:“只有以群眾為基礎并為群眾服務的革命,才能粉碎軍閥、政客的權力,才能擺脫帝國主義的枷鎖,才能真正實現(xiàn)社會主義?!?932年初,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上海,十九路軍奮起反抗 ,宋慶齡高度評價十九路軍抗日將士的愛國行動。
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遵照她的遺言,骨灰安葬在上海萬國公墓她父母陵墓的東側。中國共產黨、全國人大國務院為她立碑銘文以表紀念:宋慶齡是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偉大戰(zhàn)士。她為國家和人民所建樹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