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高明的翻譯,不是單純的翻譯,而應該叫再創(chuàng)作。
為什么這么說呢?
其一、因為每種語言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不只是漢語同英語的問題,漢語同其他語種同樣存在這個問題。一百個人翻譯同一句話,只能是基本意思一致,而表述方式、習慣、用詞、順序肯定存在差異。這與翻譯者的母語水平、文化修養(yǎng)、對文字的理解有關。
其二、很難在二種語系之間找到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二個詞,最多也就像我們小時候經常搞得同義詞練習一樣,是同義,而不是完美的契合。假如,你對英語非常熟悉,而對漢語差一些,翻譯的時候,就會帶出很多英語表達的習慣,特別是拗口的長句子。
所以,如果要把英語翻譯的不帶任何痕跡,最最最關鍵的一點是——一定要學好母語。這至關重要。用我們習慣的詞、習慣的表達方式去翻譯。術語叫意譯,而不是直譯。就像古文翻譯到白話文一樣的道理。
在這方面,傅雷先生就做的非常突出,有機會看看其翻譯的作品,一定會受益匪淺。當然,傅雷先生大多數翻譯的是法國文學作品,我所要表達的是翻譯的方式,不要因語種不同而較真,道理是一樣的。
翻譯,尤其是翻譯文學作品,是再創(chuàng)作,不是直譯。直譯的作品慘不忍睹。
附:傅雷先生翻譯到作品名錄,里面有些世界名著,值得一讀。
巴爾扎克的有《高老頭》《亞爾培·薩伐龍》《歐也妮·葛朗臺》《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贰秺W諾麗納》《禁治產》《于絮爾·彌羅?!贰顿惒椤てち_多盛衰記》《攪水女人》《都爾的本堂神父》《比哀蘭德》《幻滅》《貓兒打球記》。羅曼·羅蘭的有《約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傳《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伏爾泰的有:《老實人》《天真漢》《如此世界》《查第格》。梅里美的有:《嘉爾曼》《高龍巴》。莫羅阿的有:《服爾德傳》《人生五大問題》《戀愛與犧牲》。此外還譯有蘇卜的《夏洛外傳》,杜哈曼的《文明》,丹納的《藝術哲學》,英國羅素的《幸福之路》和牛頓的《英國繪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