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中草藥也許真的只有在農(nóng)村才能看得到,現(xiàn)在長大了,很多人都往城市去發(fā)展生活去,這些中草藥就是我們每個在農(nóng)村生活的孩子的一個回憶。
一、狗尾巴草
別名:綠狗尾草、谷莠子、莠、狗尾巴草、光明草、阿羅漢草和狐尾。主治:除熱,去濕,消腫。 治癰腫,瘡癬,赤眼。
二、澤漆
利尿消腫,化痰散結(jié),殺蟲止癢。用于腹水、水腫、肺結(jié)核、頸淋巴結(jié)核、痰多喘咳、癬瘡。
三、蒼耳子
散風(fēng)濕,通鼻竅。用于風(fēng)寒頭痛、鼻淵流涕、風(fēng)疹瘙癢、濕痹拘攣。
四、燈籠草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相信小時候經(jīng)常采食酸平。清熱解毒,利尿止血,消腫散結(jié)。
五、蒲公英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
六、車前草
藥店用子,草與子同功,清膀胱熱,利腎氣,預(yù)防積石,此外,引肺熱從小便出,可治療咳嗽。有大葉、小葉兩種,小葉者良。
七、龍葵
清熱治腫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八、鐵蒿
蒿類多,有藥用,也有食用,也有藥食兩用,藥店多用青蒿及黃蒿。鐵蒿可清虛熱,與青蒿相似,味不太苦,困難時期老百姓也食用充饑,有食用保健價值,可惜無人研究開發(fā)。
九、酢漿草
別名:三葉酸草、醋母草,鵓鴣酸等。酢漿草科酢漿草屬。藥用全草。性寒,味酸。入手陽明、太陽經(jīng)。清熱利濕,涼血,散瘀,消腫,解毒。治泄瀉,痢疾,黃疸,淋病,赤白帶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疔瘡,癰腫,疥癬,痔疾,脫肛,跌打損傷,湯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