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叫魂
亦稱“喊驚”、“
喊魂”等。古代認(rèn)為,人有疾病將死,魂魄離散,須招魂以復(fù)其精神,延其年壽,因而有“招魂”之俗。
辦法一:(江浙一帶)
豎筷叫魂儀式(在江蘇也稱為沾水碗),由家中年長婦女(孩子的祖母或母親)向灶神供香燃紙、磕頭禱告,求灶神左右。爾后取碗一只置于灶臺上,內(nèi)盛半碗清水,再取筷3枝并攏,放在碗中垂直豎立,一面口中呼喚小孩的魂魄回來,一面從碗中抓水從上而下澆注筷子,至筷子在碗中穩(wěn)立不動時,便以為小孩的魂魄已喚回,即捧碗走到小孩床頭,在其頭上轉(zhuǎn)3圈,取出筷子放于小孩的枕頭旁。
辦法二:(近代廣東東莞)
于檐下、床頭或受嚇的地方,燒幾支香及冥紙,將孩子衣服在火焰上方前后擺動,手拿菜刀或剪,在地上拍響,再將米粒撒向四方,口中呼喊:“東方米糧,西方米糧,南方米糧,北方米糧,四大五方米糧。某月某日某某(小孩名)童年來歸??!請到九天玄女、接魄童郎,畀返某某肚膽來歸?。 钡鹊取?
辦法三:(上海朱家角地區(qū))
以小孩的年紀(jì)月生(八字)寫在紅紙上,置于灶臺,紙上放一碗水,并點香燭叩頭。然后取一個斗,遮以包袱,點火尋覓社腳下的蟢蛛,并連喊“某官(老大為大官,老二為二官)歸來!”直至找到二三個蟢蛛,放在斗中,捧至小孩枕這,邊走邊喊,放下蚊帳后畢。數(shù)分鐘后,方可揭開帳子。
辦法四:(東北、華北、南京)
由家人認(rèn)定其驚悸失魂之處。一人持呼孩童之名,一人叫“回來吧!”一呼一喊,行至彼處。持衣履者張開衣履,'象征性地一張一閉,然后挾于腋下,高呼孩童之名,另一人則答以“回來了!”表示魂魄已被系住。一路上復(fù)呼應(yīng)一遍,則認(rèn)為靈魂已經(jīng)復(fù)體。此類均自古代傳承而來.
辦法五:總之都是北方的
將孩子抱到床跟前,點燃一支香,插在床頭跟前,或插在掃帚柄上,祈求床公床婆或掃帚娘娘將失去的魂叫回來?!昂盎辍钡娜艘皇帜弥恢煌?,碗口用火尾 頭紙蒙著,另一手拿著飯勺子,用飯勺子敲一下門坎,叫聲小孩的名,然后再用飯勺子舀點涼水,倒在蒙著紙的碗上。就這樣,敲呀,叫呀,倒水呀,直到看見碗內(nèi)的積水中映出一個閃亮圓圈,就算“喊魂”成功。
辦法六:潮汕特有——捧精神
孩子在哪兒跌下,他的“精神”會因為受驚嚇而跌落,因此必須將他捧回。辦法是將受驚孩子帶到跌落的地方坐著,將帶去的五土錢━━五色紙條撒向四方,用手掌或者笊籬,向水面作舀狀,然后將舀來的“精神”向孩子頭上倒下十二次。于是,孩子的精神就復(fù)位了。
我記的嘴里還有喊魂咒語,前面忘記了,最后一句是:十二精神歸自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