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讓我們看看獲獎作品是哪5部吧!

8月12日,中國作家網(wǎng)發(fā)布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選出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10部提名作品,分別為葛亮的《北鳶》、孫惠芬的《尋找張展》、梁曉聲的《人世間》、陳彥的《主角》、葉兆言的《刻骨銘心》、劉亮程的《捎話》、李洱的《應物兄》、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葉舟的《敦煌本紀》。


這十部作品從234部參評作品中脫穎而出,代表了近年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最高水準。

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答案,讓我們看看獲獎作品是哪5部吧?。ㄒ缘闷倍嗌贋樾颍?/strong>

獲獎作品

《人世間》 梁曉聲 

中國青年出版社2017年11月

《人世間》是著名作家梁曉聲飽含深情的總結性作品,展現(xiàn)了作家豐厚的生活積累和健旺的創(chuàng)作活力,標志著梁曉聲新現(xiàn)實主義小說創(chuàng)作的新高度。
《人世間》以北方某省會城市一個平民區(qū)——共樂區(qū)為背景,刻畫了從這里走出的十幾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波瀾壯闊的中國社會巨變。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至改革開放后的今天,他們有的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成為社會精英,微之光卻永遠閃耀,夢想的力量蕩氣回腸。
這是一部關于苦難、奮斗、擔當、正直和溫情的小說,平民視角,悲憫情懷,激烈的戲劇沖突,縱橫交錯的復式結構,通過一個個可親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程,都讓小說具有某種“史詩”品格。

《牽風記》 徐懷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12月
《牽風記》是一部具有深沉的現(xiàn)實主義質(zhì)地和清朗的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小說。在“挺進大別山”歷史大背景下,作者徐懷中塑造了文化教員汪可逾、騎兵通信員曹水兒、旅長齊競以及老軍馬“灘棗”等個性獨特的文學形象。一曲戰(zhàn)地戀歌尚未奏響,陡生意外,在硝煙與戰(zhàn)火中,傳奇般的情節(jié)和動人心魄的情感,在詩一般的唯美筆調(diào)中流動,暈染著生命中不容褻瀆的純潔與人格的光輝。
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文學處理方式,引出對戰(zhàn)爭與人性的深刻思考。

《北上》 徐則臣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年12月

《北上》是江蘇籍作家徐則臣歷時四年推出的長篇力作。在徐則臣的筆下,這條被他書寫了20年的大運河,在《北上》中終于獲得主體性地位,成為審視中華民族發(fā)展圖譜、悠遠文脈的一扇窗口。

“運河不只是條路,可以上下千百公里地跑;它還是個指南針,指示出世界的方向。它是你認識世界的排頭兵,它代表你、代替你去到一個更廣大的世界上。它甚至就意味著你的一輩子?!薄侗鄙稀芬粫姆饷嫔?,徐則臣寫下這樣的文字。

《主角》 陳彥

作家出版社2018年1月

《主角》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命運之書。作者敘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近半個世紀人生的興衰際遇、起廢沉浮,及其與秦腔及大歷史的起起落落之間的復雜關聯(lián)。既發(fā)人深省,亦教人嘆惋。
憶秦娥五十余年的人生經(jīng)歷及其心靈史,也成為古典思想應世之道的現(xiàn)代可能的重要參照:即便內(nèi)憂外患、身心俱疲,偶或有出塵之思,但對人世的責任擔當仍使她不曾選擇佛禪的意趣或道門的任性逍遙,而是在儒家式的奮進中覓得精神的終極依托。
作者筆下的世界,不乏人世的蒼涼及悲苦之音,卻在其間升騰出永在的希望和精進的力量。小說遂成浩浩乎生命氣象的人間大音。

《應物兄》 李洱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12月

李洱用十三年寫了一部《應物兄》,他借鑒經(jīng)史子集的敘述方式,記敘了形形色色的當代人,尤其是知識者的言談和舉止。所有人,我們的父兄和姐妹,他們的命運都圍繞著主人公應物兄的生活而呈現(xiàn)。應物兄身上也由此積聚了那么多的灰塵和光芒,那么多的失敗和希望。

《應物兄》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一代作家知識主體與技術手段的超越。李洱啟動了對歷史和知識的合理想象,并將之妥帖地落實到每個敘事環(huán)節(jié)。于是那么多的人物、知識、言談、細節(jié),都化為一個紛紜變幻的時代的形象,令人難以忘懷。

其余入圍作品

《北鳶》葛亮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10月
《北鳶》是作家葛亮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葛亮原籍南京,現(xiàn)居香港,《北鳶》是葛亮的“中國三部曲”第二部。該書書寫近現(xiàn)代歷史、家國興衰。葛亮首次追溯祖輩身世,將家族故事置于亂世流離、風云際會的大時代中。
該書以商賈世家子弟盧文笙的成長經(jīng)歷為線索,以其身后兩個家族的沉浮命運為背景,以政客、軍閥、寓公、文人、商人、伶人等各色人物為素材,編織了一張恢宏曲折的故事網(wǎng)絡,映射出波詭云譎的歷史。全書敘事宏大,筆觸雋永。

《尋找張展》 孫惠芬   

春風文藝出版社2017年2月
這是一部鏡面清晰可鑒而棱面立體感十足的文本:青春秘密與官場隱秘、身心成長與政治生態(tài)、代際沖撞與人心交互……代際沖突的化解需要耐性情愿、需要衷腸真切、需要以心換心。
而最基本的那一部分——對人的基本看法、對人生價值的定位、對親情與故鄉(xiāng)的態(tài)度、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對孤獨與知心的體悟和辨析等等——那純樸、踏實并日臻健全的自我建構,正在重重阻撓與偏見中如此令人欣慰地堅韌生成。
       

 《刻骨銘心》 葉兆言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4月

《刻骨銘心》是一部群像小說,以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南京為背景,展現(xiàn)了在軍閥混戰(zhàn)、日軍侵華的歷史時刻,各路人物在這里經(jīng)歷的刻骨銘心的人生。

有文學評論家認為,《刻骨銘心》是中國原創(chuàng)文學的重要收獲,也是新歷史小說的又一代表性作品。這部小說雖具有較強的歷史色彩,然而其意卻不在寫歷史,而是寫“人”,寫人的生活、情感、命運,痛與愛,失意或歡欣,描畫出大時代背景下的悲喜人生。


《捎話》 劉亮程      

譯林出版社2018年10月

《捎話》秉承和延續(xù)了劉亮程自《一個人的村莊》開始就為讀者所熟知的“萬物有靈”創(chuàng)作觀,書寫的是一千年前的一個故事。它所捎來的,是千年前已經(jīng)湮滅、埋于塵土之下又被重新喚醒、被一部小說捎帶到今天的眾生之聲。

在劉亮程看來,小說家也是捎話人。當我們看懂或者理解了一段遠去的生活,把這段生活呈現(xiàn)給今天的人們的時候,也是把歷史深處的聲音捎給今天的人。而這,也正是他創(chuàng)作《捎話》的一個動因。

《敦煌本紀》 葉舟 

譯林出版社2018年12月

《敦煌本紀》共計109萬字,描述了1910年至1938年之間,發(fā)生在河西走廊,尤其是敦煌大地上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是首部以小說筆法為敦煌立傳的長篇巨制。

作者以敦煌莫高窟和敦煌沙州城及城外二十三坊為支點,以索氏家族的榮辱興衰為一條線索,以胡氏一族的突然崛起和光大為另一條線索,集中展示了西部人民尋路、開路、拓路的現(xiàn)實遭際與心路歷程。

【END】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