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坎兒井,潺潺長流水。民居因其安,田園為之肥。
萬木連天碧,百花沿溪媚。開鑿逾千年,先民遺恩惠。
——(網(wǎng)友)人生詩旅《坎兒井》
詠坎兒井水
晶瑩原為雪山冰,為潤綠洲眾蒼生,
地下溝渠潺潺流,入口甘甜清凌凌。
(baolu詩文)
火焰海中一綠洲,皆因天水化清流。
葡藤蔽日剝炎夏,爽氣宜人裹盛秋。
架上珍珠甜客醉,維家古麗舞姿柔。
池旁沐手風(fēng)塵撣,待客十分美酒稠。
——(網(wǎng)友)耕硯齋主《吐魯番葡萄溝》
炎炎烈日古今蒸,猶有潛流地下聲。
巧借天山冰雪水,暗渠百里似長城。
——(網(wǎng)友)野渡齋《吐魯番坎兒井》
火焰山 位于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稱赤石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東西走向,猶如一條赤色巨龍,橫臥于吐魯番盆地,全長約 98公里。它主要由赤紅色砂、礫巖和泥巖組成。長期以來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孫行者三調(diào)芭蕉扇的故事,給火焰山罩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滿天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平明乍逐胡風(fēng)斷,薄暮渾隨塞雨回。
繚繞斜吞鐵關(guān)樹,氛氳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東,山上孤云隨馬去。
——(唐)岑參《火山云歌送別》
一片青煙一片紅,炎炎氣焰欲燒空。
春光末半渾如夏,誰道西方有祝融。
——(明)陳誠《火山》
萬里來觀火焰山,遙知昔日取經(jīng)難。
若非借得芭蕉扇,何日方能過此關(guān)。
——(網(wǎng)友)李郁林《吐魯番火焰山》
綿延百里一紅山,雄立南疆垂炙簾。
道道沖溝炎入地,騰騰烈焰火燒天。
悟空巧借芭蕉扇,玄奘方乘龍馬鞍。
雨落不痕無寸草,赤亭口外少人煙。
——(網(wǎng)友)耕硯齋主《吐魯番火焰山》
吐魯番景區(qū)風(fēng)景戳
焰云八百絕人煙,戈壁茫茫不計年。
西部征程新崛起,悟空亦嘆史無前。
——(網(wǎng)友)胡立偉《穿越火焰山》
吐魯番火焰山
焰云繚繞日當空,云蒸霞蔚騰火龍。
紅色山巖熱浪滾,重山禿嶺草不生。
春風(fēng)未過渾如夏,炎炎氣焰燒半空。
當年多虧孫大圣,確保西游得真經(jīng)。
(baolu詩文)
一柄芭蕉扇,撲滅燭天火。紅孩擄唐僧,猴王降牛魔。
天險變通途,神話遺傳說。赫石經(jīng)風(fēng)雨,未改烈焰色。
——(網(wǎng)友)人生詩旅《火焰山》
火焰山臺藏塔:始建年代為公元6~7世紀麹氏高昌時期,臺藏塔身高約20米,夯土筑成,基部為正方形,邊長20米,塔身為正方體。從現(xiàn)存部分看,呈東西方向座落,塔的南、西部破壞嚴重,四面有佛龕。
(部分圖片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