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寧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魯迅
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不免要去做一點閱讀。本科生的閱讀范圍一般非常廣闊,可能是一本關于流體力學的教科書,也可能是一篇最近發(fā)表的科研論文,還可能是課題組其他成員撰寫的進展報告。閱讀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它保證我們可以“站住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充分地享受已有的知識和積累。做事之前,掌握一點閱讀的技巧可以事半功倍。
大體而言,閱讀的第一步應該是清晰定義個人的目標。在拿起一本書之前,先靜下心來,閉上眼睛,想一想,通過閱讀這本書,你希望能夠獲得哪些提升?這些提升可以是認知水平的升級,也可以是對某個知識點的融會貫通,當然也可以是一種源自閱讀本身這件事情所帶來的身心愉悅。把閱讀作為一種休息,也未嘗不可。厘清目標對于科學論文的閱讀尤其重要,主要的原因是科學論文的閱讀通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因為論文是寫給同行看得,作者默認讀者已具備了該領域中各種各樣的必備知識,寫起來自然行云流水、開門見山。對于本科生新手,真正想讀懂一篇論文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因為需要在論文之外開展大量的調研和學習工作去補充各種必備的知識。在指導博士生和有潛力的本科生的過程中,筆者一般會選一篇流體力學頂級刊物(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上的論文來引領學生的閱讀,通過不斷地訓練學生對于閱讀目標的理解、厘清、實踐和拓展強化科學素質的提升,感覺效果不錯。
其次,閱讀應該是有層次感的,這樣才能抓住重點。簡單而言,閱讀可以分為精讀和泛讀。在閱讀文獻的過程中,本科生常見的錯誤是拿起文章便從頭到尾地進行閱讀,閱讀過程中還要不斷地查詢英文單詞。一段時間下來,文章上面寫滿了各類英文的漢語翻譯及注釋。通常而言,這種閱讀方法并不可取,因為絕大部分論文并不值得這么仔細地進行閱讀。此外,這樣的閱讀很難抓住論文的重點,畢竟科學思想才是第一位的,充分地領會作者的創(chuàng)新性想法的由來以及實現(xiàn)方法才是我們希望本科生通過閱讀獲得的。閱讀文獻并不是機械地執(zhí)行,而是通過思考領會科學發(fā)展的脈絡,并通過閱讀感到身心愉悅。
最后,閱讀過程中應注重獨立思考??茖W研究對于原創(chuàng)性非常注重,而原創(chuàng)性則來源于思考。獨立思考是一種思維方式,能夠訓練本科生的思維活躍度以及思維的廣度。在閱讀論文之時,不妨先問問自己,這個研究有什么意義?作者自然會講一大堆的道理,但自己仔細去想一想,做一番細致的思考和評判,自然大有裨益。
轉載本文請注明本文來自張宇寧科學網(wǎng)博客。
鏈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52862-1283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