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耕??疲?/p> 一、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的概念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fā)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了永久基本農田這一概念。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永久基本農田既不是在原有基本農田中挑選一定比例的優(yōu)質基本農田,也不是永遠不能占用的基本農田。它實質上就是我們常說的基本農田,加上“永久”兩字,主要是為了彰顯黨中央、國務院對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xiàn)的是最嚴格保護的態(tài)度。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只是在已有工作基礎上的調整完善,不是另起爐灶、再搞一套。
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包括城市周邊和城市周邊外永久基本農田。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將基本農田與城市開發(fā)邊界劃定相結合,用永久基本農田將城市周邊“圍住”,將公路沿線“包住”,進一步強化其對城鎮(zhèn)用地空間的剛性約束,更好引導城市串聯(lián)式、組團式、衛(wèi)星城式發(fā)展,有效遏制過往城鎮(zhèn)“攤大餅”式外延擴張模式,倒逼城市節(jié)約集約用地,同時永久基本農田還可與森林、河流、湖泊等共同構成城市的生態(tài)屏障。城市周邊外永久基本農田,就是除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外,為補齊上級規(guī)劃分解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依照空間由近及遠、耕地質量等別由高到低的順序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
二、劃定工作的三個階段
2014年10月,國土資源部、農業(yè)部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做好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fā)〔2014〕128號),部署開展相關劃定工作。劃定工作共分三個階段:
(一)確定重點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階段。我市中心城區(qū)作為全國106個重點城市之一,2015年3月初步任務下發(fā)后,運用最新遙感影像圖、土地變更調查、耕地質量等別評定和耕地地力調查與質量評價等成果,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調整完善、城市開發(fā)邊界劃定等,開展了調查摸底、核實舉證工作。2016年4月,我市完成核實舉證工作并上報國土資源部、農業(yè)部,2016年6月兩部下發(fā)《關于德州市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任務論證審核意見的函》(國土資廳函〔2016〕1049號),論證通過了市中心城區(qū)劃定方案,確定劃定任務27.08萬畝。
(二)確定縣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階段。2016年4月,根據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通知》(魯政辦字〔2016〕31)和省國土資源廳、省農業(yè)廳《關于印發(fā)<山東省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方案>的通知》(魯國土資發(fā)〔2016〕2號)要求,我市先后開展了10個縣(市、區(qū))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和德州市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12月底完成了市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并報省國土資源廳和農業(yè)廳論證審核。2017年1月23日,《關于市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論證審核意見的通知》(魯國土資字〔2017〕32號)論證審核通過了德州市市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確定德州城市周邊劃定任務96.87萬畝,全域劃定任務792.45萬畝。
(三)“五項任務”落實階段。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中發(fā)〔2017〕4號),明確提出要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將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作為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規(guī)定內容,在規(guī)劃批準前先行核定并上圖入庫、落地到戶。按照國土資源部《關于切實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上圖入庫落地到戶各項任務的通知》(國土資廳發(fā)〔2017〕6號)要求,必須全面完成“落地塊、明責任、設標志、建表冊、入圖庫”五項任務。
三、“五項任務”的具體內容
(一)落地塊。按照論證審核通過的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依據《基本農田劃定技術規(guī)程》,將已經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圖斑,實地調查確認到每個地塊,具體確定邊界、座落、面積、地類、保護情況、質量等別等信息,以此對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片(塊)進行編號,作為永久基本農田管理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匯總的基本數(shù)據單元。經實地調查確認后,現(xiàn)狀地類不符合劃定要求的,需要重新補劃。
(二)明責任。市、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逐級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在有關表冊中填寫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片(塊)或圖斑涉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戶,通過在村組范圍內進行公告、公示等方式明確責任,落實到戶。向農戶發(fā)放基本農田保護卡。
(三)設標志。由縣級人民政府設立基本農田保護標志,予以公告。市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在本級人民政府組織下,會同有關部門充分利用已有保護標志,在鐵路、公路等交通沿線和城鎮(zhèn)、村莊周邊的顯著位置,及時補充更新設置標志牌和界樁,昭示社會,接受監(jiān)督。每個鄉(xiāng)鎮(zhèn)設置2-3塊保護標志。
(四)建表冊。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在完成落地塊、明責任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已有表冊成果,及時完善健全有關表冊檔案,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按村級、鄉(xiāng)級、縣級、市級的順序自下而上逐級進行匯總,編制市、縣、鄉(xiāng)、村各級永久基本農田表冊。
(五)入圖庫。市縣級國土資源部門根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編制標準分幅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圖、鄉(xiāng)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圖、縣級永久基本農田分布圖,以及城(鎮(zhèn))周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圖。以2014年變更調查成果為基礎,以縣級為基本組織單元,以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shù)據庫中土地利用要素和基礎地理信息要素為支撐和基礎,依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成果,以及落地塊、明責任、設標志、建表冊任務完成情況,銜接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調整完善工作,更新完善永久基本農田數(shù)據庫,做到圖、數(shù)、實地相一致。
四、完成時限及驗收方式
(一)完成時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各縣(市、區(qū))應于4月底前完成五項任務,形成劃定成果并開展自驗,及時報市級初驗,5月底前市級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并初驗,及時報省開展內業(yè)審核和外業(yè)抽查核實。6月底前全省全面完成“落地快、明責任、設標志、建表冊、入圖庫”五項任務并報兩部。
(二)驗收方式。劃定成果驗收采取內業(yè)審核與實地抽查相結合的方式。以縣為單位,按照成熟一個、上報一個、審核一個的原則,結合土地利用現(xiàn)狀調查、衛(wèi)星遙感影像、耕地質量等別調查與評定等成果,對上報的永久基本農田數(shù)據庫成果開展內業(yè)審核,有針對性地開展實地抽查,隨時以市為單位將通過省級審核的數(shù)據庫成果報部復核。
五、與規(guī)劃調整完善間的關系
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是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調整完善的一項核心任務,劃定成果要全部納入各級規(guī)劃調整方案,兩項工作統(tǒng)一方案編制,同步完成。在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和規(guī)劃調整完善中,應優(yōu)先確定永久基本農田布局。各級規(guī)劃調整方案應有基本農田劃定和保護專門章節(jié),明確城市周邊和全域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和布局安排,明確保護、建設和監(jiān)管等措施。各級規(guī)劃調整方案報批前,應先行完成同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論證審核,論證審核通過的,出具審核意見,作為規(guī)劃調整方案報批的必備要件。
六、實行永久基本農田最嚴格保護
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后,除法律規(guī)定的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讓的外,其他任何建設都不得占用,堅決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符合上述法定占用條件的,還必須經過可行性論證,確實難以避讓的,應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調整完善方案和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方案報國務院批準,補劃數(shù)量相同、質量相當?shù)幕巨r田。提高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經濟成本,經依法批準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開墾費繳納標準按照當?shù)刈罡邩藴实膬杀秷?zhí)行。政策還規(guī)定,本次劃定工作各地不得多劃一定比例永久基本農田作為建設占用留有空間。
(市局耕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