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用量應(yīng)該以丁香為尺碼,丁香在鹵水中的量是所用清水的0.1%,著個很重要.所有的香料的總用量不能高于總用水的5%,切記切記高了就光藥味了,苦.不能底于2%底了就壓不住食物的腥味。
其他材料蒜姜料酒.......可多可少,不能拘泥,可根據(jù)當(dāng)?shù)乜谖秮頉Q定,具體要多摸索,只有自己創(chuàng)的才是獨(dú)特的才能有客源,你們說對嗎.以上知識自己多年的經(jīng)驗,好壞就叫好壞人去評價吧。
5%是指鹵水,不是指原料,原因很簡單,100斤的鹵水最好不要超過5斤的香料.要是鹵其臭無比的可以考慮超過5%。
以25公斤水計算:
肉桂150克、肉蔻100克、萆果60克、白蔻50克、紅蔻20克、紫蔻20克、小茴香70克、香菜籽100克。千里香100克、迷迭香20克、甘牛至10克、香葉70克、良姜50克、干姜50克、沙姜100克、辛夷20克、孜然10克,陳皮50克、羅漢果6個、青皮20克、木香10克、白芷20克、香果100克、白胡椒50克、花椒50克、八角100克、玉竹20克、紫蘇20克、蓽菝50克、甘草20克、薄荷10克、公丁香40克、母丁香40克、五味子10克,以上各料磨成粉包起即成。
原料:以50斤牛肉或豬肉為例。
香料:白豆蔻20克、草豆蔻20克、肉豆蔻30克、草果25克(用刀切開,剝出肉、用外皮)、山奈20克、白芷50克(用量較大、用來去除肉的腥膻昧,以增加原料回甜香味)、砂仁35克、蓽菝30克、桂皮150克(以肉桂為佳,月桂次之,因為肉桂有甜味,多放肉桂鹵出來的東西是回甜口的)、甘草60克(用量較大,與花椒同用,具有增香防腐的作用,可使得鹵水不容易壞)、花椒30克、香葉25克、羅漢果2個。
?
香辛料的類別
香辛料的范圍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香辛料能給食品賦予香,辛、麻、辣、苦、甜等滋味,廣義的香辛料是泛指香料、香精等。我們講的是狹義上的香辛料,下面來分類:
酸香:檸檬。
甘甜:肉桂、甘草。玉竹、麥冬。
苦香味:肉豆蔻、白豆蔻、萆豆蔻、紅蔻、草果、木香、砂仁、山奈、郁金。山姜,良姜、蓽菝、白芷、細(xì)辛、陳皮等。
辛辣味:辣椒、姜,胡椒、芥末。
麻味:花椒。
五味俱全:五昧子。
芳香味:八角,茴香、丁香、肉桂、桂枝、香葉、孜然、麝香、檀香、沉香、蒔蘿、防風(fēng)、白蘇、紫蘇、薄荷、藿香、羅勒、留蘭香、迷迭香、百里香、鼠尾草、甘松。香茅草、牛膝萆、玫瑰、桂花、茉莉花等等。
既然把它們按氣味分類了,就要知道怎樣去搭配,不能隨意添加。如。木香,有川木香、云木香、土木香,還有厚葉木香,其中云木香氣味芳香,性溫、味甘苦、稍具刺舌感,而川木香氣味芳香而特異、味苦,我們主要用云木香,在鹵制的香料包中添加后可增加復(fù)合香味,但如果過量會使整個鹵湯的味變雜,且有刺舌感,它的用量約在0.008%~0.4%左右(與原料的比)。又如,砂仁屬于苦香味,如果放太多就會起到反作用;紫蘇多用于燒魚以除腥,但放過多會對感冒的人有損害,這兩種東西最多不能超過50克
烹調(diào)中用到的香料種類繁多,南北差異巨大,但常用的僅20多種,其中桂皮、草果、丁香、香茅草最為重要,堪稱增香“四天王”。
桂皮入口后先是釋放出絲絲縷縷、略有略無的鮮甜味道,繼而是濃重的辛辣味沖擊味蕾,在鹵水中散發(fā)著濃郁的香味,賦予食材的是外香;草果是公認(rèn)的“五香味型”之一,在燉煮牛羊肉時,可去腥除膻,使肉質(zhì)清香可口。在五香鹵水中,草果賦予食材的是內(nèi)香;丁香是所有香辛料中芬芳香氣最強(qiáng)烈的品種之一,能把食材骨髓里的香氣帶出來,威力無比,稱為“透骨香”或“回口香”,其缺點(diǎn)是“殺味”,即能屏蔽其它香料的味道,因而在鹵水中用量較??;香茅草具有濃郁的檸檬香氣,北方所用較少,與麻辣味是絕配,所以在川式鹵水中,用量基本上要翻一番。四大香料在鹵水中組成“香味中軸線”:最先聞到的香味來自桂皮,吃到口中嘗到的是草果香,而丁香和香茅屬于“回口香”。掌握了這條香味中軸線,在調(diào)配鹵水香料包時就能隨心所欲不逾矩。
鹵水的調(diào)味料及香料,一鍋標(biāo)準(zhǔn)12.5千克的鹵水
調(diào)味料:冰糖250克,老姜500克,大蔥、川鹽各300克、料酒100克,雞精味精各25克。香料:丁香10克,八角、茴香各20克,香葉100克,干辣椒、排草、白芷、篳撥、白蔻、草果各50克,香草60克,千里香、山奈、橘皮各30克 桂皮80克 香茅草40克。 湯原料:雞骨架3500克和筒子骨1500克
具體分類如下:1.辛辣料:辣椒、白胡椒、黑胡椒、花椒
2.芳香料:香茅、蒔蘿、蓽撥、香葉、荊芥、百里香、孜然、丁香、小茴香、肉豆蔻、白豆蔻、草豆蔻、八角、云木香、辛夷、甘松、排草、砂仁、薄荷、紫蘇、香菜籽、芹菜籽、紅豆蔻、五加皮
3.祛異料:白芷、川芎、良姜、草果、南姜、桂皮、月桂、干姜、山柰、獨(dú)活、桂枝
4.調(diào)色料:姜黃、紅花、黃梔子、紫草
5.其他料:甘草、陳皮、干淮山、當(dāng)歸、羅漢果
各種鹵料在鹵水中起的作用:
黑胡椒,作用:增辣味、調(diào)和滋味。
白胡椒,作用: 增辣味、祛異味、增香味。
靈草,作用: 增香。 蓽撥,作用: 增香。
香葉,作用: 增香。
蒔蘿(千里香、土茴香),作用: 增香。
香茅,作用: 增加特殊香味、遮蓋異味。
荊芥,作用: 增香、遮腥。
百里香(地椒),作用: 增香、遮腥。
丁香(公丁香),作用: 增香。
甘松,作用: 增香。
小茴香,作用: 增香。
云木香(木香、廣木香),作用: 增香。
辛夷(毛桃),作用: 增香。
排草(香草),作用: 增香。
香菜籽,作用: 增香。
芹菜籽,作用: 增香。
紫蘇,作用: 魚肉增香祛腥料。
砂仁,作用: 增香祛腥。
白豆蔻,作用: 增香祛腥。
肉豆蔻(玉果),作用: 增香祛腥。
草豆蔻,作用: 增香祛腥。
紅豆蔻,作用: 增香。
五加皮,作用: 增香。
白芷,作用: 遮蓋魚的腥味和羊肉的膻味。
川芎(香果),作用: 遮蓋魚的腥味。
草果,作用: 遮蓋異味。
干姜,作用: 增加姜辣味、遮蓋異味。
良姜(干南姜、高良姜),作用: 遮蓋牛羊肉的異味,跟姜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
南姜,作用: 1.制作鹵水必不可少的用料。2.祛除絕大多數(shù)食材的異味,牛羊肉、貝殼類海鮮、禽類都適用。
桂枝,作用: 遮蓋異味。
獨(dú)活,作用: 遮蓋魚的腥味。
桂皮(肉桂),作用: 遮蓋所有紅肉類食材的異味。
山柰(沙姜),作用: 遮蓋牛羊肉的異味。
月桂,作用: 遮蓋牛羊肉的異味。
紫草,作用: 1.為紅油或自制鮮辣醬增加鮮紅色。2.用來制作川式鹵水,同樣是調(diào)節(jié)鹵水的紅亮度。
紅花,作用: 專給高檔菜調(diào)色,帶給食材或者湯汁金黃的顏色。
姜黃,作用: 1.制作咖喱粉或者成品需要色澤金黃的雞菜,如給鹽焗雞調(diào)色。2.是跟姜一樣,用來遮蓋異味,多用于調(diào)制鹵水或醬湯。3.在西餐中可以用來烹制牛羊肉。
黃梔子,作用: 專用于給鹵水或醬料調(diào)色。
陳皮,作用: 有輕微苦味,一是調(diào)節(jié)鹵水或者醬湯的復(fù)合味,同時增加香味;二是用來制作陳皮鴨的主料;三是緩解魚的腥味。
當(dāng)歸,作用: 增加湯料的滋補(bǔ)功效,也有遮蓋羊肉膻味的作用。
淮山,作用: 增加湯料的滋補(bǔ)功效。
甘草,作用: 香味很輕微,甜味明顯,主要調(diào)節(jié)鹵水或者醬湯的復(fù)合味。
羅漢果,作用: 調(diào)節(jié)鹵水或者香辣湯料的潤口感,或用來制作爽口、潤口的燉湯。
有點(diǎn)多,收藏起來,慢慢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