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作為孔子的第十二世孫,年少時才能顯露,受到當時很多名士贊揚,長大后也不負眾望升任虎賁中郎將,在北海做國相。
但是,孔融卻在幾件事上讓人大跌眼眶。
一、自持才高,自傲。
其幕僚左承祖勸孔融結納袁紹或者曹操,因為當時北方袁紹與曹操勢力最大,但是孔融怒而將其殺害??兹谧载撚诓艢獗?,立志平定國家的危難,但因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沒有什么收獲,一直平平常常,也不聽人勸解。
二、自認有能力,不作為。
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打北海,雙方的戰(zhàn)斗從春天一直打到夏天,當時守城的士兵僅剩數百人,而且當時的流矢和弓箭像雨一樣射來,并且已經在城內短兵相接了。但是孔融卻仍然讀書,談笑自若,假裝鎮(zhèn)定。后來在一個夜晚城池丟了,這時的他才逃奔山東,以至于妻兒都被袁譚所擄,如果早點進行有效的突圍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三、嘴無遮攔,惹來殺身之禍。
孔融曾經笑話過曹丕私自娶袁熙妻子甄氏一事,曹操并沒有責怪。但是他卻更肆無忌憚了,在曹操北討烏恒的時候,孔融又譏笑他說:“大將軍(曹操)遠征,蕭條海外,從前肅慎不進貢木苦矢,丁零偷盜蘇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討伐?。 痹谥蟾菍覍艺f話偏激,最終惹怒曹操,落得全家被殺。
所以“孔融讓梨”是好事,但是長大后的孔融經常自持有才,做事和處事的方式和方法自己都斟酌不好,怎么能做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