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本節(jié)的標題,想必大家都會不自覺地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耐心呢?壓著脾氣不發(fā)火是耐心嗎?放下一切陪孩子玩耍是耐心嗎?允許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錯是耐心嗎?是的,這些當然都是耐心,但卻都僅僅只是微觀而短暫的耐心。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現(xiàn)如今,琳瑯滿目的學習培訓宣傳推廣語,足以使我們真正起心動念的,居然全都是諸如此類:
“每天八分鐘,讓你擁有女神身材!”
“21天,徹底擺脫拖延癥!”
“只須一周,教你練出一手好字!”
“能夠改變你一生的12節(jié)情商課!”
“5分鐘,讓陌生人成為你的朋友!”
……
有關(guān)學生提高學業(yè)的廣告詞更是如此這般:
“分分鐘讓你寫出滿分作文!”
“考前特訓營,三天兩夜助孩子高效提升20分!”
“藝考培訓,零基礎也能低分上名校!”
……
就好像這個世界正在迫不及待的高速前行,等不了也不允許任何一個人拖它的后腿。有人說這叫“浮躁”,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的快速變遷,造就了當下這樣一個浮躁的大背景。然而,我們不得不直視一個血淋漓的真相,人類社會上一切急功近利的現(xiàn)象背后,其本質(zhì)都是教育的急功近利。
試想,當我們的孩子開始對一件事物產(chǎn)生興趣,并專注于深入了解的時候,有多少家長會暗自琢磨:浪費時間學習這些有什么作用?學會了以后能夠掙到多少錢?對提升學業(yè)成績能有幫助么?
無論孩子學習什么,都一定要找尋一個意義、賦予某種價值、達成相關(guān)目的,一旦學無所用或收效甚微,就會全盤否定,這是利欲吞噬了耐心。
當我們開始投入時間和金錢培養(yǎng)孩子的某項能力,卻陷入瓶頸遲遲無法突破的時候,又有多少家長會心生顧慮:我家孩子真的是學習這個的材料嗎?之前花費的精力和財力是不是就這樣打了水漂?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呢?
無論孩子學習什么,都迫切期望在最短最快的時間內(nèi)表演、表現(xiàn)出來,一旦技不如人或大失所望,就會唉聲嘆氣、怒其不爭,這是虛榮擊潰了耐心。無論孩子學習什么,都過分要求其一鼓作氣、永不懈怠,一旦猶豫不決或止步不前,便會心生放棄、另圖打算,這是挫敗蒙蔽了耐心。
曾幾何時,我們的工匠精神三年打雜、三年學徒、三年精進,不逾十載、何談出師?
再看看現(xiàn)在的我們,大家都跟風似的忙著追求高效的工作、高效的學習、高效的生活、高效的成長、高效的提升……殊不知,我們已然在高效的道路上忽略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在這個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高效,也什么都可以加速,但唯有關(guān)乎生命的東西都是不能夠高效也不能夠加速的,因為高效而加速的生命就是趕緊死掉?,F(xiàn)在,就連老年病也高效、加速的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得上了身。
現(xiàn)代心理學通過對嬰幼兒的大量實驗觀察得出:探索未知的世界,對不了解的事物產(chǎn)生學習探究的行為,是人類出于好奇心理的本能反應。這也是人類科技文明不斷進步發(fā)展,從大自然眾多生命體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基礎。
那么,具有同樣學習探究本能的普通人與各個領(lǐng)域的尖端精英人士是如何在最終產(chǎn)生巨大差異的呢?
現(xiàn)代教育學講求尊重差異、發(fā)揮優(yōu)勢,孔子在兩千多年前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什么是差異?如何識材?又該怎么發(fā)揮好每一個孩子的天賦才能?這其中有一個最為簡單且又最容易被父母無視的客觀標準,那便是孩子的志趣。
在孩子年歲尚且還小的時候,哪怕我們強行禁止孩子主動探索與認識這個世界,他們依然會孜孜不倦、見縫插針地尋找任何可以利用的時機去摸索一切自己感興趣的未知事物。然而,當孩子們向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詢問“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的時候,有多少爸爸媽媽們會開始表現(xiàn)得厭倦、煩躁,敷衍了事的將他們從身邊打發(fā)離開?
我們會理所應當?shù)卣J為,孩子的這些雜亂無章、毫無頭緒的問題根本就不值得花費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認真對待,既無意義又無實效。但是,我們必須要警惕,當“為什么”遇上“我很忙”、“不知道”、“一邊去”、“自己想”、“真無聊”的時候,當父母貼出“不務正業(yè)”、“耽誤學業(yè)”、“玩物喪志”、“旁門左道”、“主次不分”這樣一類標簽的時候,孩子失去的將是遵從興趣、探索未知、提出疑惑、尋找答案、解決問題的動力跟勇氣。
如果你了解過大量知名人士的成長經(jīng)歷與人生故事,細心總結(jié)之后,不難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知名成功人士的事業(yè)閃光點都和自己小的時候不經(jīng)意間保留并堅持下來的一個或多個興趣愛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而這些興趣愛好點在當時的實際效用往往都不值一提、幾乎沒有,甚至在他人眼中還會起到不良的反作用。
我們常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所謂“準備”,即是曾經(jīng)那些看上去做了無用卻依然耐心認真去努力堅持的事情。
只有爸爸媽媽敞開大門,充分接納并全力支持孩子不同志趣的自由發(fā)展,不過度著眼于當前的短期成效,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耐力,張弛有度的靜心守護,才能夠真正打磨出極具匠心品質(zhì)的一技之長。
【《周易》屯卦·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strong>
在良好習慣品格的堅實根基之上,屯卦的第二爻就通過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揭示了邁向心智成熟的第二個階段。
面對任何新鮮的事物,我們都會時常陷入難以前行、不斷嘗試、猶豫徘徊的境地,是為屯如,邅如。我們所感興趣的事物就像是來來往往的人馬(乘馬班如),看起來會擾亂我們的正常生活節(jié)奏,但是請不必擔憂,這些人馬并非是來掠奪我們的強盜(匪寇,匪通“非”),而是來與我們建立美好結(jié)合的姻緣(婚媾)。盡管是送上門的一番好緣分,卻也是需要充足的時間才能夠修成正果的,就如同一位堅貞的女子,待字閨中不急于出嫁,直到十年之久,方才喜結(jié)良緣(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為人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最大的耐心莫過于小心翼翼地對待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興趣點、每一次出于好奇的探求,萬萬不要將這些“小插曲”視作影響孩子學業(yè)成長的“敵人”,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導之,允許孩子們以他們自己愿意接受的方式與這些事物保持著最為長久的連結(jié),并在恰當?shù)臅r候給予適當?shù)目隙?、支持與鼓舞。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種植于孩子心中的每一粒微小的種子,都有可能在他未來日子里的某一個階段茁壯成長、厚積而薄發(fā),成為他日后獨當一面的技能與專長。這就是真正意義上,最具積極主動性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有心”的背后實是“無心”,“無心”的背后卻為“有心”,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變幻,一陰一陽之謂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