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每個人的基因組成和出生環(huán)境的差異造成每個人的特質(zhì)不同,由于所處社會環(huán)境和個人成長經(jīng)歷的不同造成社會角色的不同,因而造成了人與人在社會范疇下的區(qū)分,就是強者與弱者之分。
這是與自然生態(tài)鏈的法則是相一致的。比如獅子處在生態(tài)鏈的上層,特征是力量強大,攻擊性強,傲視群雄,不怒自威,總是以主導性的行為方式樹立自己的邊界,但從不欺凌弱小,因此獅子仍然不失叢林之王的美譽和魅力。
人同樣如此,生命帶有天然的攻擊性,這是一種強勁的生命力。但人必須在成長過程中馴化這種力量,要不這種攻擊性就會去攻擊別人,或者轉(zhuǎn)而傷害自己。因此需要把這種生命力轉(zhuǎn)化為能量的流動,淬煉出積極的生命力。我們知道人不會因為強大而被孤立,只會因品性不端才被孤立,或者被你的孤傲隔離世界。因此強者要示弱,要向下兼容,否則就會成為孤家寡人。
而弱者就像是羊,性情溫順,群體生存,食以果腹,任人驅(qū)趕,但依然有著自己的一片草地,也不失為悠閑自在。如果不想被人宰割,就必須擁有群體的力量和個體的倔強,也就是不能以個體導向來改變世界,就以群體的使命來拯救世界,因此弱者要示強。所以我們經(jīng)常會看見弱者總是防備心強,對外界影響敏感,稍有刺激,就會表現(xiàn)出自己的憤怒,那是弱者的生存之道。
這個社會就是不停的在分化割裂,又在不停的趨中融合,以此達到社會的相對平衡。因此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其存在的天地,在廣角范疇內(nèi)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有人在逆水行舟,也有人在順水推舟,有人在渡河負筏,也有人在借筏渡河,皆因局勢不同。只有在相對平衡的轉(zhuǎn)化中,才能形成自己的生存之道。不應對強者而附炎,也不必對弱者而欺凌。
所以說這是一個強者的世界,也是一個弱者的世界。強者可以利用自己擁有的資源和相對的獨立性減少很多的風險和傷害。弱者則需要被理解,被寬容,以及精神的支撐和現(xiàn)實的幫助。因此弱者需要保護自己,提升自我,強者則需給予別人,成就自己。
丁吉虎認知提升課 提升認知維度 重構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