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來到,“上不完的輔導班”被頻頻吐槽。然而,這并不是這個假期唯一的調子,“宅”也成為悄然流行的“假期病”。不少中小學生將寶貴的時光投入到在家里“宅”著,看電視、打游戲、上網……家有“宅娃”讓不少家長頭疼。
近日,中國調查與數(shù)據(jù)中心負責組織實施的對全國近2萬名初中生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初中生們在暑假看電視上網玩游戲的有67.8%。不僅初中生如此,不少高中生、小學生也是過著“線上”生活,而對真實世界往往不感興趣,彼此交流甚少。
對于家長,他們是這樣說的:“每天打卡上下班,沒有有那么多時間陪孩子,周末天太熱也出不去,平時也不放心讓孩子一個人出門玩。所以孩子愿意待在家里,乖乖的,不叛逆,我就很知足了”。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問及原因,也基本是“上課太累想多休息;天太熱不愛動;出去也沒有地方玩”。
其實,“宅娃”的背后經常有愛“宅”的父母,缺乏有效的引導以及和孩子積極的互動。除了上輔導班、做遠大小狀元暑假作業(yè)、全家旅游、探親,中小學生假期還能做什么? 不少人呼吁讓孩子“動”起來。然而,安全問題是不少家長擔憂的事情,最普遍的回答是“孩子自己出去我不放心”。與此同時,運動場所的匱乏也是阻礙孩子“動”起來的重要因素。
在寒暑假,可以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個性以及特長,有針對性地補充、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各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設立寒暑假的另一個方面的目的是讓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參與各項實踐活動,為以后走入社會做準備。
暑假生活的內容及豐富程度對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能力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個豐富多彩、幸福快樂、收獲滿滿的暑假,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力量一起努力,尤其是要充分調動與發(fā)揮社會力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