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有一個女孩,平日里只是默默工作,并不多說話,和人聊天時總是面帶微笑。有一年,公司來了一個好斗的女孩,很多同事在她主動發(fā)起的攻擊之下,不是辭職就是請調(diào)。最后,矛頭終于指向了這個默默微笑的女孩。
某日,那個好斗女孩抓到了沉默女孩的把柄,立刻就開火了,對著沉默女孩一頓斥罵,誰知那位女孩只是微笑著,一句話也沒說,只偶然問一句:“?。俊?/span>
最后,好斗的女孩小臉漲得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只好鳴金收兵。不久之后,好斗的女孩自請他調(diào)了。
看完這個故事,你一定會說,那個沉默的女孩的修養(yǎng)實在是太好了。其實不是這樣的,那位女孩只是因為聽力不大好,理解別人的話總是要慢半拍,而當她聆聽別人的話語并思索話語的意思時,臉上又會出現(xiàn)“無辜”“茫然”的表情。
結(jié)果,好斗女孩所有的攻擊都好像打在了棉花上,沒有絲毫效果,于是只好鳴金收兵了。
現(xiàn)實生活中,大部分人一聽到不順耳的話就會回嘴,其實一回嘴就中了對方的計。這個時候,拒絕他人的攻擊,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回嘴,沉默以對,對方自然就覺得無趣了。如果他還一再挑釁,只會凸顯他的好斗與無理取鬧罷了。
沉默是有效的拒絕方式。關注娛樂新聞的時候,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事情:某位明星被曝光戀愛,一時之間,風波四起,大小媒體紛紛想方設法前去挖掘事情的內(nèi)幕。面對媒體的瘋狂追問,當事人卻泰然自若、三緘其口,經(jīng)紀公司也保持沉默,對此表示一無所知。于是一段時間之后,這件原本沸沸揚揚的娛樂事件便無人問津了。
在政經(jīng)新聞當中,也有類似的場景。外交官、企業(yè)代表發(fā)言人們遇到他們不想回答或不愿回答的問題時,會用一句“無可奉告”來搪塞過去。這種外交辭令,其實與明星的三緘其口,表達了差不多的意思,就是拒絕回答。這種沉默拒絕的方法,也值得我們借鑒。當然,那種外交辭令太正式,我們沒有必要生硬照搬,可以變換一下用語,換成“事實會告訴你的”“這個嘛”之類的話。這種說法可能比一味地閉口不言,效果更好。
生活中很多人不知如何表達拒絕,心里不斷地演練拒絕的言辭,可一旦面對對方又下不了決心,總是會覺得尷尬和慚愧,話到嘴邊,就是說不出來。這個時候,你可以干脆不說,以沉默來應答。學會沉默,能夠幫助你拒絕很多事情。在我們遇到一些不愿牽扯進去的麻煩事時,利用沉默來表達拒絕,會更加自然。
例如,剛進入一家單位,就有人送來請?zhí)?,請你去參加一個聚會。如果你不想去,可以不給予對方任何回復,這樣,一般人都會明白你的意思。這種沉默的方法能達到拒絕對方的目的,同時也能避免直接拒絕帶來的尷尬。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適合沉默以對。沉默拒絕的方法有一個適應性的問題,這種方法更加適合應用于那種特別容易陷入爭論的事情。
我們知道,“不”會令人失望和沮喪,因為對被拒絕的人來說,這個字意味著完成某件事情的希望又少了幾分。如果對方極度渴望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那么他必定會想方設法來說服你不要拒絕。
就算你明確告訴他拒絕的理由,并且給他指明其他出路,他依然會不依不饒、糾纏不休,這樣一來,你們之間勢必會展開一場激烈的爭論。
無論爭論的結(jié)果如何,對你來說都是有弊而無利的。因為即使通過爭論,最終的結(jié)果依然是拒絕,你也已經(jīng)在這件事情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與你躲避不必要的麻煩,完成應該做的事情的原則是完全相悖的。
而且,如果你稍微心軟一點,在對方的咄咄逼人之下,你就會不慎掉入不得不接受的陷阱,到時候你就虧大了!
例如,當一個銀行業(yè)務員向你推銷信用卡時,如果你拒絕對方說:“對不起,我已經(jīng)辦了好幾張信用卡了,所以不需要。”
那么,對方很可能抓住你回答中的弱點進行反擊:“是嗎?那您每天帶著好幾張信用卡出門,一定覺得很不方便吧!”
“還好吧!”你的回答通常會是這樣。而這就進一步給了對方可乘之機:“其實您完全可以把這些卡丟掉,只要您辦了我們銀行新推出的信用卡,就可以一張卡走遍天下了。您在全球八百多個城市都可以隨時享受我們優(yōu)質(zhì)的服務。因為這個月是推廣月,現(xiàn)在辦還有禮品贈送,并且可以享受免年費的優(yōu)惠……”
怎么辦?原本是想拒絕對方,卻因為拒絕話語不到位而使對方更加有機可乘了。更有意思的是,自己拒絕的理由反而成了對方進一步推銷產(chǎn)品的理由。無論結(jié)局如何,被對方打擾已經(jīng)是無法挽回的事實了。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類似上述的情況時,即便對方舌綻蓮花,把產(chǎn)品吹得天花亂墜,只要我們保持沉默,不予理會,不消幾分鐘,對方就會自知沒趣,灰溜溜地走掉!因為他們得不到預期的回應,氣勢和信心就會隨之降低,直至最后徹底放棄。在溝通中,你的沉默和無言,將不斷地消磨對方的熱情,讓人失去繼續(xù)說下去的熱情。
沉默是最好的拒絕。當我們想要表達自己的拒絕而又不知道如何做時,不妨用沉默來代替言語,這樣往往能收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但是,沉默并不是萬靈丹,當別人對我們提出某些不合理的要求時,如果我們還沉默以對,就會助長對方的氣焰。比如,有人侵犯我們的正當權益,如遭遇性騷擾、冷暴力、無端欺壓等,我們當然不能沉默以對,因為沉默在這時候?qū)儆谝环N無效拒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強烈地表達不滿,并且采取自我保護的手段,進行堅決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