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幸福跟財富、名聲、努力工作有關系嗎?


芮萌

中歐金融與會計學教授

中坤集團金融學教席教授

中歐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2016年清華大學社科院做了一份全國省份的幸福白皮書,哪個省最幸福?江西的幸福指數(shù)最高,有67,而我們所熟悉的北上廣呢?北京才41,上海才46。所以,財富和幸福之間沒有必然的關系。為什么?主要是我們生活在焦慮當中。


在平安財富寶發(fā)布的《2017國民財富焦慮報告》中看到,有中度和高度焦慮的人群,加起來超過了80%,在焦慮當中,顯然我們不是那么幸福。


平安財富寶發(fā)布的《2017國民財富焦慮報告》


世界上有一群經濟學家專門研究幸福指數(shù),稱為幸福經濟學,其中一位有代表性的學者,叫理查德·伊斯特林。他在1974年時曾經發(fā)表了一篇轟動世界的文章,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非常難以解釋的現(xiàn)象:富人通常比窮人幸福些(代表性事實),但是在不同的社會,隨著時間流逝,當國家的收入提高時人們并不會隨之感到更加幸福(時間序列事實)。我們把它稱為伊斯特林悖論。


馬斯洛需求理論


原因在于,我們的追求是動態(tài)的。在馬斯洛需求理論中,我們的需求分成五個階段,從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到社會需要,到尊重需要,最后是自我超越。前兩個是溫飽階段,中間是小康階段,最上面是富裕階段。我們現(xiàn)在已經從溫飽到小康了,所以人的需求在改變。


美國人均收入增長的同時,幸福人群的比例卻沒有變化


這是從1956年到1998年間,隨時間變化,美國人均收入增長的同時,幸福人群的比例卻沒有變化,可以看作是伊斯特林悖論的數(shù)據(jù)化。


現(xiàn)在,雖然我們所擁有的物質財富是30年前父輩們的幾十上百倍,但我們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并沒有提高太多。財富在放大富人優(yōu)越感的同時,也加深了窮人的自卑感,從而破壞人與人之間的認同與信任,導致整個社會的幸福感缺乏。人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更幸福時,快樂就要遠離我們了。


我們在焦慮什么?在不斷地跟隔壁老王家比較對不對?他走路的時候你騎自行車,你很幸福;他騎自行車的時候你騎摩托車,你很幸福;他騎摩托車的時候你開汽車,你很幸福;突然發(fā)現(xiàn)他開始開奔馳、寶馬了,你還在開破車,你就不幸福了。但是如果你比較三十年前的自己,你已經很幸福了。


財富本應該為我們帶來安寧和自由,帶來超脫的獨立和更多選擇的權利。但財富又容易讓人在追求它的過程中迷失原本的目的,當把追求財富凌駕在生活本身的意義之上時,人的心靈將被它綁架,似乎已擁有一切卻更加焦躁饑渴。


那么,人的幸福感取決于什么?講兩個故事。一個是1988年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系博士生霍華德金森24歲,他畢業(yè)論文的課題是《人的幸福感取決于什么》,為了完成這一課題,他向市民隨機派發(fā)出了一萬份問卷。問卷中,有詳細的個人資料登記,還有五個選項:

A、非常幸福

B、幸福

C、一般

D、痛苦

E、非常痛苦


歷時兩個多月,他最終收回了五千二百余張有效問卷,經過統(tǒng)計,僅僅只有121人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羧A德金森對這121人做了詳細的調查分析,他發(fā)現(xiàn):這121人當中有50人是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們的幸福感主要來源于事業(yè)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婦,有的是賣菜的農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職員,還有的甚至是領取救濟金的流浪漢。這些職業(yè)平凡、生涯黯淡的人,為什么也會擁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


淡泊寧靜的平凡人容易有幸福感


通過與這些人的多次接觸交流,霍華德金森發(fā)現(xiàn),這些人雖然職業(yè)多樣性格迥然,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對物質沒有太多的要求。他們平淡自守、安貧樂道,很能享受柴米油鹽的尋常生活。這樣的調查結果讓霍華德金森很受啟發(fā)。于是,他得出了這樣的論文總結——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一種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


如果這個故事到這兒結束就沒有驚喜。200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霍華德金森又翻出了當年的那篇畢業(yè)論文。他很好奇,當年那121名認為自己非常幸?!沟娜爽F(xiàn)在怎么樣呢?他們的幸福感還像當年那么強烈嗎?


他把那121人的聯(lián)系方式又找了出來,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對他們又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反饋回來了。當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兩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調查表。這些年來,這69人的生活雖然發(fā)生了許多變化,他們有的已經躋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過著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據(jù)。但是他們的選項都沒變,仍然覺得自己非常幸福」。


而那50名成功者的選項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僅有9人事業(yè)一帆風順,仍然堅持的當年的選擇——非常幸福;23人選擇了一般」;有16人因為事業(yè)受挫,或破產或降職,選擇了痛苦」;另有2人選擇了非常痛苦」。


看著這樣的調查結果,霍華德金森陷入了深思。兩周后,他以《幸福的密碼》為題在《華盛頓郵報》上發(fā)表了一篇論文,詳細敘述了這兩次問卷調查的過程與結果。他總結說: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人際關系無關數(shù)量,而是關乎「近關系」的質量


第二個故事發(fā)生在1938年,哈佛醫(yī)學院開始跟蹤兩個群體的724段人生。一個是精英群體,哈佛學院的二年級學生,他們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完成學業(yè),大多數(shù)奔赴戰(zhàn)場。第二個群體是今天所謂的屌絲」,來自波士頓最貧窮的地區(qū),許多家庭麻煩不斷,處在社會的最劣勢階層。


到2016年78年過去了,還有60個人活著,他們大多超過90歲了。78年間有各種各樣的測試,研究人員從上萬頁的信息當中得到了什么?他們是否找到幸福的密碼?他們發(fā)現(xiàn),幸福跟財富、名聲、或者努力工作都沒關系。但是,好的人際關系讓我們開心和健康」,社會聯(lián)系有益于我們,孤獨寂寞則是傷害」。人際關系無關數(shù)量,而是關乎近關系」的質量。好的人際關系不僅保護身體,還保護大腦。


當有一天你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是不是仍然在追求比隔壁老王家有更多的錢?那時候,你可能會越來越不幸福,因為已經失去了當初的目標。所以我們不是財富的奴隸,也不是財富的主人,而是財富的管家。如愛馬仕家族的一位第五代成員所說:家族企業(yè)不是我從父母手里繼承來的,而是我從子女手中借來的?!?nbsp;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寧靜淡定的幸福感
向幸福致歉 貴州堯舜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磅推薦
20年后回訪當初幸福的人,結果讓人深思
幸福的密碼
善良
人的幸福感取決于什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