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速度與激情》男星保羅·沃克(Paul Walker)于當(dāng)?shù)貢r間周六在美國南加州發(fā)生車禍,車禍引起的爆炸致其身亡,享年40歲。
永遠(yuǎn)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即便在熒幕中能駕駛著名貴跑車飛馳在任何場景下且面不改色,但在生活中的“布萊恩”保羅·沃克和他的保時捷卻不敵美國南加州的某個電線桿。這恐怕是藝術(shù)永遠(yuǎn)要高于生活的最好詮釋,但痛惜的是卻要用保羅·沃克的生命為之注腳。
很多人看到新聞之初,都以為是那個聲音沙啞的光頭范·迪塞爾出了大事,并沒有第一時間想到原來是光頭邊上的臥底警察“布萊恩”永遠(yuǎn)不見了。的確,在《速》片中,范·迪塞爾串起了整個影片所要表達(dá)的桀驁不訓(xùn),加上周邊膚色不同的一干性格演員環(huán)繞其中,唯一的白人主角保羅·沃克真的有些邊緣化,即便他也是意義上的主角。
“布萊恩”這個角色更有點類似《加勒比海盜》中的奧蘭多布萊姆一樣,有這個角色則更豐滿劇情的起落,沒有這個角色則依然可以看“杰克船長”獨挑大梁。當(dāng)然不管是光頭還是“布萊恩”,都應(yīng)該謝謝《速度與激情》。如果沒有這部片子,保羅·沃克的車禍現(xiàn)場照片,就根本不可能進(jìn)入到中國各大門戶網(wǎng)站顯要位置。緬懷一個創(chuàng)奇,不正是膜拜這個傳奇本身嗎?
好萊塢是相信“量身定制”這個邪的,這個明星流水線已經(jīng)習(xí)慣于用系列電影去造就一個個“神”。譬如《007》里的肖恩康奈利、布魯斯南,《諜影重重》的馬特達(dá)蒙,《非常人販》的杰森斯坦森……他們要感謝這些個系列電影,讓曾經(jīng)半紅不紫的自己一躍成為好萊塢標(biāo)志性人物的塑造者。而這樣的幸運兒在強(qiáng)手如云的好萊塢是稀缺人群,保羅·沃克就幸運的成了這其中一員。
用生于《速》來定義保羅·沃克一點不為過。除了和壞小子范·迪塞爾演對手戲之外,保羅·沃克被最廣泛觀眾所熟悉的就是《南極大冒險》,這部人與動物之間的溫情大作讓感動不存在國界,這倒更像是擁有海水般深藍(lán)雙眼的保羅·沃克之本色表演。而看起來就一身正氣的他,突兀的變身為亦正亦邪的“布萊恩”,這也多少透露著好萊塢宣教式的蠻不講理。然而觀眾的尖叫和高漲的票房就是王道,除此之外,還有什么是好萊塢會在乎的呢?
諷刺的是保羅·沃克結(jié)果卻是用生命來演繹《速》。從某種意義上說,保時捷撞路邊桿子就殞命的方式,的確不能被“布萊恩”的影迷所接受??吹骄W(wǎng)站留言,有人說“這是《速8》的宣傳預(yù)熱”,也有人說“上帝需要駕駛員了”……也其實電影里的腎上腺素走到生活中都是臭狗屎。但不知道為什么,在這個時候我們還是會特別懷念、感傷那個穿著VANS鞋,穿著黑白T恤和牛仔褲的保羅·沃克。再見,“布萊恩”!但愿天堂沒有車來車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