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房琳琳 何屹 實習記者 余昊原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17:45,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英裔美國科學家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與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共同獲得此獎,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作出的貢獻;三人均分900萬克朗獎金。
諾獎委員會表示,三位科學家發(fā)明了輕便的可攜帶電池,讓人們可以在車和手機中使用,開啟了電子設備便攜化進程。
約翰·B·古迪納夫,美國固體物理學家,是二次電池產(chǎn)業(yè)的重要學者。他目前是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教授;
M·斯坦利·威廷漢,化學教授,且是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大學材料研究所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主任;
吉野彰,日本化學家,現(xiàn)任旭化成公司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
2018年10月2日,96歲的物理學家阿瑟·阿什金和另外兩位科學家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獲獎時年齡最長的諾貝爾獎得主?,F(xiàn)在這個記錄被今年的獲獎者約翰·B·古迪納夫打破。
諾貝爾獎的創(chuàng)立者瑞典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本人就是一名化學家,曾發(fā)明硝化甘油炸藥。按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化學獎旨在頒給化學方面有重要發(fā)現(xiàn)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諾貝獎官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