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院罵公主又能怎樣?現(xiàn)實生活中,陷入“戀愛腦”而智商枯竭的人比比皆是。
“戀愛腦”是近些年來的網絡流行詞,用于形容那些一談戀愛就“上頭”的人,他們的主要癥狀是一談戀愛就智障,“臨床表現(xiàn)”為各種作天作地。
如果“戀愛腦”患者只自作自受,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關鍵是他們總是傷及無辜,尤其容易傷到身邊最親近的人,比如《沉睡魔咒2》里的公主,居然聽信婆婆的鬼話,傷了自己教母的心,又把自己和教母至于險地,好在朱莉夠強大,最后“鳳凰涅槃”,化險為夷。
不是所有至親都像朱莉那么神通廣大,《權力的游戲》里Stark家大女兒“三傻”因為看上色后的兒子喬弗里,拼命央求父母答應自己與喬弗里的婚事。
在喬弗里充分展示自己的各種人格缺陷后,“三傻”依舊義無反顧地愛著他,直到因為信了喬弗里的鬼話,害自己父親被斬首,妹妹失蹤。脫離了“戀愛腦”的“三傻”才恢復智商,其實“三傻”挺聰明的,連《權力的游戲》里“諸葛亮”小惡魔都發(fā)出感嘆,認為她在這場權力的游戲中也許能活得比自己還久。
“戀愛腦”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能使平日里邏輯性極強的人瞬間呆傻,就像在奇葩說里舌戰(zhàn)群雄的馬薇薇老師,也會被“戀愛腦”坑害,因“網戀被騙”上熱搜。不過薇薇姐只是破點財,沒有造成什么巨大的損失。
那么“戀愛腦”是如何損傷智力的呢?
古羅馬著名政治家、演說家、法學家及哲學家西塞羅說:“在所有情感中,沒有比愛更暴力的了。愛就是一種瘋狂?!?/span>
有些心理學家的實驗結果證實了西塞羅的言論,并發(fā)現(xiàn)愛情不僅會讓人瘋狂,還會讓人變傻,通過對熱戀期學生的基本心理測試結果,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他們的認知控制力在戀愛后就下降了。
這可能是由于人在戀愛時,體內一些神經遞質減少造成的,比如血清素。血清素缺乏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其中一項就是注意力集中困難(除了關注自己的心上人),很難關注其他事情的原因,也造就了愛情的“盲目性”。
日本研究人員川崎弘一和他的同事們也對熱戀中情侶的大腦成像結果進行了研究,他們招募了正處于熱戀期的56名男女青年,并與57名年齡相仿但暫時沒有戀愛關系的對照組進行了比較。所有參與者都完成了一項關于幸福感的調查,并進行了腦部結構掃描。
結果發(fā)現(xiàn)處于熱戀期的被試者大腦中處理獎賞的區(qū)域灰質減少了,而腦灰質除了肌肉控制、視聽等感官知覺、記憶、情緒、言論和自我控制,還有做決策的功能。研究者推測,這種情況可能是熱戀者的大腦為適應自己戀愛的強度,“下調”了自己的獎賞敏感性,不小心也調低了自己的決策能力,使戀愛中的我們宛如“智障”。
除了“下調”智商,戀愛還能讓人類安全感爆棚,這是體內特定化學物質的“杰作”:多巴胺激活獎賞回路產生欣快感,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會引起心臟的“小鹿亂撞運動”,內啡肽、荷爾蒙抗利尿激素及催產素創(chuàng)造了一種整體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這有助于維持長久的關系。也能激發(fā)滿足感、平靜感和安全感。
所以被愛情沖昏頭腦的公主不僅意識不到危險,對王子及其家庭背景的評估也會失靈。
此時千萬不能給他們講道理,不光是智力下降導致他們聽不懂,還可能起到反作用。
戀愛過程中,主人公智商掉線沒關系,“當事者迷”的道理大家都能理解,而主人公身邊的旁觀者通常不只“旁觀者清”,還會苦口婆心規(guī)勸主人公,就像公主的教母安吉莉娜朱莉那樣:“愛情并不總能有好的結局。”
然而,我們的公主殿下也不負眾望,發(fā)動了戀愛少女必殺技——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戀愛中的人永遠不聽勸,一個不留神還容易激發(fā)“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當他們覺得自己的愛情受阻時,反而使他們覺得自己的愛情無比偉大,從而使他們的感情更加牢固,這是由于人們在自由受限制時會自然而然感到不悅,但從事被禁止的事反而可以消除這種不悅感。
對于我們自己而言,“戀愛腦”對智力損傷如此嚴重,我們要如何科學避免它對我們造成的不良影響呢?
保 持 單 身 !